證道:鄭仰恩 牧師
經文:傳道書35章1-14節

  今天所讀的經文屬於舊約聖經中「智慧文學」(wisdom literature)的一部分。根據耶利米18.18,傳統的以色列社會裡有三種宗教領袖,分別是祭司(通過宗教儀式醫治創傷,讓人與上帝和好)、先知(宣揚上帝信息,指責社會不公義)、智慧人(針對個人處境提供生活指引)。智慧人的作品亦即智慧文學,主要是指箴言、約伯記、傳道書、雅歌、耶利米哀歌,以及部分的詩篇等,它主要呈現三個神學主題:

●人類的有限性和困境(human finiteness and predicament)。

●神義論(theodicy),包括「苦難的意義」,「邪惡的根源為何」,「上帝為何容允苦難」,「上帝的公義」等問題;

●什麼是真正的智慧?一般來講,智慧文學的作者都強調智慧不是聰明,不是智識,是對上帝「敬畏的心」。

 

  基本上,智慧文學是要提供那些面對政治或社會沒有改革盼望之處境的人「一個追求個人快樂且充實之人生的指引」。其中,傳道書又是智慧文學中的「異類」,進一步對人類的智慧提出批判。傳道書的書名是”Koheleth”,意思是指「向社群演說的人」。它在人類面對生命中的災難或難以理解的情境時也提供非常有用的生命哲學。

 1.萬事都有定時:上帝是人生和歷史裡的主要行動者

   今天的經文傳道書3.1-14呈現出「萬事都有定時」的主題。我年輕時很喜歡聽「彼得、保羅、瑪麗三重唱」(Peter, Paul and Mary)的一首歌,歌名是《轉!轉!轉!》(Turn! Turn! Turn!),歌詞就是從傳道書3.1-8所改寫而成。「天下萬事都有定期,都有上帝特定的時間。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除有時;殺害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泣有時,歡笑有時;哀慟有時,舞蹈有時;同房有時,分房有時;親熱有時,冷淡有時;尋找有時,遺失有時;保存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緘默有時,言談有時;愛有時,恨有時;戰爭有時,和平有時。」

  作者似乎在建議,要學習接納生活及時序上的變化,並學習體認並理解時機。他也提問:「那麼,我們一切的勞苦有甚麼用處呢?」(9節) 的確,當這些帶有強烈對比意味的不同人生景況一幕幕浮現在我們眼前時,它們是否帶給我們人生變幻無常的惆悵感受?或是在經驗到破碎失喪中更珍惜所曾經擁有的一切?或是激發某種「頓悟」甚至「虛無」的思考空間呢?試想想下面的景況:活潑精采的生命突然逝去、親人的過往、愛情因失味變調而生恨、想要長久擁有的東西卻必須捨棄、短暫的和平一夕間被戰爭所毀、台灣的921大地震等,這三個月來的武漢肺炎… 面對這些劇烈變化,人不禁會憤怒、驚愕、失志、甚至提出質疑。遇到難以擔當的事,人生真的只有被操弄和被左右的命運嗎?

  事實上,仔細分析起來,這份生活經驗的系列名單(catalogue of occasions)並沒有基本的架構、或順序、或倫理意涵,它只是象徵性且代表性地指出人生的各種時機或重要事件。它的重點是,這些事件或情境就是會發生,我們無法控制它們,只能在體認「萬事都有定時」的情境中去回應它們。確實,在萬事變化中,人其實是被動的。儘管在1-8節裡,人好像是主角,是行動者,然而,在10-14節裡,顯示上帝才是真正的行動者:上帝使我們負荷沉重的擔子,他為萬事特定適當的時間;他使我們有永恆的意識,卻不讓我們完全明白他一切的作為(11);上帝所做的一切永遠長存;人無法對上帝的作為有所增減。上帝這樣做,是要人敬畏他(14)。我們都應該吃喝,享受辛勞的成果。這是上帝的恩賜。(13)

 2.他使我們有永恆的意識:從「焦慮」到「心靈的故鄉」

   在此,很關鍵的一個主題是:在11節提到,「上帝使我們負荷沉重的擔子」,這指的是什麼呢?應該是12節所提到的「他為萬事特定適當的時間;他使我們有永恆的意識,卻不讓我們完全明白他一切的作為」。在此,作者提到「人有永恆(永遠)的意識(ha’olam, sense of eternity)」,到底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在此,「永恆」的希伯來原文”ha’olam”指的是「對超越現況(現實經驗)的一種意識或想望」(a consciousness of and yearning for that which transcends the present),它包含了「從開始到結束所發生的每一件事」。上帝是時間與永恆的肇始者,但人類卻被置於兩者的張力之間。最有趣的是,這位讓「萬事都有定時」的上帝同時也將「永恆意識」放在人心裡。這就是人類所處情境的兩難與微妙之處。人類只能在萬事的「特定時刻」或「當下時刻」中去體會或認識它們的「適切性」,但卻無法發覺上帝「從開始到結束」所做的一切事情(參11節)。換一個角度來說,人們或許擁有永恆的意識,但這只能對照或凸顯我們在每一個當下的事件或處境中的短暫性和瞬息變化。

丹麥大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指出,正是這種介於「超越」與「有限」之間的張力,讓人產生「焦慮」(anxiety),進而尋求上帝,尋求解決之道。古代拉丁神學家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將這稱為「心靈追尋之旅」,人在心靈旅程上追尋「原鄉」,最終承認自己的有限,並將自己交託給上帝!

