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主日講章--豐盛的應許(張主藤)
- 主日講章
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詩篇132篇1-18節
主日:2024年11月24日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大家感恩節平安快樂!基督徒都知道要時時感謝上帝的恩典,也透過這個符合「獻上活祭」與「感恩的心」為信仰意涵的節日,我們一起來到上帝的聖殿敬拜祂。作為上行之詩,大衛著作的詩篇132篇,記述了大衛建造聖殿的心願及誓言,並保障國土及耶路撒冷的穩定,而全能上帝的應許,將會復興大衛家的權柄,穩固在錫安的世代王權。這一首屬於君王詩歌的信息,詩人表達出對於這個應許的信心,並祈求上帝成就祂的心意,也帶領每位弟兄姊妹,一同進入這立約和應許的豐盛之地。上帝與大衛家立約,要建立大衛王國(參撒下7:4-16),是為了以色列百姓,並且最終是為了世界全人類的好處,在大衛後代子孫有榮耀的君王臨到,就是彌賽亞主基督。
寫這首詩篇的時候,上帝向大衛所起的誓和應許似乎短暫落空,甚至他要向上帝再次呼求,切勿忘記大衛曾為祂的約櫃大發熱心!上帝的靈感動並產生活潑的盼望,使大衛再次遠眺與上帝所立的誓約,而這永恆的應許,將完全地應驗在將來的彌賽亞救主身上,深知祂決不會忘記屬於祂子民的一切勞苦!
一、懇求主記念
「耶和華啊,求你記念大衛所受的一切苦難!」(詩132:1)
為上帝受苦難,是大衛與我們都要付上的信仰代價。求主記念我們的愁苦和眼淚,我們也記念祂奇妙的作為與幫助。祂會赦免並忘記我們的罪孽,但從來不忘記我們的苦難,把我們所有的眼淚,都裝在祂的皮袋裡面,祂要記念我們一切的苦難(參詩56:8)。
尚未被破碎之前,我們都是驕傲的人,只知道顧全及滿足自己,君王權貴如此,販夫走卒亦是。在這世界上,有的苦難是人自找的,例如我們自己犯了罪,有了錯誤墮落,或者因著順從肉體私慾,破壞了和諧的關係,結果我們就遭遇了許多苦難,當然也有他人和群體造成的苦難。但是還有一種苦難,不是因為犯了罪、不是因為放縱私慾,也不是遠離上帝的旨意之外,反而是因為我們心裡實在愛上帝,要順從祂的命令,也為了基督的緣故,就受了許多苦難。這一種苦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忍受的。如果你是無信心的人,就用不著受這種苦難。
這一首詩篇所表達的情感,乃是說到人被神破碎之後,他的心願如何。謙卑的人在神面前發表他的心願,那心願就是盼望滿足神的心意,願意成全神的旨意。在神面前如果學習了基本破碎的功課,他裡面就變成一種謙卑的光景,他所想的是成全神的作為,所要滿足的,也都是神的旨意和神本身。
「他怎樣向耶和華起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許願,說:我必不進我的帳幕,也不上我的床榻;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覺,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直等我為耶和華尋得所在,為雅各的大能者尋得居所。」(詩132:2-5)
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先把自己的正事辦完,再來辦其他的事吧!而屬於(協助)上帝的事算正事嗎?但什麼是重要的正事,又什麼是絕對重要的正事?大衛作王的時候,為自己建造了一座華麗的宮殿,但神在百姓中間的象徵—約櫃(參出25:10-22)仍然在帳幕裡(參撒下6:17;7:1-17)。這令大衛「寢食難安」很不安寧,直到他要著手改變這情形時才平靜了下來。這裡詩篇經文說的,正是大衛要建聖殿的意願。他開始籌劃為約櫃來建殿,並且預備了很多的香柏木及貴重建材。即便他無法建殿,仍盡心地回應這願望,最後這座聖殿由他的兒子所羅門建構完成。我們必須過親近上帝的生活,歸乎神的事情是生命中絕對重要的事,讓神通過我們成就祂的旨意,否則我們很難會真正得到安寧。
二、強烈的心願與行動
