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7主日講章--潔淨人心的基督(張主藤)
- 主日講章
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希伯來書9章11-14節
主日:2024年11月17日
前言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希伯來書作者是位智慧的文化傳道者,在舊約的歷史洪流與希伯來文化中,他熟悉整個律法制度及敬拜禮儀,細數著每個歷程中的信心人物,以及上帝拯救的記號。他以如同紀錄片運鏡的視角與信息預告,帶領我們參觀了會幕中例行的一天,看見了典型的敬拜生活。這些忙碌的祭司們,進進出出內層的帳幕,在聖所裡帶領慣常的敬拜儀式,為金燈臺添油、換上了新陳設餅,以及殷勤地獻上每天的祭。(參來9:6)在神與人之間,也在獻祭與赦免的禮儀中,傳道者宏觀地陳述這跨越新舊約的救恩故事,顯明這位救贖主耶穌基督的超越性。
在希伯來書第八章的信息,描寫了基督更卓越的職事,祂的大祭司事奉是在天上的真聖所,超越地上會幕所履行的一切;耶穌基督也是更美之新約的中保,兩方面都涉及新舊制度的比較。(參來8:1-13)為了更詳細地闡釋基督的大祭司工作,作者在第九章前段的經文,描述了會幕時期的隔間、內部陳設以及在贖罪日的程序,從而指出地上事奉職事的不足(參來9:10),提點出猶太人一直持守舊約中各樣飲食和潔淨的禮儀,直至基督帶來屬天的美好樣式與全備更新。
一、舊的約與新的約
上帝曉諭摩西設立了會幕,亦稱為聖幕(參出36),而只有大祭司被允許在每年一次的贖罪日,進到會幕最內部的至聖所,為全體百姓來贖罪。神聖的至聖所內放置著包金的約櫃,櫃內放著刻了十誡的石版、存放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手杖。約櫃頂部放有基路伯「施恩座」,在贖罪日當天,大祭司會將祭牲的血灑在神聖的施恩座前(參利16、來9:6-8)。
對以色列人而言,至聖所是地上最聖潔之處,只有大祭司才能進去,其他祭司和普通百姓均不得進入。他們只有藉大祭司才能朝見上帝,而大祭司獻上了祭牲,以動物的血先為自己贖罪,再為百姓來贖罪。(參來10:19)「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這帳幕就是希伯來書第八章所說的真帳幕,更多是指向基督復活的救贖聖功。那更大的會幕所指的正是基督復活的身體,透過祂的受死(寶血)與復活(帳幕),基督進入上帝的榮耀裡,使凡相信祂的人,也能領受這份榮耀的恩典。
律法條例及禮儀,是舊約中關於敬畏上帝的規矩及吩咐,而舊祭司的敬拜與獻祭行動,是為因應人們的期望,透過悔改認罪來尋求上帝的慈愛與赦免。耶穌基督所立的新約,是約的實踐與更美好的事,但作者提到一個問題,就是「贖罪必要有人替死,替死必要流血」,既然基督作為大祭司,他要獻上何物為祭呢?耶穌基督以自己為犧牲的神聖羔羊,顯明了這拯救之道,也就是基督流血獻祭,受難贖罪的羊羔與十字架的犧牲記號,有更完美的功效。一次獻上,永遠得救。
二、贖罪日與至聖所
我們看見在特別的日子,也就是一年一度的贖罪日中的會幕(參利16)。在這年度的特別日子裡,大祭司獨自越過外層的帳幕,進入第二層的內帳,進到了至聖所來敬拜,總是要帶著「血」,亦即動物的犧牲,為自己的罪與百姓的罪來獻上。(參來9:7)
希伯來書的傳道者為什麼要提起這個?他宣稱自己從聖靈聽見並領受了這事,而是「現今的一個表樣」(參來9:8-9)。舊約帳幕所預表的基督,也就是神所要支搭在人間的帳幕,已經道成肉身,來住在人間(參約1:14;太1:23),並且祂已經從死裡復活,作為我們新約的大祭司,供職於天上的真聖幕了。聖靈指明了這個內與外帳幕的安排,使傳道者透過信息的教導,企圖使新約的神學與牧養,落實在每一位基督徒的生命經歷中。獻禮物和祭品,不能使敬拜的人內在生命得以完全。傳道者知道自己的會眾,就像其他初代教會群體一樣,時常感覺到基督徒信仰所帶來的勞苦與負擔,卻將其中的喜樂和平安關在門外。傳道者的會眾中需要且想要的,如同舊約百姓的期盼,就是經歷與永活上帝的會遇。
