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  
 我是上帝的子民了。   上主決定我們人生道路誰能知道自己的行程呢?~箴言20:24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大女兒在暑假快結束時所經歷的一個事件。 她住在美國,任職於教會學校,學校學生包含幼稚園到高中,她在高中部服務,擔任國際生主任。 快開學時,發現一名國際生學費沒匯入,原來是學校帳戶被盜了。

 1928年,在彰化發生了一則感人肺腑的故事,在周金耀牧師的童年時代,蒙彰化基督教醫院創院院長英國籍的蘭大衛醫師親自手術,切割自己妻子連瑪玉女士的皮肉,治癒13歲的他,使他脫離生命險境,而後成為上帝的僕人。此捨已的愛令心感佩。這就是我要分享的「切膚之愛」。

 蘭大弼醫師是彰基醫院創辦人蘭大衛醫師之子,1914年出生於彰化,與台灣小孩一樣,愛布袋戲、童玩、打赤腳玩耍。他常以流利台語介紹自己:「我是英籍台灣人」或「我是台灣囝仔」、「我先學會說台語,英語是後來才學的。」

在過去的5年多,上帝透過很多不同的方式與我說話,也將跨文化宣教的感動與呼召放在我的心中。

  2018年一月,大二的寒假,我參加了校園團契舉辦的大專靈修班,在一週的時間研讀使徒行傳,深刻的看見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到撒馬利亞,直到世界的地極。在那一週,我回應主的呼召,願意在未來成為一位全職的福音工作者。

在台灣中央山脈東北方山腳下有一個小鄉村,那裏一年四季遍佈深綠色的風景,最美的是七、八月充滿著令人動容的金黃色。那裡是宜蘭縣三星鄉,深綠色是蔥、蒜,金黃色是稻米、上將梨,冬季山上有櫻花林,下雪瞬間則是震撼人心整片白色高聳樹林。上帝讓我在此知道祂創造的台灣,福爾摩沙以及祂創造的萬物何等美好。

美國籍,1937年出生,1957年獲得美國護理師執照,同時加入Maryknoll修女協會1965年來臺,學習中文、臺語,1967-1970年間在南投霧社衛生所服務原住民。 1974年回美國深造,取得紐約大學護理碩士,1976年獲得臺灣護理師執照,1976-1983年高雄天主教聖功醫院護理督導,1992年參與臺大醫院愛滋病防治工作,並走訪桃園龜山監獄,為感染愛滋病毒的受刑人提供醫療及心理照護。

 吳威廉 (Dr. William Gauld) 1861年2月25日,出生於加拿大大略省倫敦市的農家中,他的父親是熱愛土地的農夫兼木匠,他的母親和其他親人都是虔誠的長老會清教徒。1880年馬偕第一次回國述職時,他還是個16歲高中生,他聽到馬偕的演講大受動。立志將來也要成為海外宣教士。吳威廉多倫多大學、諾克斯神學院畢業後。即刻向加拿大海外宣教委員會申請為海外宣教師,委員會期待他到臺灣與馬偕合作。1892年8月17日與娘師娘Miss Margaret Mellis結婚,奉派來台協助馬偕博士,於1892年10月22日抵達台灣,成為繼馬偕博士後的第五位北台灣宣教師。馬偕與前幾位助理牧師有不愉快經驗,因此對他有特別的期待,不僅親率家人和學生到碼頭相迎,還親自教他台語。

  我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年代,但父親對我的出生卻非常高興,將我取名「悅」華,遺憾的是在我一歲多時父親因肺炎病逝,母親原生家庭是富商,隨時有六個丫鬟伺候,還可以讀書寫字,因母親識字就頂替父親在警局原單位上班,然而因母親帶著三個孩子無法適應艱苦日子,所以思想、性情都與人不同,造成我的童年是不愉快的生活,因而寄託眾神保佑我,會跟著鄰居媽媽,同事到處拜不同的神明。

話說60多年前一位很年輕的女孩為了愛情,從北部宜蘭隻身嫁到南部的新營,而我就在那裏出生。因為年輕的爸爸工作不穩定,我們時常南北的移動住所.我小時候讀過五所小學二個國中,幾乎每學年換一個學校,每當還未適應環境就得再到另一個環境去,所以也沒有任何深交的同學,我羨慕別人說她要去參加同學會。

