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 牧師

經文:43章1—7節

主日:2025年01月12日

前言

    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在教會年曆中,以耶穌基督兩個重要的事蹟為核心,一個是基督的降生,另一個是基督的復活,故年曆也圍繞著這兩個事件,形成兩組節期系列,分別為聖誕週期(Christmas Cycle)與復活週期(Easter Cycle)。聖誕週期包括待降節期(Advent)接續聖誕節,之後第12天是主顯現日(主顯節)。本主日是顯現日後第一個主日,又稱為主受洗主日,為了記念主耶穌在受洗之後,開始公開傳揚上帝國的福音。

    記念耶穌基督救恩的事蹟,喚醒每位基督徒在疲乏的生活中,能思想主恩並且重新得力。在信仰生活面對現實困境或逼迫時,也能以古鑑今,去回想歷代信仰前輩雲彩般的生命見證,去尋找上帝在我們生命中工作的痕跡,以及祂與我們同在時,所給予的奧妙力量。上帝的話語帶著應許與力量,鼓舞了基督徒的信心,並促使你勇敢向前,使你不斷追求突破,信仰生活變得堅定,並且有幸福的美好見證。

    在競技與比賽中奮力一搏的運動員,需要有正面能量與意念,以至於面對煎熬的訓練以及一次次激烈的競賽,能夠忍耐到底不輕言放棄,爭取最後奪冠得勝。「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靈,比屬世界的人裡面的靈更有力量。」(約壹4:4b現中譯本)對基督信仰者而言,內在正面能量與信念,不是自我意念或感覺良好,而是來自於上帝的話語,經驗聖靈的同在。

 

一、美好的應許

    聖經的真理顯明並教導基督徒,上帝為了統管萬有與祂的榮耀,創造了我們。我們人類被創造的時候是有使命的,能完成那個天賦使命是深刻、持久喜樂的成全。我們被創造,是為了反映上帝的榮耀,像是鏡子領受了榮光,也被上帝呼召,將祂的榮耀反射到別人身上,使人領受祝福,榮光遍滿全地。

    「不要害怕」是救恩神諭中的首要元素,而第二個則是上帝在過去的日子,為其子民所做的事情,也就是「上帝同在」顯明祂的旨意與作為。首先祂要「救贖」其百姓,如同在以賽亞書43章1到7節這段經文,是先知以賽亞領受了信息,向新一代以色列民誦唸的詩句,是上帝對以色列民說的話,道出以色列的聖者─上帝祂無窮盡的愛和救贖。第一句就以「不要害怕」,來重建他們的信心。當時以色列民害怕什麼呢?從以賽亞書42章的經文論述可得知,以色列民是不受教又不忠實的族群,他們沒有遵守上帝的法律與標準;他們的行為如同眼瞎及耳聾,看了許多,卻沒有心得;聽了不少,卻沒有領悟,渾渾噩噩地坐穩上帝選民的特別座。(參賽42:18-25)

    因此耶和華上帝向傲慢的以色列百姓發出烈怒,使祂的子民遭受到戰爭的苦痛,且以烽火困住他們。過程中他們仍沒有習得教訓,即使被烈燄焚燒,他們仍麻木不仁。祂讓以色列人受欺壓、被關在地牢、被囚禁在監獄;當他們被搶劫及遭蹂躪,都沒有人來搭救他們。

    上帝威嚴的責備與任憑他們遭難,讓以色列民漸漸陷入驚恐。然而,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對他們說:「不要害怕」,這是本段經文中唯一的吩咐,也就是說「不要害怕」是我們唯一要做且可以做的事,而其他就是上帝的作為。「上帝同在」祂救贖、拯救、使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這一切都是創造我們的主為我們所做的事。
    當主說「不要害怕!」這簡短的話,對陷於苦難中的弟兄姊妹而言,是個生命復甦的出口。即便人再怎樣失敗且遍體麟傷,只要願意悔罪回到上帝面前,以信心仰望並信靠祂,我們的生命將再次經歷祂的恩典與救贖。上帝創造了以色列,以色列的名也因著祂而顯得特殊。上帝救贖了以色列,稱呼他們的名字,並使他們歸屬於自己。祂在艱難歲月中,保護了以色列。歷經水火,始終可以安然無恙地度過,是因為愛我們的主與我們同在。當你橫渡的急流險灘時,要麼被困境淹沒,要麼會更加強壯。倘若你只仰仗己力而行,很有可能在水深火熱中被滅絕,但如果你信靠並呼求主與你同行,主就會保護你,給你在危難中越過水火的力量。

