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陳家聲長老

經文:腓立比書2章16節

主日:2024年6月16日

 

  感謝神的恩典,因祂的愛使我們在一起分享,主藉著祂的話語成就美好的工,也謝謝牧師及弟兄姊妹的愛心接納,謹代表國際基甸會中華民國總會全體會員向各位請安!

前言

  在美國西雅圖有一位受人敬重的牧師戴爾.泰勒,有一天,他向教會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們鄭重的宣布,誰要是能背出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誰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免費晚餐(類似101大樓上86樓頂鮮台南擔仔麵景觀餐廳)。「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有111節經文,要背誦其全文無疑有相當大的難度;儘管到「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晚餐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望而卻步了。幾天後,班中一個11歲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師面前,從頭到尾的背誦下來;竟然一字不漏,沒出一點差錯,而且到了最後,簡直成了聲情並茂的朗誦。泰勒牧師比別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誦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見的,何況是一個孩子。泰勒牧師在讚嘆男孩那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的問:「你為什麼能背下這麼長的經文呢?」這個男孩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這個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軟體公司的老闆。他就是比爾蓋茨。後來他將這個故事被寫進了他的自傳。每每有人問及,他總是深有感觸:其實,並不是我比別的小朋友聰明,只是因為我能夠堅持與竭盡自己的所能,而其他人則沒有。而僅僅做到「盡力而為」還遠遠不夠,必須「竭盡全力」才行,那就是要堅持。

  今天的經文「來堅守賜活命的信息,互我佇基督的日通誇口講家己無空空奔波,無空空勞苦。」腓立比書2:16。來勉勵我們為主作工,「盡力而為」還遠遠不夠,必須「竭盡全力」

一、生命的道: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生命的道」呢?我們都很熟悉耶穌所講過的一句話:「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祂也告訴我們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我們看耶穌基督就是生命的糧、生命的方向,跟隨祂的話去行,就必得到永恆的生命。而耶穌基督的話語就在我們的聖經中,認識聖經,就等於認識耶穌基督;認識耶穌基督,就等於看到生命的門道一樣。使徒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必須要堅守這樣的道(話語),因為堅持遵守聖經話語的人,直到世界的末了,就會發現永恆的生命正在他的面前。使徒保羅說:持守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話語,會讓我們的生命充實,不會是白白浪費,因為耶穌基督乃是我們生命的主

我們也看見使徒行傳第五章記載,彼得與使徒在耶路撒冷被收在外監,但主的使者夜間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使者對他們說:「你們去站在殿裡,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5:20)生命的道就是「福音」,是 神的話。福音之所以稱為「生命的道」不僅因為它宣告那能在基督裡找到的真正生命!更是因福音是上帝拯救的大能。

  基甸會有一位方見成弟兄,當他年輕時,因性情暴烈,在一次酒後吵架時失手將對方打死而被判無期徒刑關在綠島,生命在沒有指望中,因著福音成為他無望中的指望,在獄中服刑時有人送給他一本聖經,他從 神的話得救後,生命完全改變。在一次從外島監獄移送到本島監獄時,因他在獄中表現出基督徒美好的見證,獄官信任他,免去他帶手銬,以致引起了在本島接收犯人的獄官緊張,以為發生了意外,因為他等到船上的乘客都走完了,仍沒有看到一個帶手銬的犯人。是的;藉著使人得生命的福音,他全然的改變。

二、如何堅守:

現在台灣的社會風氣敗壞,渾水摸魚、貪污舞弊者有之,立委打架、口水之戰,不時無之,色情氾濫、功利主義更是充斥人心,整個社會「只要於我有利者,男盜女娼,不要緊;於我無利者,仁義道德,吾不欲也。」沉迷於酒色財氣之中,我們基督徒如何堅守生命的道?

1.讀經

一個只把聖經循例讀一讀,而沒有將上帝的話藏在心裡的基督徒,他是沒法「堅守生命的道」的,頂多是偶而遵行而已。惟有那些經常閱讀聖經,並熟記聖經的基督徒,他們才會明白上帝的心意,當有各樣的挫折、誘惑、毀謗,各樣叫人灰心喪志的事情臨到的時候,我們才能因著聖靈的啟迪,想起心中所存的真道,進而將心中所存的真道實行出來,並且堅定不移地牢牢守著。

但讀經常忘記,有用嗎?

一對爺孫在河邊聊天,孫子天真無邪問著爺爺爺爺:你每天都在看聖經,你能記住多少呢?反正都會忘記看的內容,那你為什麼還要看?

爺爺:慈笑的說,孫子把旁邊裝媒的竹籃拿來。孫子很疑惑,還是跑去把髒兮兮的竹籃拿了過來。爺爺:又發話了,拿了這個竹籃去河邊打點水上來。孫子疑惑了,但還是照做,很明顯竹籃是沒辦法裝水的。

孫子氣腦的跑回來,爺爺你到底要我做什麼?爺爺說你再去試試。就這樣反複跑了幾次,水還是沒打上來。

爺爺這時候對著腦怒的孫子說,孩子你看看這是先前的竹籃嗎?孫子一看愣住了,先前髒兮兮的竹籃,經過幾次的清水清洗,已經煥然一新了

爺爺這才說到:

讀經過程就像是這竹籃打水一樣。雖然每次都會從竹籃縫隙中流走,表面上看好像我們什麼都沒有得到,但不知不覺中,人的心靈就像這竹籃一樣,已經被淨化的澄澈明亮。所以,讀經似流水清洗竹籃,讓你更堅守生命的道。

2.禱告

『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怎樣能沒有掛慮呢?『只要!』不過這樣作,一作就好了。你坐著、臥著、行路時,都可以作。不過作甚麼呢?凡事藉著三個法子告訴神:

(一)禱告,就是普通的禱告;

(二)祈求,就是專一的、專門的禱告。藉這二法,就可將你所要的,你心裏所要的告訴神;

(三)感謝,就是凡事去感謝神。藉著感謝神,將你的需要告訴神。

我們若不把我們的掛慮,都送上去給神去負擔,世界所給我們的掛慮,就要壓死我們。我們不要把從世界來的掛慮,只管壓在自己身上。乃是要把掛慮放在神那裏。甚麼時候,我們有了掛慮,那個時候我們就當立刻交託神。我們不是把掛慮一件一件的忍耐著堆積起來。我們乃是有出路的。這出路,就是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禱告有用嗎?

