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李晶晶牧師
經文:創世記12章1-4節/使徒行傳1章8節

 

 一、什麼是「宣教」?

  暑假將至,各個教會緊鑼密鼓發揮創意地為不同年齡層設計各種活動與營會,牧者與同工們認為這是為生命「翻轉一下」宣教的好時機。那麼,什麼是「宣教」呢?

  「宣教事」,大家想到的是關於宣教的事工,像明天為長輩所舉辦的「長青夏令營」、7/15起為期33天的「翻轉一夏暑期兒童營」、或是長期來青年的「暑期工作隊」八月將前往頭城教會協助兒童營會,或是教會曾遠赴馬拉威的短宣隊、或在台灣與海外所開拓的教會…,這些是關於宣教的事工。

  「宣教士」,宣教讓我們想到飄洋過海到台灣的宣教士,長老會信徒最為孰悉是台灣女婿鬍鬚番馬偕博士,從加拿大到淡水登陸在北台灣宣教、還有台灣醫療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在南台灣的宣教,接續至今仍有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隱身在都市移工中、進入沿海偏鄉、後山原住民部落的宣教師們,還有從台灣差派至海外的宣教士。

  「宣教是」由上帝開始的,不是由宣教士開始、也不是單指做某些事工,宣教是上帝主動開始、是上帝的呼召「恁著去」,「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16:15),這是上帝的使命與差遣,是上帝主動呼召開始、是關乎我們每一個人,正如洪牧師上週主日禮拜中所分享的信息「恁著去」。

二、上帝的超前部署(創世紀1-50)

1.創世記拯救的宣教故事

  保羅在加拉太書說這是2000多年前(距今4000多年前),上帝呼召亞伯拉罕就開始了!「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加3:8)。這是上帝預先向亞伯拉罕宣告的好消息—萬民得福,並且呼召亞伯拉罕去執行,我們可以說這是上帝的「超前部署」。

  「超前部署」意思是在危機發生前能未雨綢繆提早防範、或是在問題發生初期能夠採取減害措施、避免失控造成更大的傷害。正如面對G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時,政府一系列的超前部署措施:禁止口罩出口、加開口罩產線、口罩實名制、實施邊境管制、登機檢疫、安排隔離檢疫處所……等等,使我們國家疫情得以穩定緩解、國人能夠恢復社交距離與生活。

  那麼,上帝為什麼超前部署、祂在防範什麼危機呢?看創世記怎麼說!創世記50章中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11章記載了四個重要故事:(1)上帝的創造(1:1-2:25)、(2)人類的墮落犯罪(3:1-5:32)、(3)洪水災難與拯救(6:1-9:29)、(4)巴別塔事件與分散(10:1-11:9)。這裡敘說上帝起初造人的美意、神看是甚好(創1:27)、並且「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創1:28),使受造蒙福的人有權柄能力在全地上治理與傳承,但人卻一再墮落犯罪、另尋它福、自義自高自建高塔誤用能力、破壞上帝的美意,以致「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創11:9)人應該是要帶著祝福遍滿地面,卻因犯罪在混亂中分散全地,當人把事情搞砸弄亂了,上帝親自發動救援行動。

  創世記第二部分12-50章記載了四個族長史故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上帝揀選亞伯拉罕開始,讓人參予在祂的救贖計畫中,這是族長史的開始,也是救恩的開始,是上帝的呼招,是上帝主動找人、對亞伯拉罕說話!

2.上帝呼召亞伯拉罕(創12:1-4)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1-3)

  亞伯拉罕的回應是「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創12:4)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上帝的揀選與呼召,以及人的選擇與回應,若沒有上帝的呼召,人就無從選擇、無法回應、生命失去改變的可能性,若失去人的回應、人類的歷史也就不一樣。感謝神,上帝的超前部署有了亞伯拉罕的「順時中」、「順神意」,也改變了我們人類的歷史、讓四散混亂的人漸漸成為萬民的祝福遍滿地面。這是上帝拯救罪人宣教故事的開始。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來11:8)對於已經75歲的亞伯拉罕而言,這不是一個容易的回應,不僅要搬家遷移、還要冒險去未知之地,然而他說我願意,這是一種生命的態度,就是以信心回應上帝的呼召,這就是宣教。

