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希伯來書2章5-12節

主日:2024年10月6日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上帝子民的群體,總是朝向神聖與更美的家鄉前進,一同邁向永恆可安息的天上聖城。這是一條朝聖之路,亦是救贖的路。這是一條洗滌靈魂之路,亦是愛與受苦的路,沿路充滿著艱難與挑戰,卻滿有主的榮耀與恩典。上帝藉著聖子耶穌向這世界來講話,並且耶穌為上帝之兒子,位居天使之上。希伯來書作者在第一章的論述,非常有節奏地列舉耶穌與天使之間的對比,如天使是上帝的差役,耶穌卻是上帝的兒子;天使是短暫的幫助者,但兒子是永恆的救贖主;天使是受派遣的僕役,耶穌卻榮耀地坐在上帝的右邊,並且天使都要尊崇敬拜祂。對於沉醉在「天使崇拜」的信徒而言,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並要歸回敬拜榮耀的基督。

  作者在第二章試著透過時間的遞嬗,來顯明這偉大的拯救主的臨到。那將來的世界不是交給天使,而是將交給人子耶穌來管轄。眾天使從天而降,受上帝差遣來執行祂的旨意,耶穌卻是受天父的差遣,裂天而降,從最高的榮耀之處,下降到被造的世界,甚至在十字架的最深之處。「道成肉身」神成為了人,是聖誕的意義,基督耶穌祂是神的兒子,祂是那拯救生命的先鋒,也是永恆的天地之主。

  耶穌基督從神成為了完全的人子,祂為何替我們嚐了死味?作者說祂為要把我們帶進神的家,並且「要領許多兒子進榮耀裡去。」(參來2:10)主透過恩典接納我們,因祂為我們嚐了死味。祂受了這死的極大苦痛,神的兒子不只看起來像人,祂真的成了血肉之軀的人。祂帶來生命的救贖信息,祂本身就是那生命的真道和話語。

 

一、主耶穌道成肉身

  重視上帝藉著兒子所帶來的信息和話語,是每位基督徒應有的信仰態度與信念。主耶穌從至高處降下,這位上帝的兒子,在地位上超越天使,祂是萬有的承受者,是上帝榮耀所發出的光輝,卻暫時比天使還微小一些,甚至走上人類歷史中失敗與死亡的悲劇之路?如果耶穌基督真的是上帝之子,那麼為何門徒及我們,看見祂軟弱地屈服在羞愧的十字架上?這矛盾陳述裡,到底希伯來書的作者要述說什麼?作者引述舊約的詩篇第八篇,來討論耶穌並回應這樣的境遇,證明人子耶穌是那真正統管萬有者。

  詩篇第八篇的原始背景是指一般的人類。「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你使他暫時比天使微小,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來2:6-8)讚嘆這位榮耀充滿全地的至高上帝,竟然以如此大的尊貴與重視,來看待有限的受造人類。作者論述說上帝使人「統管萬有」既然使萬物都服祂,就沒有剩下一樣不服祂的了。「只是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也就是沒有看見人統管萬有;惟獨看見那成為暫時比天使微小的耶穌,為萬人受了死的痛苦,得到了榮耀且尊貴的冠冕,好使他因著上帝的恩,為人人經歷了死亡。」(參來2:8-9)作者引用了詩篇第八篇的詩句,認為其中所論及的並非全體人類,而是一位特定的人,就是耶穌。在時間中的短暫時刻裡,永恆且居高位的聖子耶穌充滿恩典與真理,受父差遣進入人類苦難與軟弱的深處,為了救贖成為人的樣式,以恩典介入我們的生命當中,卻顯出上帝的榮耀。

  耶穌基督是拯救的元帥先鋒,聽見了我們的呼求,進入了這個世界,介入我們的生命,並投入救贖的服事中。祂是榮耀的君王,卻甘願道成肉身降世,稱祂所拯救的人為弟兄姊妹也不以為恥。祂不以為恥,也不怕這樣做。(參來2:11)