2020年5月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日前遭白人警察蕭文(Derek Chauvin)壓頸致死,引發全美及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數千人的示威遊行。美國有超過140座城市實施宵禁,且有美國23州及華盛頓特區,調度國民兵維持秩序。警民衝突及種族對峙愈演愈烈。

但在美國德州休士頓康尼之家(Cuney Homes)社區中的一群白人基督徒向當地非裔居民下跪道歉。非裔民眾激動落淚,雙方相互握緊雙手,接著也紛紛跟著下跪,一起向天父禱告,將榮耀歸給主!帶頭的紅衣男子先是跪著祈求上帝寬恕美國多年來的種族歧視,並表示民眾抗議的對象不是白人屠殺者,而是佛洛伊德所遭受到的不平待遇。他 說:「我們需要跪下,使眾人合一。」雖然外頭雨勢滂沱,但棚下雙方真誠和解的場面,令人動容。所以,我們能透過禱告發揮屬靈影響,化解衝突。

3.聚會

聚會是把教會在地上顯出來的樣式,但教會不是為了聚會而聚會,也不是為了顯出見證而聚會,雖然聚會是有這樣的果效,但聚會的動機卻不是為去確認自己是基督徒,因為聚會乃是生命的要求。有了主生命的人,他們都有相同的要求,就是要得主生命的供應,使生命成長。生命的供應固然是可以從個人的追求上去得到,只是教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身體,每個信主的人都是身上的肢體,肢體間是在生命裏有聯結,也必須有聯結。在生命的聯結裏就自然的顯出供應,彼此互相作供應,也彼此都得主供應,身體便因此而漸漸長大起來。

教會生活不是坐著等待別人施恩給自己,是彼此藉著見證互相建立的。 因主不是將所有的恩典及恩賜給予一個人,而是要各人將主所賜的一份與其他的肢體分享,藉此使我們認識我們是一體的及需要彼此 相愛及相助的,因在主裏沒有一個肢體是多餘的。所以,教會聚會能讓我們彼此在信仰上得到鼓勵和支持。

4.見證

作見證的目的,就是要勸別人成為基督徒,為了要叫他們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耶穌基督,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六:18)。莫論傳福音作見證是否為了完成神給每一個基督徒的大使命,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常人在電視上,報刊上,看見戰火下或饑荒中瀕死的小孩,都忍不住動了惻隱之心,盼自己能伸出援手;光明之子,神的兒女,自己出黑暗入光明,出死入生,看見未信的人仍在撒但的權下,仍然受罪惡的捆綁,仍要面對第二次的死,生命沒有平安和喜樂…卻吝惜不向世人作見證,如此「鐵石心腸」,豈不是比不信的人更不好嗎?

作見證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看看保羅的見證。他沒有用高言大智,正如他向非斯都表明自己所說的,不是因學問太大的癲狂話,而是真實明白的話。他所作的見證,就是很簡單的,很真摯地將他如何蒙召,如何改變,如何為福音而站在王的審判台前,一一陳述出來(徒二六:1-23)。神不是叫每個基督徒都像保羅一樣,要受逼迫,帶着鎖鍊地向當權者作見證。每個信徒,都有他自己蒙恩得救,生命得着改變的經歷。簡單誠懇地告訴別人自己的生命怎樣轉變了,告訴別人自己的信仰是甚麼,將福音信息介紹給別人,勸人接受這「好東西」,想必是大部分基督徒能夠做到的事。

更重要的「見證」,是「身教勝於言教」。信徒的佳美言行能叫人感動信耶穌,信徒的劣行也能叫人硬心不信。我們若有天使的話語,行事為人卻沒有與蒙召的恩相稱,我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非但不能將福音帶給別人,更可能令人感到見證的話語,不過是人「空口講白話」,像鳴鑼響鈸般嘈吵惹人憎厭。這樣,豈不是將絆腳石放在想進入天國的人的面前嗎?反之,美好的行為,能叫人對基督徒有好感。

18年前,龔牧師和師母因著邵遵瀾牧師的鼓勵,回應上帝的呼召,毅然放棄在菲律賓經商的優渥生活,帶著5個孩子來到台灣拓植桃園揚名基督教會,走進桃園及新竹的工業區,跟來台打拚的移工傳福音。龔牧師在中華差傳擔任不支薪執行長的任內,除了持續在桃園及新竹的工業區關懷外籍移工外,也連結資源在中華差傳開始了菲律賓語、印尼語及越南語的團契主日崇拜,讓移工可以走進教會,認識神,也推動桃園宣教禱告團契,連結各宣教差傳機構的資源,廣傳福音到萬民。

如今龔家已從當年的7人,增長到15人的大家族,今年的父親節,龔家大家庭全員到齊,在8月6日舉辦「龔家感恩,齊聚台灣」感恩禮拜,數算神一路的帶領和恩典。

德蕾莎修女曾說過,「我們不能做偉大的事,只有以偉大的愛,去做小事。」我們為主作工,竭盡全力去做,不因「是小而不為。」

結語

  堅守生命的道,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