 3.兩個結論:

   如果說,Peter Paul & Mary民謠三重唱的主題是「世事多變,不斷流轉,要以平常心看待之」;那我們又要如何以信仰的眼光來解讀這段經文呢?作者的結論與建議表現在他所用的第一人稱動詞上:在10節,他用「我看出」(raiti, I have seen),代表他的觀察和認知,到了12節他用「我想」,14節用「我知道/我體會到」,兩個字其實是yadati (I know),代表他的結論。這兩個結論就是:第一,人不如時常歡樂,一生享福。我們都應該吃喝,享受辛勞的成果。這是上帝的恩賜。第二,上帝所做的一切永遠長存;人無法對上帝的作為有所增減。上帝這樣做,是要人敬畏他。

 a.認識自己的有限,享受上帝的恩典:

   首先,人生種種迴轉變換的現象都是上帝所定意的,也在時間季節的限制中,因此受造物應該在有限的生活和工作中體認「歡樂」和「享福」的意義,這就是上帝的恩賜。從第一章起到第二章的結束,作者一再強調人生的種種追求是空虛,是捕風,因為財富、成就,及享受所帶來的不過是空虛而已(2.1-11);智慧雖然嬴過愚戇,總是最後遭遇攏相同—死亡和無人記念(death and oblivion) (2.12-16);人勞碌所得到的一切,卻必須傳給不可知的下一代,真無公平也真空虛(2.18-21);操煩勞碌的空虛(2.22-23);上帝所定著的計劃,人無通理解(2.26)。

  大部分的英文聖經將「空虛」譯作「空空」、「虛榮」、「無路用」、「無意義」抑是「ham古」(emptiness, vanity, futile, meaningless, absurd)。總是這字在希伯來文的原意實在不全然是這種意思,它也不是佛教彼種「看破世事」的「空空如也」的意思。翻譯作「虛空」一詞的希伯來原文一字意思是「一口氣、霧、風」,意指「一時可以看見或經驗到,但隨即又消失的事物」,是我們知道它在那兒,但卻無法掌握的東西(就像霧社的山嵐)。換句話說,虛空指的是我們所無法控制的事。「虛空」一詞的希伯來意涵為「神祕的、不可靠的、超越人所能控制的」—親像中文的「玄」。因此,傳道書的作者並不是在強調凡事都將沒有益處、歸於空空,而是在於指出生命的種種層面都不是我們所能掌握或控制的。

  它也暗示著:「堅信自己可以有志必成」或「我一定可以改變什麼」的想法,到後來會變成一種迷信或偶像崇拜(idolatry);意思是指對自我或自己解決人生問題的一種迷信或錯誤的信仰。事實證明,這種堅信自己必能解決人生問題的想法,往往會導致無法控制的結局!

  換句話講,空虛的真義不是全然消極的,也不是全然負面的;它欲強調人生意義的有限性及不可知性,進一步使人在有限的人生中知道自我限制,自我知足,不「過頭強求」,不「過頭鑽牛角尖」,去學習體會上帝的計劃及意思,而且去把握並享受上帝所賞賜的「恩賜」,也就是「吃喝,享受辛勞的成果」。這不是一種「享樂哲學」,而是在面對難以理解的人生困境時的一種「腳踏實地的神學」(“down-to-earth theology”)。

b.敬畏上帝,知足感恩

  其次,除了體認「行動有時」和「接納有時」的生活智慧外,我們更要認識自己的有限,在萬事萬物變遷中肯定當下、知足感恩,這就是「敬畏上帝」的意義:以色列的智慧文學傳統裡,強調上帝和人之間的距離,這是一種信仰體認,也是信仰告白,承認「上帝是上帝,人是人」。

  根據這個智慧傳統,傳道書更進一步體認智慧的極限:人類的知識只能將人帶到這個盡頭,最終,人們必須承認,我們是面對一位具有主權且不可測度的上帝。事實上,這也是新教傳統所一再強調信仰生活的本質就是「時時刻刻活在上帝恩典中」的意義。

結論:武漢肺炎疫情下的反思

  首先,疫情使我們停下來思考:我是誰?我是否認識我自己的人生位置?我生命的主宰是誰?我是否清楚認知自己的有限?知道自己是活在上帝的恩典中?這就是智慧人所說「敬畏上帝」的真義。

  其次,儘管生命有限,我們對於未來以及「永恆」的認知也有限,但我們仍然可以抱著感恩的心,在上帝的恩典中享受上帝所賜的種種「恩賜」,並享受生命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