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鄭仰恩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15章11~32節
主日:2020年08月09日

  很高興今天早上在主日禮拜和大家分享信息,剛好昨天是父親節,所以選了「父親和兒子」的主題。在座的母親不要失望,這裡講的父親其實應該包括「父母親」,因為這個比喻裡的父親,到最後的表現,比較像是亞洲文化裡的母親。有趣的是,在今天的經文裡,和合本聖經的標題是「浪子的比喻」,現代中文譯本則是「仁慈父親的比喻」,這正好說明這個比喻本身所具有的多元意涵以及豐富的文學意義。

現代社會裡的家庭問題:

  在現今社會急速變遷,家庭型態不斷改變、人際關係日漸疏遠的時代裡,信仰對我們的家庭生活有什麼意義?19世紀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在《父與子》一書中談到兩代之間的問題,可以說是頭一位談到「代溝」的人。這些年來,代溝問題日漸嚴重,甚至有心理學家主張相差10歲(或5歲)的人中間就有代溝。這些想法的差異也因為社會結構的不斷轉變而變得更為嚴重。過去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基礎,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人生觀、宗教信仰都是在家庭裡塑造、養成的,家庭也是一個給人感到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在現今工業化、都市化社會的衝擊下面,都會生活、經濟生活的發展使人追求的是更富裕的物質生活,加上個人主義的強調,朋友、同儕間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父母,家庭逐漸失去過去的重要性。更加困難的是「是否有時間陪伴」的問題,「無閒」是現代人最大的特徵,原本就疏遠的關係,往往因為沒有時間陪伴、溝通、瞭解、對話,使得關係更加惡化,更不用說科技文明(3C產品)對我們的衝擊了。

  結果,住在同一個家裡的人逐漸互相疏遠,不但在時間、空間上互相疏遠,在觀念和精神上更加疏離,每一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價值觀、人生觀、生活方式。家庭成員之間無話可說,一說話就冤家,所以溝通不良,兩代之間的「代溝」自然產生。結果是,往往一回到家裡,每個人就關在自己的房間裡,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面。這就是今日典型的家庭問題,也是兩代之間的問題所在。

  這些年來,因為受到外在社會的影響,我們發現,在基督徒家庭裡同樣存在著許多問題。二十多年前,由台神所主辦的「基督精兵營」關懷的是信仰和社會的議題,口號是「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但等到第十屆左右,發現大多數學員最關心的議題是人際關係、原生家庭、親子關係等,營會的流動書房最暢銷的書竟然是《家庭會傷人》。該書談到許多人在成長經驗中受到家庭成員 – 特別是父母 – 的傷害,內在心靈無法成長,需要長期的輔導、治療,才能正常發展。

聖經裡的家庭問題:

  不過,我們不要過度失志或絕望,因為在聖經裡也提到很多這類家庭的問題…在舊約的《創世記》中就有許多因家庭問題而產生矛盾、爭執、對立的情形。在始祖的故事裡,就已經發生該隱殺死亞伯的故事。以亞伯拉罕的家庭為例,他原本是有信仰和遠見的人,離開故鄉,遠離親友,遵照上主的指示走上信仰的旅程,也開啟了以色列人的信仰歷史。他對上帝忠誠順服,對人有情有義,是信仰的美好典範,不愧是「信心之父」。

  不過,儘管上帝應許他「我要使你的子孫多到沒有人能夠計算」(創13.16)、「你的後代要跟星星一樣多」(15.5),他的妻子莎萊的不能生育卻讓他的一生充滿焦慮不安。在當時「男尊女卑」的世界裡,不能生育自然被視為是婦女單方面的問題,亞伯拉罕依當時以色列的慣俗娶了莎萊的埃及女奴夏甲為妾。這是出於莎萊的主意,但似乎也顯示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心不足。於是,「亞伯蘭跟夏甲同房,她懷了孕。她一發覺自己懷孕,就驕傲起來,瞧不起莎萊」(16.4)。在「以子為貴」的世界裡,生育能力自然而然會變成一種權力和手段。接下來,「夏甲和以實瑪利」的故事就順著「家主無子 – 娶妾生子 – 忌妒紛爭 – 爭奪名分 – 大房惡待二房」的劇情展開,如同我們每天看到的電視連續劇一般。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家庭也是一個問題家庭,先是有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是否造成了父子間的傷害?後來,老父愛大兒子,老母愛二兒子,彼此偏心,彼此沒有溝通,致到有搶大兒子的名份,搶上帝的祝福之事。若是照以色列人的說法,以撒的後裔後來成為以東人,和雅各後裔的以色列人不斷爭戰,兩個族群世世代代相交戰,因家庭問題造成族群問題,何等悲慘!另外還有大衛王和押沙龍的故事:押沙龍是大衛最寵愛的兒子,但是父子不和,押沙龍對老父不滿,又因為自己的驕傲和野心,致到互相出兵作戰。當押沙龍死亡的消息傳到大衛的耳中時,大衛悲痛哀傷的情形(撒下18.31-33)可以說是人世間最悲慘的事了!

