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馬可福音2章23-28節

主日:2024年6月2日

 

前言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在猶太百姓的心中,成為上帝的選民,就必須要遵行上帝透過摩西所頒布的律法和誡命,法利賽人及經學教師都在這宗教建制內,透過法則與律例,維繫人們對於信仰的投入,但也在真實形象與理想形象之間擺盪。有人學習敬虔,卻也有人假裝敬虔,因此有「假冒為善」者混淆視聽的情況發生,也有「自以為義」者四處魚肉鄉民。在這上帝選民的群體中,禁食與安息日是兩個很重大的議題,法利賽人一星期禁食兩次(參路18:12),以禁食是謙卑和悔罪的實際表現,也是警醒的操練。經文中耶穌的門徒並沒有禁食,可見他們不是嚴謹的猶太人,耶穌也沒要學生這樣做,並以新酒舊皮袋,來說明新的時代為舊時代所不容。這新的身分有新的規矩,沒有拘泥在舊習,耶穌帶領門徒的樣式,卻引發了許多爭議。

  在新約的時代,任何的一個猶太孩子都知道,也被教導過什麼是「安息日」可以做跟不能做的事。但也因著個人操守與品德不同,知道不一定會行道,知法也不一定會守法。可以理解平庸的門徒可能忽略掉細節,但身為老師的耶穌,就責無旁貸了。

  「安息日」(shabbat)的意思是休息或停止工作,按照猶太人的計算法是一星期的第七日,也就是週五日落到週六日落這一整天,是照上帝六日創造萬物,第七日就歇了工的次序,故守安息日成了十誡的一條(出20:8-11),是要人不可因為工作而忽略了敬畏上帝,同時也讓人跟土地可以休息。在猶太群體於實際生活中,何謂「工作」與「安息」其後有許多辯論,因此猶太領袖細列出了39類「工作」是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其中包含了收割和打磨麥子等。在上帝給我們的簡單指令上,人總是想加油添醋一番,也將神透過摩西所頒布的律法,無限上綱地延展。聖經學者計算摩西五經有613條的律法及條例,經拉比口耳相傳下成了米示拿教訓(Mishnah),原來神的心意是賜下祝福,卻被宗教領袖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一、安息日當作什麼事?

  在耶穌傳道醫病趕鬼的歷程中,他的作為衝擊著當時的宗教領袖與群眾。如果真的認識耶穌,不是強烈地排擠基督信仰,對耶穌反感,就是全然將自己交給耶穌,願意跟隨耶穌,並以服事祂為生命的職志。任何遇見耶穌的人,在心裡都會這樣回應祂,而在今日馬可福音第二章的經文,他們遇見了安息日的主耶穌,也做出了強烈的回應。

  當時的律法有說明農夫收割時,不可以收割殆盡,要在田頭及邊角留麥,好讓旅客和窮人可以拾遺落的麥穗吃(參利19:9-10;申23:25)在田邊摘著麥穗吃,是當時社會可以接受的行為,不算犯法,走在田間阡陌上,也不算是私闖土地。摘麥子吃本不犯法,但耶穌及門徒可能沒有算好日子,遇到安息日!法利賽人於是定他們的罪,指控他們違反了安息日的律法。

  門徒只是隨手摘了麥穗,用手搓著吃果腹,就違反了安息日的規條。我們用現代眼光來看時,會對這樣狹隘的律法主義及律例感到糟糕,甚至嗤之以鼻。

  上帝的律法說明在安息日不可以收割(參出34:21),這條律法的原意,是讓當時的農夫不要因貪心,在安息日下田工作而忽略了敬拜上帝;同時也讓工人及土地可以休息。法利賽人卻把耶穌和門徒「摘麥穗」說成「收割」。從經文的敘述,耶穌和門徒顯然不是摘麥穗來販售,或是拿鐮刀收割偷盜賺取利益,只是照當時習慣找東西吃罷了。法利賽人只看律法字面上的解釋,或許也帶有故意找碴的意圖,卻漠視了它的真正意義。(參可2:24)試想我們對於教會信仰禮儀,以及屬靈規則的瞭解,是不是也是這麼膚淺?

  很多宗教領袖與法利賽人,甘心於將上帝的律法總則,拓展訂定了許多條例和傳統來自我囚禁,又或者以律例方便管控群眾,以法制裁百姓來減少異議,以致於看不清楚什麼是善是對,什麼是律法的真實精神。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了一個枯乾手的人,暗示安息日是個憐憫與行善的日子(參可3:4)。上帝設立安息日作為休息和敬拜的日子,不是要我們只顧休息躺平,連舉手之勞也不幫助人。安息日應當要做什麼事呢?