出生在台北大稻程延平北路自小在一個傳統佛、道教不分的家族中長大,我雖知道那不是信仰!但我也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信仰?直到民國86年罹患大腸癌後,一連串的手術開刀,終於明白,我一直在尋找的 神是「主耶穌!」

 話說60多年前一位很年輕的女孩為了愛情,從北部宜蘭隻身嫁到南部的新營,而我就在那裏出生。因為年輕的爸爸工作不穩定,我們時常南北的移動住所.我小時候讀過五所小學二個國中,幾乎每學年換一個學校,每當還未適應環境就得再到另一個環境去,所以也沒有任何深交的同學,我羨慕別人說她要去參加同學會。

生長在雲林縣麥寮鄉,是個廟宇環繞邪惡勢力充滿的村莊,鄉鎮中吃拜拜是村民互動的重要活動,村民生病了要去廟裡喝符咒水是一種常態,我也喝過數碗,家中也供奉許多地方神明。當時的鄉村部落在夜間時刻,廣場中有時會有「喊玲攏賣雜碎」或「喊拳頭賣膏藥」的活動,為簡易生活的村民帶來許多樂趣。

我小時候差點沒命,是耶穌差派天使救我。

「這些人、那些事 – 他們為何而來?」

  約160年前有許多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的男、女基督教宣教士陸陸續續地離鄉背井前來台灣宣教。

  令人好奇的是他們為何願意放棄先進、文明、舒適的國度,奮不顧身地來到當時遙遠、落後、貧瘠的海外異地,犧牲奉獻一生給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甚至死於此、葬於此。

  他們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肩負著什麼樣的使命而來?他們為台灣及其上的人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您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與效法什麼嗎?

感謝牧師邀請,讓我有機會在退休前開始撰寫回憶錄前傳。感恩過去47年許多牧師,老師與朋友,對自己成長歷程有重要啟蒙與影響。遇見他們,應該也是間接遇見神!

台灣世光協會「迦拿事工」負責人林中先傳道、李晶晶牧師分享生命見證,主題:陪你同行、與你同工

「正談論相問的時候,耶穌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路24:15)

  在信仰之旅與宣教事奉歷程裡,我也如此經歷神,當愁容滿面、眼冒金星認不出耶穌、不知前路時,祂親自就近、和我同行!

   --分享者1:徐箴宜

我在準備今天禱告會的時候,有件事想跟大家分享,就是在這個年紀,在座弟兄姊妹可能有一些年紀比我們還要年長一點,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有個念頭,就是如果,我什麼事再重來一次就好了!

我生長在一個外省家庭,信仰在我們家中是比較自由的,因著神的帶領,我的家人都有各自信主的經歷,但最後都成為神的兒女,神的奇妙令我十分敬畏並充滿了感恩;小時候跟著其他小朋友每星期六去鄰居媽媽家聽耶穌的故事,領糖果與點心,在那時神的話語慢慢在我心中生根發芽,我相信耶穌在我的生命中有一個完美的計畫,其中包括接納不完全、軟弱、悖逆的我,幫助我面對挑戰,引導我在信仰中成長,在信心中與祂同行。

 我從小在傳統佛、道教的家庭中成長,該有的禮俗媽媽都會做到,慢慢地我也習慣拿香跟拜。結婚後也經常去佛堂共修、唸經等,但卻無法讓我心得平安,反而覺得綑綁越多越緊!直到神觸摸到我,因著那起初的愛,讓平安喜樂如泉湧般在我心。

我是軟體工程師。第一代的基督徒。我要分享三段故事。第一段是關於『在黑暗中的摸索與恐懼』。

今年年初我參加了一場台北城市慢跑,當天清晨我們一家三口到總統府廣場集合,站在廣場一時衝動與感恩之情湧上心頭,想起自己何德何能從彰化鄉下一屁孩,此時此刻能站立在此參加首都慢跑,回想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祂在我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恩典滿滿,若不是祂萬般的賜福,我不可能平安走到現在。