  看到這麼多問題,我們該怎麼辦?信仰對我們的家庭問題有何幫助?讓我們通過「慈愛的父親」的比喻一起來思考。耶穌所講的這個比喻我們都很熟,過去常常強調的是「上帝的愛」就像老父的愛,不斷寬容、不斷接納。另外,我們也常強調浪子的曉悟、反省、悔改… 以及老父「失而復得」的喜樂。但是,我們若是詳細考察,會發現這也是一個充滿家庭問題的案例。這個故事裡其實有三個主角:老父、大兄、小弟。在這個「問題家庭」裡,隨時會產生悲劇,變成破碎的家庭。若不是老父願意首先改變,以主動的慈愛與包容來解決這兩個兒子的問題,這個比喻就會有不同的結局了。

(1) 小弟的故事:離家的浪子

  在比喻裡,這個小弟是追求自由、獨立的型態,認為所追求的是他自己的理想,所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向老父討財產,離家出走。現代心理學提到一個人的成長必須經過「分離」和「自立」的過程,也是所謂的「個體化」的過程,要「轉大人」,要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這個小弟的心理或許也反映現代人的這種心態。

  然而,這個小弟也是一個典型的「自我中心型」的人物,所追求的是自我的滿足,在第12節裡他堅持:爸爸,請你現在就把「我應得」的產業分給我(「應得」有「在你過世時應該屬於我的」之意,換句話說,從今以後父親是「如同是死了」一般)。他屬於所謂的「自我世代」(”me generation”),也很像今天許多所謂「e世代」的青年,在他們的生命世界裡只有「自我」,或是「能給予他溫暖、或互相取暖的友人」。這種年輕人如果沒有適當的陪伴和指引,往往就會迷失,走入歧途。

  這個比喻接著告訴我們,這個小弟放蕩、花費所有的財產,結果,又遇到飢荒,去替人餵豬,甚至心裡想要和豬搶食物吃。猶太人最討厭豬,看豬為骯髒的動物,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小兒子的境遇可以說一路走來,陷入窮途,非常悲慘。然而,在這種悲慘的境遇中,他的生命有了改變,他曉悟了(第17節原文:「當他回到他自己」(“when he come to himself”)),也就是說,他願意傾聽「自己內心裡的聲音」,他願意重新認識自己的真實本質,以及自己在世界裡的位置)。我相信,願意反省與悔改(也就是說,願意「回到真實的自我」)是現代「自我中心型」的人的真實出路!

  當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做子女的)時,我們發現有許多很像這個小弟,追求自由、追求獨立,但是因為缺乏人生智慧的指引,結果和家庭、父母切斷關係,就像「一個罪人切斷他和上帝的關係一般」。這就是他的問題,也是悲劇的開始。這種人若不是後來老父用真實的愛與包容來接納,這個關係一定無法回復,這個家庭也一定會出問題。

(2) 大哥的故事:家裡的浪子

  至於比喻裡的大兄,也是一個問題人物。表面上看起來他是很乖、一切都很不錯的人,很多父母或許會盼望,他們的子女若是像這個大兒子不知道會有多好。但是,事實上,這個大兒子隱藏的問題也不少。

  首先,他和父親的關係也不好,很顯然也缺乏溝通。他可能會誇口他很認真、很忠心地「留在家裡」工作,該做的都做了,或許他無可逃避,或許他僅是在「盡該盡的責任」,然後等著接收父親的遺產,總之,他和父親也沒有愛的關係。

  其次,他是一個「世俗」主義者。他心裡所想的,其實都是物質、世俗的慾望,只是他平常藏在心裡未曾講出來而已。第29-30節顯示,他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以物質條件作標準,連老父的愛也都是用物質標準(「小山羊」、「小肥牛」)來衡量。有學者說,他是一個「人在家裡,心在外面」的放蕩子!

  第三,這個大兄也是一個「自我中心型」的人,若說他的弟弟是追求「自我滿足」、「自我享樂」的人,這個大哥則是一個「自以為義」的人,他的內心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做標準,看自己是義人,看別人都是罪人,是不義的人。在31節,他對老父講:「看你這個兒子」,他連「小弟」都不肯稱呼,內心裡實在已經棄絕這個弟弟了。他是一個表面像是孝子、是義人,心裡卻充滿怨恨和罪惡的人!

