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雅各書3章1-12節

主日:2024年9月22日

 

 

前言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雅各書作者雅各,是一位信仰的行動實踐者,不淪於紙上談兵的論談,而講求信心的實際行動。在勸勉富足者應該要關顧貧苦者,以具體幫助來表明真信心之後,雅各又回到第1章19-21節關於「快快聽、慢慢說、慢慢地動怒」言語的主題。雅各在第3章展開這個「說話」議題的論述,並要收信者留意,我們的言語如何影響到每日生活。說話是門藝術,牽涉到說者的用意與聽者的領受,這是人與人的對話之間,一種真誠的互動,有時說者「忠言逆耳」卻是有益,有時說者「口蜜腹劍」卻是有害。但雅各所重視的是「言語的純淨」,特別是在於初代教會信仰團體中,倘若經常有爭吵,且是為人師表的教師,在施教時言語失當及「唇槍舌戰」的彼此攻擊,雅各指出這不是從神而來的,而是從惡者來的。

一、關於言語與教導

  從雅各論述的脈絡中,許多人急切想要成爲教師,「好為人師」卻又不負責任教導的狀況,表達出他深刻的憂心。在猶太的文化中,教師或是導師是極受尊重的職業,巴勒斯坦地區的教師、教法師、拉比通常也被視爲地方的領袖,這地位所附帶的權力及影響力,也遠比今日的老師大得多,因此很多猶太人接受了基督信仰後,都想成為教師。當時一位教師,應該更近乎我們今日神學院教師或大學教授,倍受敬重。有鑒於許多人不論自己是否夠資格,遑論使命感,都一味爭取這個職位,於是雅各說:「不要多人做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雅3:1)究竟教師有何影響力,雅各看得如此重?他警告這些教師,雖然有教導的心志是好事,但由於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到別人的屬靈生命,因此責任也十分重大。我們是否在教會群體中,身為表率擔任教導或領導的職位?你如何影響所帶領的人呢?

  雖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雅各對此事如此擔憂,是當時為數不少的教師沒有做出正確的教導?或是這些教師空有豐富的學問,卻在言語上不夠成熟、態度虛偽或是言語輕浮?不管如何,這些混亂及矛盾的情況,都會對上帝國度的成長造成傷害,不得不謹慎面對。

  如同使徒保羅勸勉提摩太:「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導,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做,既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前4:16)攸關基督信仰教義與靈命成長的情況,例如研經教導或是講道時,不可掉以輕心,要認真看待。雅各又補述:「然而,沒有人是完美的;若有人在話語上總是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雅3:2) 雅各表達要在言語上沒有過失,是近乎完美的人,確實不容易,但卻是基督徒必須努力去達成的。基督徒當說合宜的話,我們可以先捫心自問,想說的話是出於真心?是必須要表達?是出於善意的嗎?

二、口舌的三個例子

  雅各舉出三個實例,來闡述他對言語的擔憂。在書信中的「舌頭」,被用來描述我們對他人說話的方式(參雅3:5)。首先第一個例子:雅各把我們的舌頭,比喻作放在馬嘴裡的嚼環,可以駕馭馬的全身(參雅3:3)。再來第二個例子:他把舌頭又比喻作大船內的船舵(參雅3:4)。雅各使用這兩個例子的用意,是要讓我們知道一個小東西,足以操控一個更大的物體。換言之,從我們口裡脫口而出的字眼,也可能讓我們偏離生命正軌。當我們隨意說話,並且傷害了他人,這樣的謊言或惡語,就把我們的生命導向犯罪的烈焰中。

  最後在第三個例子:雅各把我們的舌頭,比喻成星星之火,卻可以燎原(參雅3:5)。舌頭可造成的傷害如烈火焚城,舌頭的惡毒是從地獄而來的,不被制伏的舌頭如微小零星之火,破壞力卻極大!

  這讓我們說大話、咆哮詆毀他人的因素,都源自於人的罪性。倘若我們口出惡言,它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亦像地獄的火一樣,能燒毀及污穢全身。舌尖上的火焰,不但能吞噬掉我們,甚至會摧毀我們生命的路徑(參雅3:6)。黑暗勢力的惡者,也常利用人的口舌來離間人心,並且人彼此仇視,難以遏止。因一時怒氣衝口而出的一句話,可以拆毀經年累月建立的感情,造成嚴重後果,雖然事後認錯道歉,這道傷痕依舊存在。

三、口舌言語的警告

  一句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決定,影響甚鉅。倘若人若能勒住舌頭,他就能勒住全身,「懸崖勒馬」就減少錯失,可以成為完全的人。雅各舉例解釋說:「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已經被人制伏了。」(參雅3:7)上帝所創造的萬物,今日很多已被人類馴服,雅各藉此提醒我們,人類擁有這個世界的普遍治理權。最大的動物如鯨豚、大象等,以及兇猛的猛獸如獅子、老虎等生物,人類都可以馴服,制伏生物並訓練牠們。偉大的勇士能馴服危險的猛獸,然而就算是最偉大的英雄,也不能馴服他口裡的小舌頭。所謂「信口開河」、「口無遮攔」,就是表達人言語的失控。身爲基督徒,絕不可低估了言語的破壞力,它們的殺傷力很容易讓人輕忽,因爲它外表看似微不足道,然而卻能造成許多問題。「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不當的話語不僅會傷害別人,也會毒害並摧毀我們自己,甚至影響整個社稷國家。

