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詩篇84章1-12節

主日:2024年8月25日

 

 

前言

  在每個世代都有它的時代性與特點,就如當前的世代來說,正是一個高科技文明與多信仰混雜的世代,後現代多元綜合與去權威、去中心化之下,要在基督信仰裡保持單純信仰,的確不容易,或者說單純的信心與依靠主,在現代社會裡是需要更多自我的堅持。

  教會禮拜的詩歌與程序、事工推動的方法,整體的同工組織與架構,以及許多忙碌又公益的聚會活動,用世界與社會功利掛帥的眼光來看,實在浪費時間與金錢,這些聚會只是消磨時間吸引人注意而已。若不是聖靈的引導及扶持,難以滿足人心靈的渴慕與缺乏。

  我們從年輕到年老的信仰歷程裡,從對基督信仰的陌生到熟悉,卻也在禮拜生活逐漸乏味的空洞、聚會服事同工彼此的敷衍推託、屬靈生活的膚淺,及課業、工作與家庭忙碌壓力的掠奪時間後,身心疲憊之下,「扣東扣西」僅剩下少許時間和微薄金錢,可以服事主的教會。教會群體不免俗地模仿這世界,期盼促進各樣事工的特色及推展,我們用盡了聰明才智在努力,依靠著自己,卻也證明在這多變時代洪流下的我們,對於神的認識與信靠仍是不夠完全,在心靈中也缺乏了神同在的真平安。在這樣的困境之中,該如何回到正道與正路呢?

   

一、神的居所極其可愛-愛慕之歌

  「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內心,我的肉體向永生上帝歡呼。萬軍之耶和華-我的王,我的上帝啊,在你祭壇那裏,麻雀為自己找到了家,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如此住在你殿中的有福了!他們不斷地讚美你。」(詩84:1-4)

  研讀詩篇84篇的經文,讓我們從教會群體對於崇拜儀式和流程的看重,回到應當真正看重的事,就是敬虔朝拜上帝。當我們心靈感到乾渴時,若從世界來找,即便是五花八門的瓊漿玉液,卻只是一時飲鴆止渴,短暫卻不能真正滿足,甚至被深深毒害,並且信仰的生命卻也就漸漸流於膚淺無味,若沒有徹底悔改,並迴轉歸向生命的主,確實會乾渴到極其匱乏。這是一首渴慕上帝的詩歌,充滿強烈對主渴慕及愛的表達。詩人是可拉後裔,從先祖得罪上帝的謬誤中找回到神的愛,把自己對於上帝的渴求,深刻地透過詩歌傳達出來。然而,詩人不是單單停留在心中渴想神這個層次而已,因著對於上帝的渴慕,他們有了實際朝聖的行動。

  詩人發現,上帝的居所這殿宇好美,並且何等可愛(參詩84:1-2),不是因為聖殿建築上的榮美,而是因為渴慕萬軍之耶和華上帝,祂神聖的同在。人內心最深的渴慕,不會因為遠方某個非人的神祇勢力或偶像而得到滿足,只有永活的上帝可以滿足這深切的渴慕,並且祂是以人的位格,超越時空的方式與人相遇。

  我們會在許多舊厝或牆垣上,發現有燕子在前廊頂樑柱上築巢。為何燕子或雀鳥喜歡在那裡築巢?經過觀察,原來那是一個遮風避雨,隱密、安穩又不會被打攪的安全環境。這段經文形容神的居所有多麼美好,生動地用燕雀選擇在祭壇旁安家及菢雛,表達上帝的聖殿是最安穩的地方,如同住家一樣,是可以讓人安穩睡覺、重新恢復體力與精神,是有包容、安慰與隱藏的地方。我們本來如同踏在乾旱死寂、毫無盼望的流淚山谷,卻轉變成秋雨滋潤、充滿生機的泉源之地,只因神在殿中不但看顧、保護我們,更願意毫無保留地施恩給我們。

  倘若你我不要再像鳥兒那樣飛來飛去,東奔西忙居無定所,就要學習過親近上帝的生活(參詩84:3),在祂的裡面找到平安的居所,安居在聖殿裡,委身在永生神的家。如果我們現在行在乾旱之地,是否嚮往進入並常住在聖殿中?這聖殿不僅是一個建築物,而是上帝的同在,有祂的同在,我們就是神所居住的殿。當我們安靜等候祂,並進入祂的同在,就經歷到重新得力的真正平安。