  今天的年輕人,也有許多這種看別人都是罪人,不肯接納別人的人,特別是有些基督徒,自認為是完美的人,是道德主義者,只有他們才配得到上帝的恩典和愛。所以他們很快地批評別人,看輕別人,很難接納耶穌所說的罪人。

(3) 老父的故事:願意陪伴孩子成長的父親

  接下來讓我們看比喻裡的這位「慈愛的父親」,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把這位老父很快地等同為「上帝」,因為這位老父也不必然是完美的人。有許多學者主張小兒子在第18節及21節所表達的「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這句話正好說明了上帝並不等同於老父,因為人世間的老父也是會犯錯、不完全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這個老父很可能在憤怒中會對小兒子說:「你給我滾,我再也不要看到你,你有種就不要再回來!」他也可能把大兒子當作奴隸使喚,完全不給他自由,嚴加管教,甚至對著他說:「你交的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你不要帶他們回家來!」然而,這位父親,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卻願意很明理地自我反省,並為了孩子們的改變而先改變自己。

  的確,在這個故事裡,最具關鍵性的情節就是老父的改變與成長。第20節提到老父對小兒子的態度:「他(小兒子)離家還遠,父親望見了他,就充滿愛憐,奔向前去,緊抱著他,不停地親吻。」這段「遠望、充滿愛憐、奔跑、緊抱、不停親吻」的描述,可以說是人類文學史上最動人的情節了。我們看到,對老父而言,小兒子是死又復活、失而復得的,所以他歡歡喜喜地再一次接納他做兒子。這就是做一個老父最偉大的地方。一個用信仰做出發,用包容與接納來關懷孩子的老父,會使家庭更完滿,更加充滿愛。

  同樣的,面對憤怒的大兄,老父很有耐心地和他溝通、談話。第31-32節記載老父對大兄的態度:「孩子啊,你常跟我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可是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我們為他設宴慶祝是應該的。」他用協談的方式來解開大兒子心中的結,不知道這個兒子能否體會?確實,大兒子是一個「人在家裡,心在外面」的浪子,所以心裡的情結或許打得更牢固。通過對話,老父再一次讓他明白,「我常常與你同在!」同在之愛是最寶貴、最偉大的愛。對一個罪人來說,生命中最大的祝福就是上帝的同在,這是大兒子所無法了解的。若不是老父的耐心與愛,這將又會是另一個家庭的悲劇。

  我最近讀了一本有關父親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書,裡面提到人的成長過程裡共有五個「個體化」的階段,也就是學習獨立,邁向成熟的過程。其中提到前三個是孩子本身成長的必經階段,必須由父親來協助完成,包括成年、辨認天職、成家立業等;有趣的是,最後兩個卻是指父親本身邁向年老、退休,甚至面對死亡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必須由孩子來陪伴完成。這個觀點給我非常大的啟發。

(4) 我們的故事:天上的父親和地上的浪子們

  創世記第三章提到人和上帝的關係破裂,人原本是依「上帝的形象」所造的,意思就是人必須時時活在和上帝的關係裡,生命中的一切都應該要反映出上帝的榮耀與美好,然而,人卻想要做自己的主人,甚至寧可違背上帝的命令,如蛇所說,「你若吃了,就能夠分別善惡,像上帝一樣。」這是最大的誘惑所在。

  結果,犯了罪的人自覺羞恥,不敢見上帝,又不願認罪,甚至互相推卸責任,造成四種關係的破裂(人與上帝、人與他人、人與自己、人與土地)。始祖悲慘地被逐出樂園,這是人生的實況,也就是說,我們都是世上的浪子。不管是小兒子、大兒子,都需要上帝的恩典和慈愛來擁抱我們,上帝向我們奔跑而來,我們願意被他擁抱嗎?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的家庭是否有問題?我想一定有!問題是我們的信仰是否能讓我們家庭中的互動更加有意義、更加能真實面對自己、更加有改變與成長的空間?信仰能幫助一個家庭建立真實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我們走在豐富成長的道路上,盼望我們做父母的,能夠用信仰來反省甚至改變自己,並學習用愛和包容來了解子女,有時是接納的愛,也時是同在的愛。也盼望我們做子女的,要尊重並體會父母的愛心和改變,常常願意與父母溝通,積極互動。更重要的,我們都是地上的浪子,常常和上帝疏離,懇求上帝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