  對任何事物投入或介入,都是要付上代價的。在紐約救贖主長老教會的提摩太.凱勒牧師(Tim Keller),就曾分享過一個紐約歷史上著名的社會事件。他說在1964年的美國紐約皇后區,有個叫做凱蒂珍奈維的28歲年輕女性,有一天晚間回到她的公寓大樓門口時,短短幾分鐘內被砍殺身亡。她當時有驚聲尖叫,很多人都聽見了,後來統計確認有37人。這個事件變得眾所皆知並刊登在報紙上,是因為不但沒人下樓幫助她,甚至沒人打電話向警方報案。事後有個聽見她尖叫的鄰居,對記者說了一句話,她說:「我不想介入」。為什麼這些人不想介入或扯上關係?為何他們不下樓幫忙,甚至不肯打電話報案?因為這樣才能「明哲保身」。提摩太.凱勒牧師說,其實在當時紐約大都會的在地「紐約客」都知道,若打電話報案或做目擊證人,都可能遭到歹徒報復。介入協助或者關心此事,有可能會受傷,因此即便聽見呼救的高達37人之多,但為了要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沒有一人願意伸出援手。對比現在台灣各地許多民眾熱心協助警方辦案,或有異狀就立刻報警處理的社會氛圍,紐約這個社會事件所突顯出的議題,確實值得省思。

 

二、投入其中並付上代價

  舊約聖經告訴我們,上帝聽見人們的嘆息,祂聽見受壓者的呼求,為依靠祂的百姓施行奇事。天父上帝差遣聖子耶穌降臨來幫我們,不同於冷漠旁觀或明哲保身的人,不敢面對風險來伸張正義,耶穌降世來到我們當中,不怕威脅與受傷,本質就是付上生命作代價,使我們能得到新的生命。不願置身事外,就要付上代價。許多時候我們面對教會的諸多服事,或是工作上新領域的開拓,總是會猶豫不決甚至停滯不前,「還沒預備好」是一個理由,但更多不願投入其中的因素,是因為怕自己會受傷或做不好,甚至要額外負擔及付出,不想要那麼認真看待。投入其中就有責任,需要更多的委身,也表示要擔負受傷的可能。

  我們親眼所見的事,與只能「憑藉信心」所看見的事之區別,端看基督的救恩,在我們生命裡所產生的重大意義。如同詩篇第八篇裡「叫萬物都服在祂的腳下」,主日禮拜中大家「心領神會」主耶穌的權柄能力及施恩後,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禮拜日。到了鬱悶又忙碌禮拜一早上,你就發現事情並非如此,並且我們憑藉的信心有些軟弱。

  希伯來書的作者停頓一下,看樣子我們的世界,並沒有看到一切都臣服於祂腳下。(參來2:8)環顧這個世界,似乎很難看出是由上帝之子在掌權,從這兩天受山陀兒颱風災害,台灣南部、東部及北海岸淹水災損的苦情;中東軍武衝突的戰爭威脅,區域發射導彈威脅列國平衡;許多地區社會結構的撕裂,還有個人群體的焦慮破碎,受造界似乎被悲劇性的邪惡所支配與籠罩。

  作者引導我們,確實去看見關於耶穌救贖的真實,以及聽見耶穌恩典的顯明,在每一個傷痛難過之處,耶穌投入其中,與受苦傷心的人在一起,雖然這讓祂付出重大代價,受極大苦痛。我們為了信仰的緣故,也必須要勇敢地投入其中,與基督同受苦痛,願意為基督的教會勇敢去服事、去奉獻、去關懷,去成就基督在你身上的使命。當要負主耶穌祂的軛,學習祂的樣式,才是有基督生命的基督徒。

 

三、主耶穌經歷苦難到完全

  主耶穌的受苦和死亡是有著救贖的目的。希伯來書將這位榮耀上帝之子,形容是受苦的元帥也是拯救的先鋒,是賜給人自由的解放者。這段經文中所說的苦難奧義,表達了經歷苦難讓基督完全感同身受地,和人類的情況連結在一起,並且以血肉之軀毀滅了死亡的權勢,釋放那些怕死被奴役之人。耶穌經歷了苦難到完全,對我們是合宜適當的,而祂凡事與祂的弟兄相同,使我們曉得主所擔當的原因。祂在各方面都跟人一樣,並要在上帝面前,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獻上挽回祭。耶穌經歷了苦難,所以我們也能跟隨主耶穌,一同經歷生命的苦痛與挑戰,享受祂給的榮耀,並且祂帶領我們如同一家人,使每位在基督家中的弟兄姊妹,都能傳揚頌讚上帝的尊名。