「我們聽說約櫃在以法他,我們在基列耶琳就尋見了。我們要進祂的居所,在祂腳凳前下拜。」(詩132:6-7)
上帝曾差遺先知拿單去告訴大衛說:「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常在會幕和帳幕中行走。凡我同以色列人所去的地方,我何曾向那一個支派說:你們要為我預備一個殿宇呢?」大衛有心願要為上帝建立一個家,神卻先為他建立一個家;大衛要為神堅立神聖的寶座,祂卻先為大衛堅立王國寶座。
大衛答應要將約櫃帶回耶路撒冷,建立上帝的居所,這並非只是政治性的舉動。大衛記念主是「雅各的上帝」,雅各這位族長在與神摔角挫敗後,神卻給了他極深的祝福,而這是雅各一生都在尋求的(參創32:29),而大衛也希望上帝可以靠近他一點,好使他領受上帝的賜福。我們在基督信仰的歷程中,也應積極尋回信仰的愛和熱誠,虔誠俯伏來敬拜上帝。
「耶和華啊,求你興起,和你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願你的祭司披上公義!願你的聖民歡呼!求你因你僕人大衛的緣故,不要厭棄你的受膏者!」(詩132:8-10)
在這詩篇裡,詩人大衛在基列耶琳竟然把約櫃找到了。在大衛的心裡,他極度渴望能到約櫃的地方,向上帝俯伏敬拜。他強烈渴望看見祭司能披上公義,上帝的百姓都能歡呼。神聖的約櫃在當時,就是代表上帝自己。神在祂的百姓中,藉著約櫃來顯現。本來神住在天上,但是神要住在祂的百姓中,就吩咐摩西製造一個約櫃。所以約櫃代表了上帝臨在的榮耀,顯明在祂的子民中。約櫃就是代表上帝的同在,代表祂自己。而當時一個人對約櫃有渴慕的心,就是表明對上帝有渴慕的心。
詩人祈求與宣告使人安息與喜樂的上帝國度興起。展望耶路撒冷的景象,為以色列能忠於使命而禱告,也祈求在聖所主領敬拜和教導聖言的眾祭司,都能披上公義,作真正敬虔的人(參瑪2:6-7);敬虔的聖民歡呼,頌讚上帝奇妙的作為,上帝不厭棄祂的受膏者,繼續眷顧大衛的後裔,好使以色列繼續作虔誠人的安居之地。(參126:2)
今日基督徒是覺得屬上帝的事重要,還是我們自己的事重要呢?先顧念到自己的事,還是顧念主的事?如果神在我們中間不能得著安息,我們可以安息嗎?我們愛神的心有多少,愛教會就有多少。倘若真的愛神,你就必定不為自己尋求什麼,你就必定要滿足神的需要,盼望教會在上帝的面前能得著建造,好叫神得著安息。
殷勤事奉是不是為著建造永生上帝的家?是不是為著要滿足神的心意?永生上帝真的缺乏一個機能好的住處?無處可以歇息需要人幫忙建殿?有形的聖殿凝聚了人無形內在的殿堂,而成全上帝的旨意,使神在祂的兒女中真有一個安息的地方,真能得著敬拜、得著稱讚、得著事奉,事實上是我們因此全人都得著安息與平安。豐盛的福氣賞賜給眾民,這是上帝所命定的。天上統治者耶和華上帝,和地上受膏者大衛的寶座(即居所)位於同一個地方,二者都在錫安作王(參詩132:11-14)。這是所謂的錫安詩篇的特色,它也可被視為「王室」君王詩篇。
三、神的旨意與應許
「耶和華向大衛憑誠實起了誓,必不反覆,說: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寶座上。你的眾子若守我的約和我所教訓他們的法度,他們的子孫必永遠坐在你的寶座上。」(詩132:11-12)
這個神與人誓約的關係,信實的應許和守約的承諾,先後次序極為重要。倘若人向上帝忠誠,履行向祂所許的願,上帝對人是信實的,必會照應許予以實允。關於大衛的兒子,要永遠坐在以色列的寶座上的應許(參撒下7:8-29),這個應許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大衛的後代只要跟隨神,遵行祂的律例,就可永遠統治以色列。再來是這應許在大衛的後代中,那永遠掌權的耶穌基督身上實現了。
「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我要住在這裏,因為是我所願意的。」(詩132:13-14)
詩人大衛在上帝面前有一個堅強的心願,要完成神的心意,好讓神在祂的百姓中能有安息,能得著一個居所。但是當我們如此做時,我們卻看見神先來成全我們、先在我們的身上動工,先帶領我們生命中有長進,叫我們能來到祂的施恩寶座前。其實今天我們所能有的,即便是小小的心願,都是上帝自己成就的工作。