 

二、安息日的律例和規條

  就已經被法利賽人盯上了,怎麼不規矩點?主耶穌怎會帶頭來犯規,沒有好好規勸門徒安息日不要出風頭?耶穌為什麼要冒犯人,祂又冒犯了什麼人?我們留意耶穌的回應並不是說:「人子來是要廢除安息日,或是大家不用再受安息日束縛,我給大家自由。」祂不是這樣的回應。耶穌祂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換言之,耶穌表達祂就是安息日,安息日完全與祂有關。耶穌用大衛及隨從吃了聖殿的陳設餅為例(參撒上21:1-6),來指出法利賽人的指責是何等的荒謬。整本聖經沒有提過道德相關律例,在情況緊急時可以放下,如可允許暫時拜神明偶像、滿足情慾或作奸犯科等自以為「情有可原」之事。

  大衛干犯了聖殿禮儀沒被神究責,但之後因奪人妻卻被神的先知拿單指責大衛其罪,因此安息日和崇拜儀式上的規例,在必要時可以放在一邊,這意味著什麼?這表示安息日和崇拜儀式的規例,是臨時而非永恆性的。律法主義者深愛制度,但耶穌所深愛的是人。忙碌阻礙了我們,而律法主義使你落入陷阱,只有親近耶穌才能讓你享受安息。

  謹守安息日的規條,那麼你便可向神要求些什麼?主日參加禮拜,從頭到尾的程序都守了,詩歌唱了,還沒有打瞌睡,也記得奉獻,甚至小組時間也都參加了,那麼你便可以「理直氣壯」地跟牧師要優良會友獎狀?應該不會想要,但是會挺直腰跟上帝要求些事情,希望能夠禱告的事蒙神應允,畢竟你是很「守規矩」的好門徒?

  如果以為我們在星期日,也就是禮拜天衣裝整潔上教會,準時端坐作禮拜,做好所有職責及「愛民打掃」、「認真教學」服事,避免從事「屬世」的工作,然後會討上帝喜悅,那麼你便忽略了整個安息日問題的重點。上帝所賜的平安,是六日勞碌工作所換取不到的無價禮物。

  「在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表明了主是位憐憫及行善的主。人在安息日會拯救一隻掉在坑裡的羊,不算干犯安息日,而主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一位手部枯乾的人(參可3:1-6),不也是如此出於憐憫,這都是良善的事,也是天父上帝一直在做的工作。但耶穌的大能與作為,卻引起了法利賽人的反感與痛恨,並勾結希律黨人商議要如何對付並殺害耶穌。安息日要記念行善的事,還是要心存惡意的事?安息日是美學的儀式感、道德的堅持線,或是屬靈的真釋放?

 

三、到安息日的主面前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可2:27-28)耶穌說了這令人驚訝不已的話,無論人有無宗教信仰,祂的話惹怒了律法主義者,冒犯了要掌控安息日的宗教領袖、注重儀式感的群眾,以及要自己作主的人。耶穌帶來人屬靈生命的醫治及修復,在安息日回歸到主的慈愛懷抱裡。安息日不再是一大堆律例和規條,祂才是安息日的主,使人喘息並得到釋放。

  每當耶穌展現自己,人們總會感到煩躁不安,不是反對耶穌,就是反省自己!在世界與工作背後,有著更深沉的勞役。我們有實質的工作,但令你生活憂慮和身心俱疲的,並非實質的工作。工作不是逃避親近主的藉口,世界也不是你永遠的安息歸鄉。當我們從心裡擁抱耶穌,以親近基督的心遵守主日來敬拜,這日不再是律法的繁文縟節,而是生命的盼望凱歌了!這是享受歡慶的日子,而非不斷工作的日子。大多數人誤解禮拜主日的安息,僅是停止工作,不能上班。基督徒做主日禮拜最基本的原因,是落實安息日在生活上,親近使人得到安息的主耶穌!我們在這一天向勞碌的世人宣告,真正的安息是因主耶穌的受難與復活而實現了。基督徒不再是世界和物質的奴僕,我們學習信靠上帝,仰望祂在生活上的供應,並且謙卑敬拜上帝,與人分享生命的美好。休息沉浸在憐憫及修復之中,這是基督徒在禮拜日所做的事。

 

結語

  弟兄姊妹們,做禮拜是你生活上的重擔嗎?你真的有安息嗎?生活周遭的人有安息嗎?倘若我們在星期天工作或必須工作,我們也可以自我檢討這樣認真地工作,真的是為著上帝嗎?老闆或主管故意讓我在星期天加班,所以我就不能做基督徒了?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11:28)基督福音就是停止為自己的得救而努力工作,而當你極度渴望嘗試拯救自己時,將自己帶到使人安息的主耶穌面前,放下勞碌的手與重擔的心,祂供應你身心靈的一切所需,並且得享主同在的喜樂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