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主日講章--難以言說的愛(張主藤)
- 主日講章
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約翰福音19章25-27節
主日:2024年5月12日
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母親節快樂!祝福每一個母親生命中滿有主的恩惠!兒女沒有說出口的事情,媽媽全然了解;爸爸早出晚歸地工作,媽媽的工作,卻永遠做不完。我們感謝上帝,賜給我們母親,也謝謝每位母親為子女所做的一切,不論在家庭、工作或是教會生活中,總是顯出那份來自於上帝的恩慈與良善,也使主的兒女經驗到那份屬天的神聖之愛;在憂悶的世代中,願意給予我們溫暖的擁抱,並且展現出這份難以言說的愛。
一、主犧牲的愛
在苦痛之處,總能顯出真實的愛;在傷心之處,總能顯出真實的安慰。不論是父親在烈日下辛勤的工作,或是母親懷胎生產的辛苦,總是為了所愛,而願意付出與犧牲。
耶穌在最後得榮耀的日子,祂受釘在十字架之上,準備犧牲成為永恆的救贖,而在各各他山上豎立的十字架之下,圍著一群婦女們,她們不是嘲笑耶穌或看好戲的圍觀群眾,也不是要刑罰破碎耶穌的兵丁,她們是一群心如刀割卻愛著耶穌的心碎婦女。在約翰福音19章的經文,記錄了門徒因苦難而紛紛走避,這群婦女卻在十字架下,跟隨到底的心志(參太27:56、可15:41),也證明了在福音的本身-耶穌,以及福音的事工上,婦女們忠心服事的勇氣。特別讓人覺得很悲哀及難過的事情,就是身為母親的馬利亞,要親眼看著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受苦,即便是聖靈感孕的上帝之子,她要看自己拉拔長大的兒子,受死於殘酷刑罰,實在令人傷感。此事應驗了當約瑟和馬利亞,把嬰孩耶穌帶到聖殿奉獻的時候,得聖靈感動的西面祝福他們,並對母親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加福音2:34-35)
馬利亞愛著聖子耶穌,但她不完全明白與了解耶穌,只有憑信心相信上帝的應許。曾經一次約瑟和馬利亞帶著十二歲時的孩童耶穌,一同上耶路撒冷過逾越節,耶穌卻沒有跟著他們返鄉。三日後焦急尋找,耶穌竟在耶路撒冷聖殿和教師在一起。作為母親的馬利亞,不免帶著責備的語氣來表達焦急,但耶穌的回答卻令人困惑,他不但沒有對父母道歉,反而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路加福音2:50)在約翰福音第2章所記載的迦拿婚宴,耶穌對「婦人」馬利亞所提出宴席沒有酒了的需求,耶穌難解的回應,馬利亞她會明白耶穌所說的「時候」嗎?或明白耶穌不稱她為母親而為「婦人」,以及將來她的心要被刺透的意思?在明白與不明白之間,她還是跟婚宴服事的僕人交代,要聽從耶穌一切的吩咐,可見她仍把耶穌的話語存在心裡。馬利亞相信天使所說她是蒙大恩的女子,她是遵從主旨意的侍女,學習在信心之中來愛耶穌,即便有許多的不明白,她仍願意去學習愛。這份愛,必然是信心的挑戰。
二、主託付的愛
約翰福音19章26到27節,就在耶穌要在十字架上臨死之際,受難前祂仍關心家人,吩咐祂所鍾愛的門徒,照顧自己的母親馬利亞。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除了兵丁之外還有其他的人。在十字架下的旁邊有祂母親馬利亞,她的姊妹撒羅米,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另外有一個男子,就是寫這故事的作者。古代婦女們的地位普遍低落且不受重視,然而她們的事蹟被記載在聖經當中,可見是她們有值得令人效法之處。若寫作者是約翰,在著作中從不提自己的名字,耶穌母親的名字,也不提耶穌兄弟及成員的名字,這也是特別的安排。
誰是我們的父母,又誰是我們的兒女呢?我們時常在自己的困境或工作的挫折中,看見自己的傷痕與需要,渴望得到及時的安慰與幫助,卻忘了照顧我們的家人及父母,他們的傷痛與需要。家人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寶貝,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看重並照顧他們,「當孝敬父母」提醒著我們,沒有任何事工或職責,可以成為疏忽家人的藉口。我們今天可以做些什麼向家人表示愛呢?沒有信心的愛,往往會讓人容易思量、了解及掌控,用「壓力的愛」計算著對方如何回應。在信心裡的愛卻是難以言喻,並且難以預測及掌控,但卻能在艱難困苦的日子,背負著重擔,盛載著生命的眺望,原來信望愛是密不可分的。
