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王福盛牧師

經文:哈該書1章12~15節

主日:2024年8月11日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謝謝牧師、小會及弟兄姊妹今天可以接納南澳教會為著建堂事工來請安和報告,我們有這樣的福份和機會是因為我們都是主內的家人,在南澳教會的建堂過程中我們一起見證了上帝的愛和恩典,請繼續為我們禱告。

  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耶和華的話藉先知哈該,向猶大領袖省長撒拉鐡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兒子大祭司約書亞傳出神的話,用鼓勵和督責要他們起來為神重建聖殿。

  在第一次歸回時,因南猶大和北以色列兄弟間的相互的矛盾和不少的衝突及本地人的反對,使重建聖殿的工作停頓了十六年的時間,猶大人也因此為自己找出合理化的理由來不重建聖殿。(一:2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但當我們讀到第4節時,就會發現問題的所在,(一:4:卻使自己可以住在有天花板的房屋。)顯然百姓只顧自己的所需和可以住的舒服。表示他們用了許多的心思、金錢、時間及精神來為自己的房子裝飾的漂亮,而寧願讓神的聖殿繼續來荒涼。

  弟兄姊妹,人若習慣過了舒適的日子要再回到神的裡面是多麼的不容易,或對過去的失敗要讓我們再面對新的挑戰和没有把握的事多少會失去信心,也不免讓人擔心,這就是當時猶大人的光景。即便如此,耶和華上帝並没有忘記或離棄祂的百姓,在16節後要他們起來重建荒涼巳久的聖殿。對猶大人來說,要重建聖殿雖不容易,但上帝可以為他們成就大事,先決的條件是什麼呢?用兩點來和大家做分享,中間也會分享南澳教會建堂的信仰故事。

 

一、聽從上帝,主必幫助。

  (12節:那時,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的百姓,都聽從耶和華他們神的話,和先知哈該奉耶和華他們神差來所說的話。)領袖聽從、百姓同心的聽從並且肯定先知的話對重建聖殿是關鍵的因素,論領袖,他們的經驗和經歷都豐富,他們比誰都更了解問題的所在,但先知哈該一講話,他們就帶頭聽從,可見他們是極其謙卑。要完成聖殿的重建需要大家的同心合一,唯有聽從神的話才能蒙神的幫助,同樣的教會的事工也是如此,牧者、長執和團契的幹部同心合一才能興旺主福音,繼續將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被高舉,並在這裡成為人們盼望的記號。

  記得到南澳教會牧會的第三年(15年前),有位年近八十歲的會友,是位寡婦,我都稱她為郭媽媽,對神非常的敬虔,有一天帶了十萬元的現金到教會,說要奉獻給教會,希望用這筆錢來修繕教會的圍牆,當時教會的圍牆是空心磚做的,没有用水泥粉刷或磁磚貼上,長年就會生青鮐甚至破洞,她說圍牆是教會的門面,有乾淨和漂亮的門面也是尊榮上帝,她的奉獻和對神敬虔的態度讓我們非常的感動。

  我們原來的教會只有不到六十坪的一層樓,牧師館約六坪加蓋的鐡皮屋,主日學教室是在防火巷後來加蓋約四坪違建的鐡皮屋,因一位寡婦的奉獻激動了我們對教會十年後的建堂計劃。我們相信是上帝和我們說話,更是從上帝那裡領受的一個異象和使命。十二年來會友在建堂經費的所需上用心的奉獻,我們全會友用友善的管理下田種地瓜來義賣,也義賣一些手工㙯品,甚至有長者交待兒女,有一天自己蒙主恩召了,一定要將所剩的喪葬費奉獻給教會做為建堂經費,如今許多的長者他們都不在了,他們期待有一天教會建堂能順利完成。

  在2020年和建商討論總工程費時,我們的建堂經費準備了近一半,是硬體總經費所需的一半,我們認為建堂計劃應該順利的完成,但三年前開始爆發了全球性最嚴峻的疫情,和兩年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原物料和物價、工資都飛漲,建商告訴我們,現在要用第一次合約的經費來建堂有困難,經費需要增加才能完成,上帝似乎對我們非常的幽默,所以還要我們再增加經費才能蓋完(近總經費的四分一),這對我們小型教會來說是認為不能承擔的事,是非常大的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即便如此,我們認為建堂的工作不能停止,若停了也許我們也會像以色列人一樣,也許不止是停十六年,甚至建堂工作變成遙遙無期的事工。

  為籌措不足的經費,教會的長執願意用大家有的十幾筆土地和在部落合法的三棟房子來做為擔保品要來向銀行貸款,但銀行給我們的答案是,原保地的擔保品價值不高,只能貸出所要的四分之一,這家不能借換別家,又把土地和房子送去某互助社,給我們回覆是,原保地不能抵押,哇!上帝呀!祢不只是幽默也讓我們難懂的上帝,我們預備了十二年的時間來建堂,如今却讓我們走頭無路了(好像摩西出埃及,後面有追兵,前有紅海)。我們只能向上帝禱告說:祢是成就大事的上帝,相信會負責到底的。從2020年的五月開始教會就起造,到了七月,一半的經費没了著落。