  我遇見神是在初中時,當時較要好的二位同學是來自彰化永福教會的家庭,他們邀請我去參加教會的少年團契與

也許是2012年左右,韻芳姐妹領受了上帝的感動,招聚我們一群年輕人開始在地下進行各種服事,從一開始總是搭配團契的獻詩、聖誕節的表演。起初,我們只是一群青少年,每個人獻上自己少少的才能,希望神使用我們成就祂美好的計畫。

我來自彰化平凡家庭,爸媽從商,我排行老大有2妹1弟,因為親戚軍公教人員居多所以父母的期望就是把書唸好捧個鐵飯碗,高中畢業重考上大學,26歲結婚和先生在東海別墅經營書局、影印店、柯尼卡照相館。

感謝上帝奇妙的恩典,在我70歲的時候呼召我,讓我決志信主成為祂的寶貝女兒,也讓我終於達到了我人生的目標,開啟了基督徒新生活。

感謝上帝奇異恩典,呼召眾多宣教士犧牲奉獻一生到海外異地宣教,也將基督福音傳到台灣寶島。

查經和祈禱會是教會成長奮興的重要基石,希望大安教會透過查經和祈禱會成為更健康壯大的教會。

我出生在嘉義番路鄉,父母務農、是傳統家庭且吃素的道教家庭,國小入學前才搬家到嘉義市區,十二歲時鄰居引導下信了一貫道,後來直到出社會才開始吃葷食。

 『生命轉彎處』-林耿真 牧師娘



成為一個傳道人,本來就有預備心上帝可能會帶我到不同的地方,所以也經歷生命中許多的轉彎處,其實都在上帝的保守與祝福中。

 『神跟我說話』-陳正盛 長老

我要分享的是我們所信的上帝是存在的,不僅過去、現在存在、他將來也存在。是活活的神他是會跟人說話的神,他是跟我說話的神,只要上帝介入人的生命,上帝的靈會進入人的心靈會跟他說話。

我成長在一個小康之家。爸爸青少年時從大陸逃難來台,在基隆認識我媽媽,兩人結婚,我是在基隆出生的。

活出愛的呼召

一、長老教會的青年背景

    在禱告會簡短分享生命見證,願一切榮耀歸於愛我們的主!我在長老教會(金包里教會)長大,也從名字「主藤」就可以得知父母的期待,我是「主所疼愛的」,當然主所愛的,主必親自督責管教,引導人生前路。我的父母都是敬虔的基督徒,父親擔任教會長老,熱心於教會事奉,因此對長老教會的傳統與體制並不陌生。從小觀察到承接傳統教會的牧長有許多辛勞,也經歷過教會內衝突的風風雨雨,受傷的往往是良善單純的羊群,但主耶穌是好牧人,他會裹傷醫治,帶領教會繼續前行。過著傳統的教會生活,對於牧職及當牧師,並沒有特別的嚮往或感動。

   我從小在教會長大,因著上帝的恩典,讓我在課業上一路順遂,大學念的是牙醫系,畢業後還在一間知名的大醫院得到住院醫師的訓練。

我要分享的主題是:「祂知我一切所需」,分享的內容是我人生的第一階段:從啟蒙到大學時期,上帝透過各樣的人、事、物,讓我豐豐富富的經歷祂的同在。

~豐盛的生活,喜樂的生命~

聽了兄姊的見證分享,感覺他們對神是那麼虔誠、堅定。雖然個人信仰仍不夠堅強,但我願意在這裡說出個人與主有約的歷程。
信仰的啟蒙:認識(know)

     在準備的當中,我一眼就被“信望愛”的匾額震懾住了。就是心頭“碰”了一下,我怔怔的看著、想著;腦袋一直回想、在省思自己的心,自問我以前的信仰是在信、望、愛的正規情形,我所說的正規情形是在一個範圍之內,信仰情形的根本,也就可說是循規蹈矩的情形。

Of him (屬於祂):
     感謝神,讓我誕生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從 小就在台南太平境教會上主日學,高二時在台 南南門教會受洗。回過頭來看一直到大學這段 時期的信仰,只能算是隨著家人傳統性的信仰。 雖未曾懷疑過有沒有上帝?但也未曾覺得祂是 跟我同在。

幼年失恃

  我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因年紀最小,也獲得父母及兄姐最多的關愛。但不幸的是,在我6歲時,我們敬愛的母親因病去逝。全家頓時陷入一片愁雲慘霧。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面臨親人的死亡。對於母親的死,我一直不願意接受,並期待媽媽能夠活過來。因此我經常作噩夢,夢見媽媽被困在墳裡出不來,我高聲尖叫,奮力掙扎的要把媽媽救出來,就在全身濕透的清況下驚醒,在我童年這樣的夢境經常出現。在我小小心靈常自問: 生命是甚麼?我的意識是從哪裡來? 將往哪裡去?