  渴望親近上帝的人不會一蹴可幾,任何渴慕上帝的人,都必須要踏上一段真實的旅程(參詩84:1-5),我們會在其中力上加力(參詩84:7)。誠如使徒保羅所言,當我們在上帝的話語中遇見主,藉著信心越來越看清楚祂的作為,我們就會恩上加恩,榮上加榮。(參林後3:18)有時我們渴望遇見神,有時候就興趣缺缺,但詩人渴望離開忙碌的世界,來到聖殿中會見神。進入教會可以幫助我們撇開生活的忙碌,安靜地默想和禱告。基督徒在禮拜唱詩、教訓、講道和團契聚會生活中,去經驗到上帝的榮美。

二、屬靈的朝聖之旅-靠神得力的人有福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上帝。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啊,求你聽我的禱告!雅各的上帝啊,求你留心聽!」(詩84:5-8)

  如果我們與主的關係是「若即若離」,親近主也將是「時盛時衰」地起伏不定。倘若你決心要過一生親近主的生活,就必須在主的祭壇旁建立屬於主的家。求主向我們顯明,這麼做所要承擔的事,並賜我們足夠的愛和恩典可以完成。當你渴慕聖殿並謙卑在主面前,必蒙主恩福!

  要上耶路撒冷的這條錫安大道其實是費力的,因為要攀登山路,往高處行。但神卻賜給這些渴慕祂的人有恩典。患難及困境雖叫人哀嘆和流淚,當我們經歷過流淚谷,神會「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如同保羅所言:「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羅5:3-5)無論任何景況,神的愛都圍繞著我們,即使不是照著我們的時間和心意,祂對我們還是拯救到底。一路朝聖上行之人,不是愈走愈累,而是「力上加力」,愈走愈有力氣。「他們行走」表達了親近神的道路要結伴同行,大家同蒙「秋雨之福」。在今日現況下,親近神不是指一定要上耶路撒冷去,而是願意付代價,有實際的行動,每日藉著讀經禱告來親近神,求神在禱告中,加添我們每一位朝聖者的心力,必能在屬靈的高處看見祂的榮光。

  我們得以認識神的慈愛,又重新定位我們活在世上的意義。「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詩84:5)在生活中走過這段荒涼的旅程,才能在神的面前茁壯成長,經驗豐盛的前途。旅程上的逆境,再次成為經歷神之信實的機會,並讓基督徒清楚目標是奔向主而不是遠離主。「流淚谷變成喜樂泉」跟隨祂的腳蹤而行,就必能安抵目的地,一切的驚懼便隨風消逝。義人必因信得生,靠主有力量,心中想念神的,這人是有福的!

 

三、那更美好的一日-神為盾牌

  「上帝啊,你是我們的盾牌;求你垂顧觀看你受膏者的面!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上帝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因為耶和華—上帝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萬軍之耶和華啊,倚靠你的人便為有福!」(詩84:9-12)

    渴慕親近上帝,一日勝似經歷其他事情千日。真正地認識上帝,即使處於人生最低處,或我們僅是在上帝的聖殿中看門,都遠遠勝過於住在豪宅中卻沒有上帝(參詩84:10),這不是詩人誇大之詞,因為「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倚靠祂的人」(參詩84:10-11),都在祂的保護與旨意中。

  對於上帝永世的恩典,在新約聖經的書信中,耶穌的跟隨者有許多的見證與記載,顯明了有關此事所無法想像的範圍,如果祂連自己的兒子,都不吝惜賜給我們了,「他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羅8:32),祂這麼做是為了所膏抹的那位彌賽亞救世主,透過祂的拯救旨意顯明這極大的福分,賜下了恩惠和榮耀。對基督徒來說,這一位就是救主耶穌基督。在耶穌基督裡,我們都蒙主恩福!

 

四、從信靠到有福

  我們依靠上帝之人有永恆的福分。這個永福的寶藏,使其他所有事物看來都像是美麗卻無價值的,如同包了華麗精美包裝紙的空紙箱。求主幫助我們能清楚看見,讓我們的心傾於渴慕祂,否則我們無法在這一趟屬靈朝聖之旅中,持續恆久地進入祂美好的同在裡。

  每一日都在祂的保護與旨意之中,而這位豐盛賞賜的上帝,已將最好的都給我們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你所希望與理解的好東西。主所賞賜永恆的福分,使我們能進入那佳美之處。我們要走神的道路,且必須要走這正直的道路上。我們順服神,從信靠一路到有福,彼此祝福專心敬畏神的人,都能經驗上帝的豐盛與美善。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從信靠到有福是一段歷程,每位奔跑天路的基督徒,從年輕到年老的歲月,一生擇善固執。我們也確信依靠上帝的人有福了,每一段的旅程,都是探索發現上帝奇妙作為的經歷,行走能力上加力,見證了一路上主的同在與恩典。祝福謙卑敬畏上帝的兄姊,都能在每日蒙主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