他們想要進入最神聖的至聖所,想要領受上帝的慈愛與赦免,但在這些層層堆疊的宗教儀式裡,過程中卻成了阻礙。倘若他們能滿足於舊會幕時期的帳幕,這樣舊系統的模式能繼續制約意念與敬拜的實務經驗,猶如第一個約依舊有效的生活著,那麼當然會繼續擺設金燈臺、陳設餅及獻每天的祭祀等。即便投入心力來滿足宗教禮儀所有的要求,但內心卻得不到真實的潔淨和平安,似乎也永遠無法抵達嚮往的地方。在這一年一次的神聖贖罪日中,當上帝在裡面的至聖所時,他們卻置身於帳幕外頭,如同我們錯過了對神敬拜與欣喜的主日禮拜,轉瞬間卻進入一個死氣沉沉又意見分歧的委員會議當中,內心祈求神的憐憫。
三、基督比舊約的祭物更美好
耶穌基督是「將來美事」的大祭司,帶領人進入更全備的真帳幕,祂復活的身體就是那神聖的聖幕,祂犧牲的血,就是獻上他自己永遠贖罪的祭(參來9:11-12)。不是如同利未的大祭司,獻上並靠著牛羊之血為自己及百姓贖罪,耶穌基督一次獻上自己,就成全了永遠贖罪的事。一次獻上,使人永遠得救。能潔淨人心的,不是規條和宗教禮儀,也不是禮拜與服事,而是耶穌基督的死。我們不再受死亡及罪惡的挾制,可以從掙扎中被主拯救出來,為事奉基督而活。祂的寶血,洗淨了我們的罪污,醫治你的良心,並叫人身體潔淨、生命得救,並使人得以成聖。基督不是永遠在天上不斷為我們贖罪,乃是一次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犧牲贖罪,就永遠作我們在天上的大祭司,祂那一次贖罪的功效,永遠長存。
許多人經常被宗教信仰的規矩和傳統程序,取代了真實的信仰投入和經驗主的愛。大家非常忙碌於各項慈惠事工、兒少青年栽培事工、宣教福音行動,以及系列式的研經和小組禱告等,持守了許多教會體制和管理的諸多條例。簡言之,就是認真努力於成為敬虔的事物上。這些事物大部分都很好的且很有助益,但卻不能取代,也不是我們所追尋之事的核心,就是親近慈愛與赦免的上帝。
世上有很多的事物能吸引人的焦點,但是人最需要、最渴望的就是上帝本身。忙碌於每日工作、教會事工及活動,理解也儲存了許多世界和聖經的資訊,卻缺乏了神聖會遇的信仰,就像是把自己侷限在外帳幕的宗教。日復一日地完成每週的「例行公事」,不斷重複的事物,所衍生出的問題,就是基督信徒逐漸變得疲乏厭倦,得過且過後,漸漸失去積極的盼望,也誤解了禮拜與信仰的真正意涵。
那麼多的付出和努力,卻少有真實與活潑的敬拜;那麽多的掙扎與勞苦,卻少有安息日的平靜安穩。人們渴望的是超越的存在,也就是經歷上帝,這似乎是聖經所提供的,但不僅僅是明白經文的資訊和釋義,而是要通過經文來遇見上帝,並在真理的靈引導中,經歷祂聖潔的光照與臨在。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這位能獻上真正被接受的完美祭物,神聖永恆的大祭司-耶穌基督。祂是上帝之子,打破了我們與上帝的隔幕藩籬,邀請我們藉著祂的聖名來進入永恆的聖幕,進入與永活上帝的親密生命之中。基督福音的好消息,就是我們擁有這樣新的永恆大祭司,祂時刻與我們同在。
四、新約大祭司所獻的祭物
舊約的獻祭讓人從儀式上的不潔淨,得到臨時且短暫的果效;但耶穌的祭卻提供了長存的「永遠贖罪的事」。耶穌基督寶血之功效,超越牛羊的血所能相比,犧牲奉獻潔淨我們的罪和不義。這永恆救贖的祭物,是藉永遠的靈而獻上,並且是純潔無瑕地獻給上帝。不但能洗淨人的心,更能除去人的「死行」,並能使人事奉永生的上帝(參來9:12-14)。