  雅各形容人的舌頭「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雅3:8)舌頭的「不止息」在於人們的話語,常常缺乏深思熟慮或邏輯,漫不經心或是心術不正,沒有定見與堅定的信仰。它往往不受掌控,有時也難以被馴服。如果我們掉以輕心,口舌言語就會成為充滿毒氣,有著腐蝕人心的破壞力,毀滅我們個人與群體的媒介。現代資訊媒體發達的處境下,言語的暴力對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傷痛與撕裂,在今日遠比雅各時代的情况,更加慘不忍賭。

  我們的言語和生命習習有關。凡是從我們的口中流露出來的,就是我們裡面所有的。人的裡面生命美好,良善的生命不應「一肚子壞水」。我們裏面若真有神的生命,一定不會生出惡毒的話語來。一個在上帝國中,常親近頌讚神的人,必定不會隨口講出咒詛別人的話來。你有沒有嘗試努力去勒住舌頭?求主使我們面對挑戰時,也同樣真誠面對自己。

  身為基督徒,我們蒙召是要謹守真正的信心與行動。即便在今生不能完全制伏自己的舌頭,但是可以嘗試減少說話所造成的傷害,而殷勤地滅火,總比到處「搧風點火」的好!單靠自己的能力,實難撲滅舌頭點燃的火,我們需要聖靈臨在謙卑的力量,去省察和控制自己的言語唇舌。每當我們受到冒犯時,聖靈會提醒我們謹記上帝的愛,我們就不會用仇恨的態度來回應;當受到批評,遭受猛烈抨擊時,聖靈會醫治我們的傷害,膏抹潔淨我們的口,我們就不會反唇相譏了。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基督,其中重要又最顯而易見的行動,就是制伏我們的舌頭,言語流淌基督生命的芬芳與智慧,以此來表明我們對上帝的順服。

四、言行合一與智慧

  雅各提醒每位基督徒,不可以心懷二意、一口兩舌,這是合乎情理及信仰的態度。「我們用舌頭頌讚我們的主-我們的天父,又用舌頭詛咒照著上帝形像被造的人。」(雅3:9)當美善和乖謬的話語都出自我們的口時,我們就成了偽善的雙面人,這是不應當的(參箴10:32)!在上帝及眾人面前要心口一致,這也比我們想像中要困難得多了。頌讚主上帝,大概是一個人的言語上所能做最崇高的事,用口敬拜這位榮耀的宇宙創造者;咒詛別人,則可說言語上所能做最卑劣的事,用口咒詛人,就相當於是咒詛上帝的美好創造。

  善意和惡意的言語,在基督徒的生活裡不能「兼容並蓄」。雅各舉例問我們:「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雅3:11)他又問:「無花果樹能生橄欖嗎?葡萄樹能結無花果嗎?」(雅3:12)我們的話說得合宜適切,如「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箴25:11)討神的喜悅,也令人歡欣;但有時也會言語粗鄙,甚至出口傷人。這種言語不一致的情況,的確是人性的真實寫照。我們有上帝的形像來受造,同時又因犯罪而墮落。在上帝救恩的大能裡,聖靈潔淨並賜給我們自制的能力,並引導我們說出神所喜悅的話來。雅各強調泉源可以流出甜水或苦水,但不會同時流出苦甜兩種。基督徒應該時常有恩言,彼此扶持與祝福。

  如果我們是基督徒,我們的言語口舌,就不該說頌讚又說咒詛的話。我們的舌頭所結出的果子,應該要反映我們内心的扎根之處,這也呼應了主耶穌的教導(參馬太7:16-18),我們必須謹慎選擇良善的根本及結果。

結語

  弟兄姊妹們,每日的溝通與交談之中,你如何想又如何說?宗教在意人們的行為,「說好話、做好事」是通例,但基督信仰強調上帝已經成就的事,換言之,不是你能為上帝做什麼,而是祂在加略山上的十字架為你做了什麼。在基督信仰所受的教導,會幫助你怎樣想又如何說?脫口而出的是酸澀或是甘甜的生命力量,你的口氣如何?或許我們仍會有失言及誤會的狀況,畢竟「說好話」或「敖講話」(台語)能言善道的人,也不一定把耶穌的話當真。我們不需過度焦慮不安,但就如〈衛斯敏斯德要理問答〉(Westminster Catechism)的首條原則:「人最高的目標就是榮耀上帝,並且永遠因神而喜樂。」因著榮耀主的緣故,放下過去言語的傷痛,接受我們的有限與軟弱,好好真誠面對生命中的大小事,相信聖靈會引導弟兄姊妹當說的話,不但使人領受恩言,也能榮耀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