第100隻羊
         
有幸出⽣在非常宜居的臺中市,祖⽗⺟及 外公外婆均在此定居並成家立業;祖⽗⺟在我 識事之前即已在柳原長老教會受洗與禮拜,更 懂事點時知道外公在⺠族長老教會敬拜。我正 式認識耶穌是剛上⼩學時,當時我們⼀家因⽗親任教於東海⼤學⽽居住在校內最早期的教職 宿舍洋房,校牧聽說我們這⼀批⼩朋友開始入 學了,就打電話⼒邀,請爸媽允許孩⼦去上主⽇ 學,我猶記得媽媽⼀臉認真地問我要去嗎?對 任何新鮮事都很好奇的我立刻答「要」,且第⼀ 次上完課後更是要~因為休息時間的綠⾖湯實 在太好吃了!

認識神

  我的信仰啟蒙得很早,不過成熟卻很晚。我來自一個傳統拜拜的家庭,與主初接觸,是因著唸幼稚園的老師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友,因她的緣故,就有外國的傳教士來到村裏宣教,看著外國人用台語講聖經故事、及看聖經漫畫書,實在是很新奇又有趣,時間雖然不長,信仰的種子已悄然種下。

      我是第三代基督徒,從小就跟著父親接受基督教的信仰,到現在很多事情已經習以為常,日子一久,有時都快忘記上帝如何在我的人生中對我所行的奇妙恩典。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之後,回顧我的半百人生,我漸漸喚起記憶,也再度領悟到主的恩典常在我的人生中。在我的人生中有一件比較特別的事情,就是在我的身上有大大小小的傷痕。

原生家庭信仰

  我出生在臺北市松山區,有30幾戶人家聚居的村落裡。老家四代同堂,我是長孫女,從小備受寵愛,能吃到曾祖母特地留給我的雞腿。有六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弟弟排行老五。我們家廳堂的神明桌供奉著佛像和祖先牌位,早晚要燒香,一年有好幾十天要拜拜;農曆3月26日是媽祖繞巡的日子,家家戶戶都辦桌宴請親友,非常熱鬧。先生黃清吉來自苗栗客家村,也是信仰一般民間宗教。

各位兄姐平安!今年七月的時候,我也在教會的主日作過見證。今天我再藉這個機會,把當初怎麼進到大安教會,後來又如何切身體驗神的保守、眷顧與大家更完整的分享。

今年六月份的主日,我們邀請馬偕醫院的關懷師蔡汶峰姊妹在第二場禮拜後的成人主日學做二次的「靈性關懷」專題演講,第二次演講時,她在桌子上擺了許多不同畫作的卡片,她要我們每個人挑選其中一張最能代表「現在的自己」的卡片,我選的卡片,是一張枝葉非常茂密的大樹,樹上有小鳥在上面築巢。這個畫面非常溫馨,我將它取名「恩典之樹」。我想起了主耶穌對上帝國的比喻,祂說「上帝的國像什麼?我拿什麼來比擬呢?它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園子裡,長大成樹,天上的飛鳥在它的枝子上築巢」。我的家庭像極了一棵大樹,我在媽媽告別禮拜的手冊中設計了家庭大樹。耶穌基督是我家之主,信仰是我們家族的根基,有爸媽的愛,兄弟姊妹的愛,其中充滿了上帝的恩典。兩棵樹實在有異曲同工之妙。

