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9-13節

主日:2024年12月1日

 

前言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是待降節期的第一主日,我們點燃象徵「期待與希望」的第一支燭火,這「希望」就基督徒而言,也就是對耶穌基督的盼望;盼望在基督裡,得著生命的拯救、釋放與喜樂。待降節期的點燭儀式,是提醒在基督信仰道路上的弟兄姊妹,能從庸庸碌碌的生活中調整腳步及心志,透過待降節每個主日的等候及預備,預備我們的心,也再次經驗基督福音帶來的新希望。基督徒期待著耶穌降生的好消息能傳揚,也盼望著耶穌基督能榮耀地再臨。期待在這愛與分享的聖誕歡慶節期,我們同心傳揚基督降生之愛的好消息。

 

一、愛心的好消息

  在現代的工作與生活中,什麼是我們所期待的好消息,又什麼事情會點燃我們心中的火花呢?資本主義下的消費世代裡,我們對於慶賀某事或者特別的優惠,例如百貨公司周年慶的超級折扣、飲品買一送一、用餐免服務費,又或者買樓房送轎車等,都是不錯的好消息,但什麼是關係到我們內在生命的好消息?

  新約聖經的線索,無法確定保羅一生開拓了多少間教會,但是在他的宣教旅程中,他所造訪並傳福音的城市約略有50多個。在這旅程當中,他有自己的期待與希望,也透過每封書信娓娓道來,他所想要聽到與得到的好消息。

  使徒保羅不是「蜻蜓點水」式的實習傳教士,也不是「線上教學」的知識型網紅牧者,更不是「魚肉鄉民」專門偷拐搶騙的假教師,他總是在耶穌選召的福音使命中,用文字在建構基督信仰的教義與神學,並用生命一步一步旅行傳道,讓更多迷失的人能得著救贖的福音。即便他的侍奉始終離不開受逼迫,造謠者說他很獨裁,和西拉及提摩太都是貪婪的人,謠言中傷之下,他仍不放棄在本族與外邦的宣教工作。保羅他帶領馬其頓及帖撒羅尼迦城的人,歷經波折而歸信耶穌之後,親自擔起責任,培養他們的靈命成長。除了為他們信心的成熟「切切地祈求」,書信的關懷也表達出他堅定不移的心志,委身在信徒領受福音的深化當中(參帖前3:10)。保羅辛勞的宣教旅程,並未對他帶來豐厚的身家、成功商務人士的人脈或精準地投資各地房產,即便他可以做工得工價,總是不願造成教會與信徒過度的負擔。為了基督福音的緣故,卻是常常被迫害和羞辱,被人打到遍體鱗傷(參徒16:22-24),但保羅他擔憂的不是自己,而是當時教會信徒大家的信仰狀態,以及是否失去信心。

  帖城信徒的信心日益增加,但來自於由猶太人煽動當地居民的逼迫,這些搗亂卻接踵而來。部分信徒可能為了保護保羅等人,而安排他們先離開,但難免有人誤以為保羅及使徒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如同當時混亂教會的假教師。在這過程中,保羅擔憂信徒的靈命和信心,從此一蹶不振。差派到帖城的提摩太卻帶回來好消息,也就是信徒對耶穌基督有堅定的信心,以及對保羅等人主內一家的愛心和思念,不但沒有減少,並且樂意要見面,因此他感到非常喜樂,也覺得勞苦的過程得到了安慰。

  現代的教會成長指標,比較看重信徒人數及奉獻是不是有增加,教會的規模是不是有擴張,福音事工能有「與時俱進」的豐富性及投報率要高等,但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教會的自然增長,是建立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基礎上,實在沒有什麼好誇耀的。保羅看整體教會及信徒成長的指標,卻值得我們學習,因他在意的是,信徒的信心與愛心有沒有增長,這是成就一間有美好見證的基督教會,很重要的基礎,而保羅在主面前感到歡喜和欣慰的事,也是大家對基督的信心能夠堅定。

 

二、保羅的心願

  對使徒保羅而言,他的生活意義與態度,就是看見大家能因著信心而蒙恩,得到福音的好處。故此他常為屬靈的兒女禱告,並視關懷代禱為一件樂事,而不是沉重的負擔,因為他珍惜愛護這些基督信徒,如同自己的家人。能夠看到有人在耶穌基督裡決志信主,並且信心歷經挑戰卻愈堅定穩固,對傳道人是何等的喜樂啊!保羅經歷了無數次的患難逼迫,卻也經歷了無數次這樣的喜樂。對帖城的弟兄姊妹所寫的書信中,也透露出信徒是他的盼望、榮耀和喜樂(參帖前2:19-20)。

  我們在教會的牧長及弟兄姊妹們,也會在領受主的愛當中,經驗豐盛愛心而得到喜樂,並且信徒能得堅穩,我們的心就歡樂。許多弟兄姊妹都有嘗過「含淚撒種、歡喜收割」的這種喜樂,並為那些相信基督的人,和他們能有堅定的信心來感謝上帝,又為他們能繼續在信仰上成長而迫切祈禱。

  倘若有初信主的弟兄姊妹為你帶來了喜樂和安慰,就要為他們感謝上帝,並繼續栽培他們的信心成長。每位基督徒領受的福音,不是出於人的信息,而是確實出自於上帝,這是保羅所強調的,並且這份基督信仰的教導告訴我們,福音的力量不僅是屬靈生命的良藥,更是令人煥然一新的活水泉,使軟弱疲乏者得剛強,使平凡的門徒為了耶穌,成為了勇敢的殉道者,願意將愛分享出去。