舊的獻祭提供外在的潔淨,耶穌的獻祭卻潔淨人內在的「心」,除去忠心信徒想要靠自己與上帝和好,徒勞無功的「死行」,並且開啟了真實敬拜永活上帝的途徑。正如耶穌在雅各井邊,對著撒馬利亞婦人所說的話:「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約4:23)不是在基利心山的聖殿,也不是在耶路撒冷錫安敬拜上帝,而是真實相信耶穌是彌賽亞,是拯救的基督。傳道者告訴會眾,這是用心靈和誠實的敬拜,是所有人類渴望的敬拜,因著基督完全犧牲的祭而成為可能。傳道者他對舊約百姓最深邃的神學教導,在一群深信上帝應許的百姓中,即便還不明白這些應許如何被實現,他一步一步帶領他們進入新約的安息。
時節會遞嬗改變,教堂的設備及桌椅會老舊,而會眾時多時少,社區鄰里的街坊,經過都更後有了變化;教會宣教外展的步調,總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的霸道;牆上微光的紀念照片,以及一場場告別禮拜追思,都見證了世代的消逝,以及我們生命的短暫。希伯來書的作者如傳道者般大聲疾呼地宣告,教會群體無論在何時、何地及何處來聚集敬拜,都是跟隨著大祭司進入「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也就是進入永不敗壞的聖所。加入那不再有死亡的神聖團契,團契在耶穌基督復活的大能中,向著慈愛永存的天父上帝,唱著永不停止的讚美歌詩,從今時直到永遠。
五、延續兩約拯救與神聖關係
全知全能的上帝,祂差遣了獨生愛子帶來潔淨與拯救,就是彌賽亞救世主-耶穌基督。因此耶穌被稱為「新約的中保」,這新約是上帝宏大的拯救記號,也是祂永恆的慈愛。上帝祂多次多方地曉諭歷代先祖,不會任由人類處於疲弱枯竭,落入毫無盼望的狀態。祂在創造的慈愛與美善裡,在萬有與時間轉動中,在歷世歷代讓上帝的兒女能重新得力。
「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進入幔子後面的至聖所。為我們作先鋒的耶穌,既照着麥基洗德的體系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已經進入了。」(來6:19-20)兩約之間的拯救之恩,耶穌基督正是這恩典的生命之錨,藉著新舊長鏈,通過了天上聖殿的幔子,牽引直到到救贖的聖幕裡,是安全又可靠的盼望。耶穌基督是新約的永恆大祭司,雖然基督的救恩在舊約時代仍未出現,但當時的人也是靠基督的犧牲而得救的;他們獻上無瑕疵的祭牲,期待著彌賽亞基督的降臨。倘若再重拾這個舊約獻祭的制度,就毫無意義了,因為耶穌基督已經降臨,為了我們的罪受死,作了最後最完美的祭物,犧牲自己帶來生命的拯救。
希伯來書的傳道者娓娓道來,上帝的百姓曾奮力想要靠著敬拜與獻祭,期待來親近聖潔的上帝,卻始終無法達成與上帝的連結;因為上帝拯救的奧妙計畫,耶穌基督的受死,如今已成為被給予的恩賜,人們因著相信而領受生命的改變,經歷上帝的應許,與祂建立合宜的關係。
結論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以色列民曾把手以悔改的祭,伸向無法掌握的上帝,求討赦免,如今上帝已經回過手來,主動透過耶穌基督的拯救,施恩握住他們的手,也潔淨了我們的良心。他們雖然是應許的子女,卻在舊約之下勞苦,祈求賜下應許的上帝時刻保守他們。「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應許永遠的產業。」(來9:15)他們已經領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並且從「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中被救贖出來,這些舊約的百姓,他們其實也如同舊生命的我們。基督救贖與復活的事件,成全也完全了舊約的偉大應許,教會群體也成全了以色列百姓的呼求,在世代的罪惡與拯救議題中,使我們不但認知基督的神聖,也能以清潔與真誠的信心,走在這神聖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