  2020年的七月初鄰近教會的一位長老到我家和我聊天,之後也把教會所面對困難和他分享,長老說禱告吧!一個禮拜內長老來了一通電話,經過和太太的溝通,他們有負擔來協助教會的困難,願意用他們在都市的房子來抵押幫教會貸款,可以貸的金額是超乎我們所能想像。上帝實在是奇妙和充滿恩典的上帝,(以弗所書三:20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一位寡婦十萬元的奉獻、蒙召長者喪葬費和長老房子的抵押繼續激動了我們的建堂事工。到今天我們真實的經歷和見證了上帝的同在和幫助。(在經文13節的下半段到14節說到:耶和華說,我與你們同在,耶和華激動猶大省長撒拉鐡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之百姓的心,他們就來為萬軍之耶和華他們神的殿作工。)同樣的,我們十年後的今天也必聽從上帝,祂必同在並幫助我們建堂的事工,因為祂必為我們負責並成就大事。

 

二、有敬畏的心,主必幫助。

  因著以色列人民過去崇拜偶像又離棄上帝,耶路撒冷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所滅,原本應該是萬國萬民禱告的殿,充滿上帝的榮光,如今金碧輝煌的聖殿成為了荒涼無人過問的地方,對以色列來說,是情何以堪,他們不僅是國破家亡,更加處於没有聖殿的生活。過去聖殿是他們整個生活及信仰的中心,在被擄之後就不再有機會進到聖殿集體地敬拜,或在聖殿裹接受教導,對他們來說是個嚴重的打擊。聖殿對他們不單是一座建築物,是他們對上帝存在的一個表逹,是他們與上帝會面的一個地方,對他們是非常的重要。直到波斯王古列下命令可以歸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但好景不常,在重建時因北國以色列人和南國猶大兄弟之間內部發生矛盾和受到當地人的阻撓,工程就停了十六年之久,其實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所面對的,而是在這十六年時間當中他們完全的離開了上帝,不再依靠和敬畏這位全能的主上帝。

  很顯然在過去聖殿的被毀和之後的荒涼,是因為百姓不聽話、不遵守上帝的命令、不敬畏上帝而貪圖自己的享受、用合理化的理由時機未到來「呼嚨」上帝。這也讓我們在信仰上有一個重要的提醒,我們的生命有否常常以心靈誠實來敬畏神呢?神的靈應當常住在我們的生命裡頭。

  以色列人要突破所面對的重建困境,關鍵也在12節經文的下半段說:(百姓都聽從耶和華他們神的話,和先知哈該奉耶和華他們神差來所說的話,百姓也在耶和華面前存敬畏的心。)需要上帝的同在和幫助,要完成建殿的浩大工程,除了聽從,還必須要有敬畏的心。哈該是一位老先知,根據該書2章3節所說的,一般聖經學者認為;先知哈該很可能親眼看見過所羅門所造的那座宏偉的聖殿,以此推論,他應該出生在耶路撒冷被毀之前,可能在孩童的時期,就被擄到巴比倫去,所以!先知在這個時候出來呼籲,不要把生命最重要的順序弄錯了,不要重蹈祖先們錯誤的心態和行為,以致讓自己陷入災禍之中,要調整並重塑那荒涼已久的舊生命,以新的生命敬畏上帝,這樣才會蒙神的祝福和幫助。

  每個人都當敬畏上帝,全心的信賴祂,忠於祂。唯有如此才能成為蒙福的百姓,(詩篇128:1凡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便為有福!)(申命記5:29我多麼希望他們常存這樣的心,始終敬畏我,遵行我的法律,好使他們和他們的子孫事事順利。)

南澳教會建堂的目的,是要繼續在這變動的時代中為主傳揚福音,讓人有機會來認識並信靠耶穌基督的救恩,使教會成為一個盼望的記號。有許多國內外的人喜歡環島,特別是騎單車的,常會有電話問,教會可否借住一晚,我會跟他們說,教會没有設招待所,若不介意,教堂可以借,所以有時教堂成為了過路客的休息站。三年前疫情還没有爆發時,教會向政府申請文化健康站,讓教會可以照顧部落的長者,過去的三年來雖然面對疫情的衝擊,我們仍在借用的臨時教堂盡心盡力來服事部落的長者,到現在也是如此。未來我們仍有異象和使命要為我們部落的孩子每天來提供早餐(有的父母很早就出去工作,没有時間煮早餐,留給孩子50、100元自己到街上買早餐),可以了解孩子們若没有足夠的營養,如何有精神上學讀書呢?敬畏是一種對神的態度,也是對神的敬拜,每一樣的教會事工或服事都要有敬畏的心,因我們深怕虧欠了上帝。

  弟兄姊妹,聽從和敬畏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對神的信仰表現,神會在我們的心靈和生活中的每一個需要上成為幫助,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說:父啊!祢若願意,求祢將苦杯移去,但不要照我的意思,按著祢的心意,耶穌的聽從和敬畏成就了上帝救贖人的計劃,願我們的生命都有聽從和敬畏的心,這樣才能成就神在我們生命中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