回想上帝在我過去生命當中的帶領,真是充滿感恩,上帝的恩典數也數不盡,在此僅以生命中的幾個十字路口來跟大家分享。

2003年我在中山北路馬偕醫院的對面,每個月以二十萬元承租了一棟外觀古色古香的建築物,作為產品展示中心,建築是擁有60年歷史的建物,而內部是因應代理自歐洲的高端廚具及家具,整體設計成了極對比的簡約風格,有時我會坐在1樓的櫃檯,望著櫥窗外,常見路人經過時大都會停步往櫥窗裡看,應該是心想這店裡烏漆麻黑的到底在賣什麼碗糕呀?其實一樓的後半部是有陽光的玻璃屋;也對外賣咖啡,有些人看看後就走了,但有些人就會推門進來一探究竟,殊不知我們咖啡部一杯咖啡才賣80元,環境優雅而卻是平價消費,鼓起勇氣進來的很多後來就變成常客了。基督信仰也如同是這樣的光景,在門外徘徊的很多,但唯有願意進入的人才會知這道是與不是。

今年5月15日美國爾灣教會發生殘忍的槍殺案件,奪走無辜生命,震驚美台兩地長老教會。陳長老將在本週禱告會中還原整起事件始末,並分享在悲劇中遇見神的經歷。

一、家族的信仰背景
      我是第四代的基督徒,外曾祖父李豹是台 灣第一代的傳道師,早期馬雅各醫生來台灣宣 教受他的揀選訓練透過李庥牧師替外曾祖父洗 禮,外曾祖父隨後在彰化以南的教會傳道。

蘇牧師:錦輝弟兄你好!先謝謝你願意到這裡來分享你遇見神的故事。請你先介紹一下自己的背景好嗎?

我在台中出生,當年是柳原長老教會的一位「阿蕾姨」來家中幫媽媽接生,出生時不但重達4000多公克又「倒頭生」屁股先生出來,差一點造成母親難產,而我也是屁股被拍到烏青才哭出第一聲,阿蕾姨說:「這個小孩將來要給上帝的」。這是我蒙恩的開始!

一、        求學階段:荒唐、招手、滋養、多元學習、儲未來服事的技能

信主之前~關係與自信心之旅
    我出生在台中市,因為爸爸媽媽的工作都很 忙碌,從小被不同的親戚帶大,雖然在物質生活 上並沒有缺乏,但在心靈上總是少了一份陪伴。

一、家族的信仰

  談到我的信仰歷程,不得不提到我的祖父母、父母親信主的過程。大家都知道我有十二個兄弟姊妹,但是一開始我的父母生育的狀況並非如此順利。聽我的父母講,他們結婚後二、三年,當時在中部彰化的家鄉,40天內家中無故連續三人死亡,在一片愁雲慘霧之際,福音進入了他們家族。祖父母、父母的家族十餘人一起坐著牛車從王功去芳苑(約6公里)參加主日崇拜,全家在那時歸主成為基督化家庭。我的父親非常期待家中能增添一位男孩,並向主祈求,若是,則將他獻給主。果然後來就生下第一位男孩,就是我的大哥–洪溫柔牧師。我的父親就依照當時對主的承諾,送我的大哥去唸神學院,將「初熟的果子」獻給上帝,一生為主所用。

一、漁夫之子

  我在淡水出生長大,出生以來,住的是淡水鎮郊日治時代就有的老厝舊屋,每當颱風天,必充滿驚恐!我父親自幼喪父,資源匱乏,在淡水以捕魚為業。唯恐天有不測風雲,每當父親出海捕魚,母親就帶著我到廟裡拜拜求平安,祈禱父親能夠安全回港。當時雖然陪伴媽媽,但幼小的心靈卻覺得拜那些木雕的偶像會有什麼用?(感謝神,上帝此時已經興起環境,默默為我預備歸向祂的道路。)

我從小在信主的家庭長大,父母親也很重視我的信仰教育,所以2歲時就開始教我背聖經,也會天天說聖經故事給我聽,我也因此覺得自己是信耶穌的人,但我並未真的有什麼經驗,卻仍相信無論我遇到任何的困難,上帝都會幫助我。

脫離死亡的恐懼

一、第一個13年

  我一直有個心願出版一本「我的快樂童年」回憶錄。出生在台東卑南鄉村莊的我,具備如同原住民天真、好動、愛玩的特性。從六個月大就開始有許多的記憶,生活得非常快樂!因為不喜歡讀書,玩遍了所有的遊戲及大自然生態。舉例說:我可以從抓蒼蠅當餌去誘抓小蜻蜓,再用小蜻蜓去抓中蜻蜓到大蜻蜓,拿去賣錢,尤其母的大蜻蜓比公的可以多賣三倍的好價錢