三、亞伯拉罕的背景(創11:31、徒7:2-4)

1.拜偶像的家庭

  上帝揀選一個拜偶像家庭出身的亞伯拉罕,「約書亞對眾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古時你們的列祖,就是亞伯拉罕和拿鶴的父親他拉,住在大河那邊事奉別神,」(書24:2),所謂大河那邊,是指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崇拜偶像之地,亞伯拉罕的家族就是在那裡迦勒底吾珥,一個文化發達的商業中心、拜月亮神Mannar的敬拜中心。根據猶太人的傳說,亞伯拉罕一家人也是拜偶像,使徒行傳司提反殉道前見證上帝揀選這樣出身的亞伯拉罕「諸位父兄請聽!當日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未住哈蘭的時候,榮耀的神向他顯現,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他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蘭。」(徒7:2-4)

  上帝為什麼揀選亞伯拉罕?我們不得而知、聖經沒有明說,這是上帝的主權,但從亞伯拉罕的回應我們知道上帝選對了,所以我們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並且知道上帝可以揀選任何出身背景的人成為祝福!

2.不斷移動人生(創11:31-32、12:1-4……)

  上帝的呼召使人必須做出要改變、不再原地不動。亞伯拉罕開始過著不斷搬家與移動的人生,他跟著父親他拉從吾珥遷移到哈蘭「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創11:31),然後又從哈蘭到上帝所指示的地方、在迦南地也四處遷徙、從士劍、到伯特利、艾、希伯崙,因為飢荒也到埃及、到南地……(創12:8-10),一生過著支搭帳棚、築壇求問上帝的生活。再不斷移動中經歷上帝!

3.成為信心之父(來11:8-19)

  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是所有基督徒的典範,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回教、基督教)都視亞伯拉罕為祖先、是信仰的典範。保羅見證說「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羅4:17),也在加拉太書說「正如「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亞伯拉罕成為信心之父,是因為信心、在變動中的信心,雖然不知道下一步去哪裡,但相信這一位呼召他的創造主、在他一生變動中真實經歷這一位神。我們習慣要「先知道後相信」,但信仰的功課是要我們學習先相信上帝、然後經歷上帝的拯救、知道祂是真神。亞伯拉罕的信心見證了這一位拯救與宣教的上帝。

四、亞伯拉罕的挑戰與回應(創12:1-3)

1.離開舒適圈、存心順服神

  亞伯拉罕面對上帝的呼召是很大的挑戰,第一個挑戰是「離開舒適圈」,上帝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一連三個離開:離開本地、本族、父家。「本地」,所指的是你熟悉的生活地理環境與文化,你的日常生活要改變、甚至使用的語言也不一樣。「本族」,是挑戰你放棄有把握的人際關係、支持系統的安全感,「父家」,是指親密關係、人情感的依歸。看起來這是種剝奪,剝奪人原本習慣與舒適的環境與關係、是很大的壓力與改變、需要重新學習與適應,但是,這也是一種跨越突破障礙,讓這些依賴與習慣不成為回應上帝與順服的藉口,讓情感依附的「愛」不成為信主與侍奉的「障礙」。之於亞伯拉罕這是不容易的,因為他的妻子不孕、祂沒有後裔、將來沒有依靠,又要離開家鄉家族,而這正是上帝要他搬家的目的,脫離支持系統、重新建立與神依靠的關係、存心順服。這也是蒙福的開始、是第一個條件「離開你的安樂窩」「舒適圈」。你願意嗎?

2.在不確定中,勇敢依靠神

第二個挑戰是,離開後不知道去哪裡?上帝只有說「往我所指的地方去」(創12:1)希伯來書說「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來11:8),一切都是不確定性、無法掌控、需要冒險。因為不確定,所以需要問,需要天天求問神「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詩5:3)」,因為無法掌控,所以需要一步步跟隨神「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16:9),我們不知道,但是上帝知道。英文翻譯說「Go from your country and your people and your father's house to the land that I will show you.」(創12:1),上帝說「I will show you」(我將會告訴你),意思是上帝知道,他會告訴你。在一切不確定中以信心來確信、來尋求、來跟隨,上帝說我會告訴你。這是亞伯拉罕的一生,在不確定性中,勇敢回應、信心跟隨。不是只有一天聽到呼召就結束、信主洗禮後就結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回應神、求問神、依靠神。