雖然因為大衛流血太多,神沒有許可他來建造聖殿,但是我們知道,上帝把聖殿的圖樣啟示給了大衛,另一面大衛自己也顯出他在爭戰中,在所有的艱難裡面,為著他所愛的上帝,準備了許多珍貴建殿的材料。這是大衛真誠的心願和實際行動。安息之所是上帝的揀選和應允同在恩福,這安息之處,也代表人能在上帝的眷顧,進入並得享永恆的平安。
四、賜下神的恩福
「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其中的窮人飽足。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聖民大聲歡呼!我要叫大衛的角在那裏發生;我為我的受膏者預備明燈。我要使他的仇敵披上羞恥;但他的冠冕要在頭上發光。」(詩132:15-18)
上帝應許了豐盛的祝福:「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其中的窮人飽足。」神願意在祂的百姓中得著一個安息的地方,並且祂的祝福要傾倒在他們的中間,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所有的窮人飽足。凡願意滿足自己的人,都要變成飢餓缺乏的人;凡願意滿足神的人,都要變成飽足豐富的人。
在屬靈的追求上,這是一個聖經的原則和定律,也就是如果今天你追求的目的,不是僅求自己屬靈,而是要滿足上帝的心意,那麼你的糧食要豐滿,貧乏要得著飽足。如果每位弟兄姊妹都是要滿足神的心意,同心合意的要在這裡給神一個安息之所,叫神的名能夠安置在這裡,叫神能在這裡得著榮耀、得著敬拜,我們真的會飢餓及缺少生命的供應嗎?上帝要把祂的豐富,傾倒在我們中間,連我們周遭的人都同享祝福。
「大衛的角」、「受膏者」及「冠冕」,皆指大衛及其後代的王權,代表「權柄和能力」,而「明燈」及「發光」是永存的象徵,表示大衛後代必永遠為王。上帝的能力和權柄要完全的彰顯出來,叫眾仇敵受到羞辱。但是大衛的冠冕,卻要在頭上發光。但這些經節指得更遙遠,描述的是大衛另一個後裔—彌賽亞主耶穌(參太1:17)。彌賽亞主耶穌祂的權柄、威嚴和榮耀將永遠長存。
今天我們有強烈的心願要滿足神的心,要上帝在祂的百姓中有安息之所;假如我們肯付上一切的代價,在神面前有這樣的心願,神定規要悅納我們,要建立祂的教會。上帝的榮耀要住在教會中,神的豐富要臨到祂的教會,神的救恩要充滿祂的教會,神的能力和權柄也要在教會裡榮耀彰顯。
上帝既然因祂與大衛曾經立約而應允其後裔的禱告,那麼神對屬祂的人的懇求,是否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呢?這首詩的重點在於上帝必持守祂的誓言。全知全能的上帝允諾,讓大衛的後裔在全地有上帝的同在,而方法卻是大衛根本難以想像的。耶穌—更偉大的大衛,確實已經降臨,祂將上帝的同在帶進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成為上帝的居所(參彼前2:4-10)。我們是祂的居所,並不是因為我們努力表現賺得的,而是藉著恩典我們蒙了揀選。上帝的應許向我們保證,祂永遠不會離棄我們。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盼望神在祂的兒女中,得著一個安息的地方。大衛在神面前的心願是「願你的祭司披上公義」,但是上帝回應說:「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聖民大聲歡呼。」大衛的心願不過是要這些事奉神的人,都是持守公義的人,但是神施恩的拯救大能,卻是超過他所求所想的豐盛。神完全的救恩要顯明在祂的百姓中,叫我們在祂的面前顯出一種喜樂歡呼的盼望。
慈愛的上帝住在祂的百姓中間,但是祂需要的百姓為祂預備居所,這個安息之所因為祂的臨在而充滿榮耀,並使我們得著平安。我們是神所愛的人,盼望教會群體都有尋求上帝的心願,為上帝建造安息之所,並且在祂豐盛應許的愛中,不但使我們領受到安息之美,也能與上帝的兒女同得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