一、家族的信仰

    蒙神恩典,我出生於一個基督教家庭,是第三代的基督徒。根據我的母會—愛蘭教會的歷史記載,在151年前(主後1871年)愛蘭有位仕紳,在打獵時被自己的槍頭撞傷臉部,傷勢嚴重,因在埔里醫院治療無效,經友人介紹轉診至台南府城尋找馬雅各醫師(蘇格蘭長老教會差派駐台第一位宣教師)醫治,在治療中接觸並領受基督信仰,該仕紳康復後返鄉向親友、村民大力宣揚福音,而我的阿公、阿嬤就是在那時接受福音,成為了第一代基督徒。

    我的母親在每個禮拜天,總是提醒我及兄姊們準時前往教會參加主日學,並幫我們穿上乾淨的衣服,極其重視家庭信仰教育。她的原生家庭本信奉一般民間宗教,但嫁入潘家後,遵行公婆的基督信仰,不僅常常教導我們要謹守基督徒的本份,當我要離開家鄉前往台北就學時,她更特別教誨我,一定要到教會做禮拜不能離開上帝,母親的吩咐一直深刻在我的心裡。

二、孕育信仰的教會—愛蘭教會

     在神的帶領下,全村大多數村民都成為了基督徒,教會也成為村民的信仰及生活中心,舉凡婚喪喜慶,教會都透過擊鼓、廣播通知全村,主日禮拜開始前亦會以敲鐘方式通知所有弟兄姊妹。

    我在父母帶領下於愛蘭教會領受小兒洗禮,並接受主日學、少年團契等階段的信仰課程及造就,小學5年級時開始參加愛蘭教會聖歌隊服事,穩固的靈命就在年少歲月時釘根於心中。猶記孩提時,幾乎每天都與教會同齡的孩童們在教會玩耍、打乒乓球,在愛蘭教會歡樂的童年時光至今仍常迴盪在我的腦海裡,除了自己的家,充滿回憶的愛蘭教會是我的第二個家。

三、培育信仰的教會—大安教會

    國中畢業後我到台北就學,因二哥潘茂涼長老在大安教會聚會的緣故,所以我也隨同至大安教會延續基督信仰,當時剛從鄉下到台北(我在15歲前都沒離開過故鄉埔里,標準的庄腳囝仔),且我的個性本就內向、靦腆,因此剛開始參加青年團契的聚會都不敢主動開口講話,被指定分享時也常常緊張到講不出話來,害羞到了極點!經契友的鼓勵及多次的參與,才慢慢融入團契生活。羅聯昇牧師在這段期間常帶領青少契於週六、日下午至台北醫學院踢足球,結束後再到學校對面的冰果店吃冰,這也加速我對團契的認同,並在那時加入大安教會聖歌隊參與服事,在團契生活及聖歌隊服事中領受到主的恩典,並堅信天父上帝是我一生的主。

    我於1983年在大安教會接受堅信禮。教會在1989年起於四維路228巷、198巷進行第三、四、五次的建堂,並開始在成功國宅展開宣教,在這期間我參加了初、中、高級的門徒訓練並參與社青團契、福音隊、男生詩班的聚會及服事,在羅牧師指導下協助教會事工的策劃及學習活動的主持,得到充實的靈命造就,而被神揀選成為執事、長老,履行長執會、小會的職份並學習如何帶領團契、小組及事工委員會直至今日。

四、與主同行的喜樂

    感謝上帝從阿公的年代呼召我們家族成為祂的信徒,我們亦緊緊抓住這美好的福份,家族中的第四代、第五代現在也開始參與教會的服事,並在服事中得著與主同在的喜樂。雖然有時會碰到挫折和疲倦,但回憶母親在耳邊的叮嚀­—凡事依靠上帝,碰到逆境時要禱告!這句話提醒了我「凡事相信、凡事依靠,主必與我同在。」

    聖靈果實的甜美,真真實實的滋潤在我的身上,讓我無時無刻領受到越事奉越甘甜,感謝上帝的恩典揀選我們家族,讓我們一代傳過一代持守這美好的信仰,遇見神是我這一生最大的福份,感謝主。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現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護庇我。                      歌林多後書 1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