3.遭遇患難時,堅信仰望神

  第三個挑戰更大,上帝說「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意思是,你聽上帝的話、人家會討厭你、咒詛你,你順服神的呼召與命令、勇於冒險跟隨上帝,有人會祝福你、也會有人反對你。你作對的事,有人會贊成你、但有人會生氣你,你的立場清楚嗎?你敢有立場嗎?你敢得罪人嗎?甚至很多獻身宣教、當傳道人的,常常都是家人反對的。或是有乩童信主的,廟方會攻擊你、吸毒黑幫的人信主,幫派會找你麻煩的。在這些困難危險中你仍願意建信仰望神嗎?「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賽26:3)

  最後,上帝說「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3b),凡你所做的都是為他人謀福利、使人得利益,你所有的決定、要離開原本生活的舒適圈、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遭遇可能的患難,這些的變動都是「利他」使人蒙福,你願意嗎?亞伯拉罕的回應是「我願意」!

五、亞伯拉罕的回應(創12:4)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創12:4)

  亞伯拉罕的回應,不是一時的回應,而是一生的跟隨,不是一段特殊景況的經歷,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各樣處遇中尋求神、存心順服呼召、選擇相信上帝的應許、勇敢與神同行冒險。他的回應,不僅改變了他的人生、也改變了我們人類的歷史,成為我們的見證。

  馬偕博士回應上帝的呼召,離開加拿大來到台灣,面對的不是熱烈歡迎,而是語言不通、溝通困難、遭受誤解懷疑、對他潑糞攻擊,但為了台灣人可以聽到福音,他忍受這一切,他說「攏是為基督」(All for Christ)。他一生奉獻給台灣、娶台灣妻子、成為台灣女婿,一生為台灣福音、不斷回應上帝呼召。

  孫理蓮師母與孫雅各牧師新婚不久,就離開美國來到台灣宣教,她說「人生只有一次,讓我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台灣,凡她聽到哪裡有需要、她就驅身前往,在北部南部、部落都市都有她的足跡與見證。過去四年我所侍奉的聖望教會,就是她所建立的教會,當她聽到在新莊樂生院有一群因漢生病(過去稱痲瘋病)受到隔離、身心痛苦時,她進到大家避之唯恐不及之地,帶進物資、醫療、廣播、圖書與生命盼望,讓福音種子在死蔭之地落下,與戴仁壽醫師建立聖望教會,讓這群因病被迫離家背景的漢生患者在這裡經歷救恩、找著屬靈的家。她一生如此回應上帝呼召!

六、耶穌的回應與呼召—為了愛

為了愛 祂來到世界上 離開尊貴天 成為人一樣

為了愛 猶太為故鄉 漁夫是朋友 父親是木匠

為了愛 耶穌來到這地方 給我新生命 自由和理想

為了愛 祂被釘十字架 祂的愛使我心有盼望

耶穌「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2:6-7),為了人類的罪與過犯、為了救贖、為了愛,耶穌離開天上榮耀之所,道成肉身、經歷人生苦痛,受盡屈辱刑罰、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從死裡復活完成救恩,賜給我們新生命的盼望,並且,祂賦予我們更高生命的意義,祂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20:21),祂呼召我們把愛傳下去「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為我們超前部署,賜給我們聖靈、使我們得著能力、經歷上帝大能、成為見證,把愛傳下去、遍滿地面使人得福。你願意嗎?

七、結語:一種生命的態度(徒1:8)

  你一生中什麼使你不一樣?什麼讓你的人生更有意義?什麼比安穩過日子更加豐盛精彩?是回應上帝的呼召、參與在上帝的宣教使命中。這是一種生命的態度,就是不斷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場域、在侍奉裡,以信心回應上帝的呼召,學習離開自我舒適圈、順服神,在不確定未知中,以信心尋求神,在困難挑戰裡,堅持立場、仰望神的帶領,「I will show you」經歷上帝的信實引導、活出蒙福與見證的生命與生活。這是主耶穌給我們每一個基督徒、上帝的兒女/子民的命令與呼召,讓們領受聖靈與能力、得著應許與祝福,並且成為祝福的出口、使人因我們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