在受難之際,當耶穌處在祂肉身的痛苦時,耶穌俯看祂的母親和「祂所鍾愛的門徒」站在一起,這人指的是誰呢?聖經學者認為,應該就是指約翰福音的作者約翰。耶穌降生來到這世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祂母親的臉,不過此時此刻她的心正被刀刺透。祂深知道她的感受,因此就對她說:「婦人,看你的兒子」。接著祂的眼睛,又從她身上轉到門徒約翰身上,說:「看你的母親!」在這種難以想像的痛苦中,在為著救贖人類之際,並為彰顯祂永遠的愛而受苦時,祂的心也想到了祂的母親,就為她餘下的時日有所安排。
耶穌吩咐所愛的門徒約翰,在耶穌得榮耀後,負起照顧耶穌母親的責任,而他也照著耶穌的囑咐及託付做了,根據經文的記載,此後這門徒就把耶穌母親接到自己家中住,照顧她的生活。為何耶穌不讓自己的弟兄來照應母親呢?有可能這時馬利亞的丈夫約瑟已經離世,以及在當時耶穌的兄弟雅各,仍然不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參約翰福音7:5)耶穌身為長子,把母親託付給自己最鍾愛的門徒─這時仍在十字架旁伴著祂的人。
三、十字架的愛
我們都想要瞻仰祂救贖的十字架,雖然我們無法完全明白與瞭解,如同馬利亞在十字架下內心的掙扎與痛楚,但是我們越是仰望祂,就越能看到這位救贖主基督,祂有著一雙顧念憐惜世人的眼睛,特別的體貼與關懷,並且祂永遠有慈愛及奧祕的作為。
當看著聖子耶穌的生命逐漸消逝時,馬利亞一定記得在伯利恆的馬槽裡,與聖嬰耶穌相遇,回憶起祂那令人不可置信的奧妙神蹟。她想起了天使對她所說有福的話,那時的恐懼變成了喜樂,在那個特別的夜裡,母親馬利亞為耶穌輕輕哼著第一首搖籃曲,並想像著這位神聖嬰孩的未來,是會延續約瑟木匠的工作,將手放在木頭上嗎?還是成為以色列的君王,將手放在權杖上呢?突然間,她的幻想被打斷,在各各他山頂上,釘在十架上耶穌祂大喊:「成了!」又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在不勝悲傷下,耶穌為了愛而受難,懸掛在聖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成兩半。耶穌祂為人類所作救贖的工作已大功告成,而我們是如何經歷到這寶貴的恩典呢?
當耶穌被高掛在殘忍的十字架上,我們感受到祂母親馬利亞的溫柔慈愛,也感受到悲傷和心碎。我們的主在被罪惡世界的憂傷痛苦所覆蓋時,祂依然用憐憫的眼神,看著母親與門徒,祂將母親託負給所愛的門徒約翰,讓門徒能延續這份主的愛。
「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裏去了。」我們不知道馬利亞與耶穌所愛的門徒同住了多久,對此有不同的傳說,有人說她在耶路撒冷待了11年,直到她59歲死的那一年。也有人說,後來門徒約翰去到以弗所時,也帶她一起同行。耶穌稱呼母親為「婦人」,並不是對她不敬,祂不稱馬利亞為母親,對於那些想要尊崇馬利亞的人,或認為母親有權柄可以囑咐兒子做事,是否有什麼要學習的呢?
主吩咐每個跟隨祂、遵祂吩咐的門徒,都要承擔起繼續關顧有需要的婦女、長輩,就是這段經文要告訴我們教會群體的信息。我們都是信仰的生命共同體,彼此扶持奔走天路,而主已經將祂所愛的婦女、長輩,託付在你和我的身邊。主期望我們承擔起孝敬和關懷,對身邊有需要的人付出,讓他們在主的恩惠裡,得著身心靈的關顧。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和耶穌所愛的門徒,是這十字架場景裡不可或缺的人物,但這救贖故事的核心,始終是耶穌基督。不論是馬利亞或是門徒約翰,在不明白與愛之間的鴻溝中,如何能夠來跨越,又如何能夠接納?他們如何做到的呢?又或者人如何遵行主的旨意與吩咐呢?憑藉著對主耶穌的信心,我們可以帶著這份救恩的盼望去學習愛。
這愛實在難以言喻,也難以理解而計算,這愛只能用信心和盼望去盛載,在我們領受上帝奇妙的恩典中,如同耶穌-上帝之子,祂以等待和相信,表達祂對門徒及跟隨者的愛,也相信他們至終將會明白祂的身分與使命。主耶穌對我們的愛,在人的苦難與困境中,更需要以信心和等待,來祈求聖靈的澆灌與充滿,更新我們的眼見與生命,這是教會群體的福音,更是在主愛中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