  雖然使徒保羅一再稱讚帖撒羅尼迦信徒的信心,但這裡卻又說切切地想見信徒的面,要補滿他們信心的不足,看似前後矛盾。其實帖撒羅尼迦信徒,雖然在信心上有相當好的見證,卻不是說他們已經到了十全十美的地步。保羅不但看出信徒信心的長進而感謝神,也要常發現他們的缺少,而勉勵他們更加進步。如同做與父母的,既為自己的孩子進步感到歡喜,又覺得他們還不夠成熟,在稱許之後,又勉勵要求他們更進一步。

  從書信中可以得知,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在信心上的確還有不夠的地方,提摩太的匯報多少也揭露了教會當中的一些問題。保羅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太短,故在所信的真理與教導上,顯然還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就如對主耶穌的再臨之事,信徒就有好些誤解之處,使得一些人想說主要再來了,就懶得工作,遊手好閒地空等,造成教會的困擾。

  在信心的經歷上,當然也還有許多不夠老練的地方。保羅很想再親身到訪見到他們,給信徒他們更進一步的造就,以彌補用書信教導的有限。保羅第三次旅行傳道去亞細亞時,與他同行的亞里達古和西公都,都是來自帖撒羅尼迦,故保羅有可能經過了首府帖城而得償夙願。(參徒20:4-5;21:1-5)

 

三、真誠的祝禱

  主耶穌所賜的生命是永不乾渴,祂所給的愛是永不止息,倘若我們充滿了神的愛,這愛就會影響其他的人。單單對人友善是不足夠的,基督徒更要主動和恆久地愛別人,並且不斷增長。倘若我們愛別人的程度,已有一段時間停滯不前,懇求主把祂那永無窮盡的愛心賜給你,使你能把愛傳遞出去。

  我們看見保羅所祈求的三件事情,也是一段祝福的禱告。他祈求能再次造訪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好讓他能餵養及裝備他們,並且「補足眾人信心的不足」(參帖前3:10)。保羅在這裡說:「願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一直引領我們到你們那裡去」,原來他不是自行決定前路,而是將自己的腳步與動向放在主的引導之下,甘願順服祂,並求主指引所當行的道路。主耶穌祂是我們的好牧人,每個跟從耶穌的人,都該把自己交託在祂的手中,如同使徒保羅那樣。保羅之前曾告訴他們,造訪他們有多麼困難(參帖前2:18),保羅大概在第三次旅行傳道中,實現了這個願望,當時他到馬其頓,而其首府就是帖撒羅尼迦城。

  接續保羅他祈求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大家「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能持續成長以臻成熟。愛心與信心都能增長,而他們「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已經「傳開了」,但是保羅希望這樣的愛心不僅「增長」,還要「充足」,不僅彼此相愛,還要愛眾人(參帖前3:12)。這種愛的增長,先從愛在教會裡一同事奉上帝的肢體,拓及愛我們不認識的眾人。這種愛是以主基督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

  最後他祈求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能忠心持守基督信仰,正如經文所說:「主耶穌同祂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上帝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參帖前3:13)。保羅提醒著信徒,主耶穌將再臨到,在此之前,他們應當過聖潔的生活,獻上最好的給主(參帖前4:7)。

  上帝的旨意總是高過人的計劃,正如祂藉先知以賽亞所傳講的:「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8-9)上帝照著祂美好的旨意與時刻,來成就祂僕人的心願。

  耶穌基督的再來與光景,激勵信徒過聖潔的生活,主的再來也是基督徒生命穩定的源頭。在那時祂要建立永恆的國度,將所有信徒召集起來,包括已死去和仍然活著的,將他們歸入祂所掌管的國度裡。歷代的信徒,包括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在內,生命穩定了,就能追求聖潔,得著聖潔,就有了確據。這兩者相輔相成,會在基督的國度裡與祂在一起。(參帖前3:11-13)

  保羅真摯的禱告,向我們示範了如何為信徒禱告,不只為初信的信徒,而是為所有的信徒。我們也能用他的禱告爲自己祈求,祈求我們要愛惜光陰,願意把握機會服事信徒,與上帝的關係更加親密,像基督一樣愛人。祈願我們的生命在主面前是聖潔蒙福的。

 

四、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保羅在書信中的教導與教訓,絕不是叫人產生高深莫測的宗教神秘感,或者是接受天馬行空,卻無助於實際生活的道理。他對信仰的教義與神學引申出的教導,是信徒實用的言行原則,並且他自己身體力行,成為好的模範,對待傳道路上的夥伴是如此,對教會的信徒亦是。教會群體的信徒應該如何彼此相愛?如何愛眾人的這愛心能長大充足?保羅所留下的榜樣,從書信中就可略知一二,我們也感受到那要堅固彼此相愛的心。

   「成為聖潔,無可指摘」所有信徒在主裡,都是已經成為聖潔,聖潔是上帝的恩賜,在神的眼中看為無可指摘的。而真正有信心的人,在人前生活是聖潔的。我們不是聖人,而是可以「分別為聖」,所以基督徒的心志堅定,生命的價值觀及樣態與世人有所區別。信心、愛心與聖潔等信仰要素,都是主的恩賜,而基督徒要過聖潔的生活,祈求主堅固我們彼此相愛的心,是為了要回應主的愛,並且用一生來榮耀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