  許多家庭探訪與關懷事工,我們是在外面的人,其實安慰也很有限。就像有一部探討醫病關係的電影,影片中敘述一位陪伴過上萬個病人,並且醫術精湛的名醫,直到自己罹癌之後,自己要排隊掛號看診,歷經治療期間的絕望陰霾、跟著病患一起痛哭流涕,竟然醫生成為了自身過去閱讀研究的個案。這數十年的行醫經驗,直到他自己上了手術台,成了病患,才了解真實的醫病關係與病人心理,並且更能設身處地的當個好醫生。這段經文的教導告訴了每位基督徒,你不管躺在什麼手術台,動過怎樣的手術,受過怎樣的苦難,主不但感同身受,也曾經歷過,祂在各方面都像我們一樣。我們所經歷過的黑暗,祂都經歷過,並且是更深沉的黑暗。你曾被嘲笑陷害過嗎?你被凌遲羞辱過嗎?感到孤單寂寞,甚至曾經面對死亡的威脅嗎?這些愛我們的主祂都經歷過。耶穌在十字架上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甚至祂也嚐過被上帝離棄的滋味,那份被撕心裂肺的慘痛。「憐憫敬畏祂的人,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103:13-14)因著耶穌是拯救你生命的先鋒,所以你可以完全信靠祂,跟隨祂。

 

四、勇敢面對的力量是愛

  主耶穌是拯救生命的先鋒,祂經歷考驗、受折磨的痛苦,幫助受試探考驗的人,而那份生命的勇氣來自於愛。「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12:2)主耶穌可以讓你變得勇敢,能夠面對各樣的困難。面對拯救與十字架的悲苦路,耶穌基督沒有退縮,即便身心很痛苦,但祂卻沒有回頭地勇往直前。祂如英雄般在十字架的劇痛中斷氣,耶穌為什麼這麼勇敢?聖經說,「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擺在前面的,就是我們世人;你和我能蒙救贖,成為耶穌基督臨在的喜樂,是因為上帝祂愛世人,耶穌祂愛你和我。這份勇敢面對苦難與羞辱的力量,就是從神來的愛。

  當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時,兩軍相爭派出代表,巨人歌利亞走出來說,選一個英雄出來,選一個能戰鬥的人出來,我們不必死幾千個人。選全軍之冠出來迎戰,他會為你們每個人冒性命的危險,冠軍他若贏了,全軍就贏了;若輸了,就全軍覆沒。我們知道冠軍去戰鬥,你就不用戰鬥,他會為你奮戰到底。大衛和歌利亞之戰(參撒上17:1-54)的少年人大衛,不是憑著年少方剛的血氣或武器,來對抗巨人歌利亞。他說歌利亞依靠的是體魄與刀劍,但大衛自己所依靠的是萬軍之耶和華上帝,不是大衛靠自己能擊敗心中的歌利亞,而是依靠上帝所賜的勇氣與智慧來擊敗他。大衛仰望上帝所賜的力量,代替以色列軍征戰,如同我們也要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替人爭戰,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耶穌遵行上帝的旨意,承擔了我們當受的刑罰,祂對抗我們要面對的巨人,就是罪惡和死亡,最後犧牲了性命,為勝戰而死,但祂也打敗了我們的仇敵,以祂復活的大能,叫我們可以得著永恆的新生命。

  我們小時候都有玩過「老鷹抓小雞」的遊戲,老鷹兇猛無比,而小雞毫無能力,夾在兩者之間的就是母雞,即便母雞難敵猛鷹,但母雞仍要勇敢保護小雞,免得被老鷹抓走。我想不是因為母雞自不量力,以為可以力抗兇猛的老鷹,在那存亡危急之際,母雞想的不是能力或自己,而是小雞,母雞牠愛著小雞,即便犧牲自己,都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因著愛,耶穌基督成為拯救我們生命的先鋒,這份犧牲的愛,勝過死亡的兇惡與權勢,帶給我們生命的榮耀與盼望。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耶穌基督從卑微降生到十字架上的犧牲,都在述說這份拯救生命的愛與犧牲,也是每位相信這份救恩的基督徒,面對生命的勇氣來源。看見主耶穌的愛,經驗基督的拯救,也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因著愛我們的主,透過祂的話語告訴我們,我們都是祂所保護眷顧的兒女,在耶穌基督裡,教會弟兄姊妹都能領受這拯救生命的盼望與力量,勇敢面對苦難與困境,不論前路如何,靠著愛我們的主都能得勝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