    有時我們會懷疑上帝知道我的名字嗎?祂會在乎微小如蜉蝣的我嗎?我們在主的眼中看為寶貴,祂也稱呼我們的名字,有著深刻的關係,並將祂的名賜給我們!(參賽43:7)我們必須不做任何有損於敬畏上帝的事,以配得上帝所賜予的名字,以及祂永恆的救恩和應許。

 

二、美好的拯救

    上帝透過先知所發出的信息,對以色列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顯出祂無盡的慈愛與仁義。  儘管以色列民在靈性上敗壞,但上帝仍向他們遍施憐憫,將他們從被擄中領回來,歸回到故鄉來重建家園。上帝向他們傾注的是愛而不是憤怒,這樣世人就明白,成就這一切的只有上帝,祂永久的態度就是慈愛。過去我曾參與在監獄的福音事工,以及在聖誕節期關顧受刑人們的子女家庭。有幾次機會到監獄的會客室,觀察到受刑人的父母至親來面會時,總是會準備豐盛的飯菜,以及體貼地寄些錢給受刑人在內能零花;透過彼此短暫的對話,能夠維繫這份恩情。即便人因為過犯被監禁著,但父母總是透過面會來表達那份不放棄的愛。受刑人要為所犯的錯誤付上代價,但親屬無不盼望受刑人在刑罰後能改變,將來出獄時能重獲新生。

    上帝呼召百姓回憶過去的事情,用這些事情來說明祂目前的旨意。他們過去從水中經過、越過江河、從火中行走,都不曾受到傷害,因此現在經歷相同的遭遇時也會得保護。祂已經把埃及、古實和西巴作為以色列民的贖價,所以祂已使人代替他們,使列邦替換他們的生命。耶和華上帝是永存的,因此確信祂將要召聚四散的百姓。過去的事實,就足以啟示眼前的事;這個眼前的事實,則可以見證未來。

    上帝祂應許一定要拯救他們,結果北方、南方都要交出祂的子民。祂應該公平對待欺壓以色列的帝國與以色列,以一樣的愛來愛列國嗎?「在我眼中,你多麼寶貴;我愛你,我看重你」上帝用以色列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們,他們欠的債,上帝拿埃及帝國去典當,犧牲其他國家來拯救以色列,從為奴的身分贖回他們,使其自由。這段經文讓我們去思索,以色列人的地位確實特殊,上帝竟然將其他國家交給了波斯,作為讓猶太人回到祖國的代價。埃及、古實(衣索比亞)和西巴(部分阿拉伯地區)都在爭戰中,被波斯帝國逐一擊潰並統治。

    我們的信仰因上帝的「不公平」,反而享受祂獨特、分別、神聖的愛。祂拯救的旨意使耶穌基督受鞭傷,我們得醫治;耶穌犧牲受死,我們卻得到生命;耶穌的仁義,取代了我們的不義,如此地不公平,卻又在上帝的仁慈與公義中,如此地「公平」。我們就能確定生命無論如何,都可以領受「因為我與你在一起,不要怕」的應許。上帝奇妙的創造與充滿大能應許的話語,使人重新燃起盼望,勇敢與主連結,選擇走上領受基督之愛的人生道路。

    上帝是創造的主,也是救贖的主,因此以色列是屬於祂的,被擄的猶太人,神都看為寶貴並且為祂所愛。上帝說「我看你為寶為尊」,我們一切信靠耶穌的名,接待祂的人,都成了神的兒女,享有尊貴與被看重的身分。人雖然看不起你,或許你沒有良好的家世背景或社會地位,但不必為此自怨自艾,因為榮耀的主已悅納你,祂曾提你的名並發出呼召,看你為寶貴。

 

三、美好的榮耀

    舊約的敘事中,水與火是上帝施行拯救的方法,在惡劣環境中,祂要挽回我們的心。不論是「水深火熱」或「水火不容」,相信許多弟兄姊妹與同工,在信仰生活與教會服事中,常有衝突受挫及力不從心的經驗,那種感覺就如在水深火熱中,不知該如何是好,而忙碌工作與生活的壓力,也讓人在窘困與疲憊中,不知該如何釋放壓力及得到安息。當我們經歷過水火,感到特別無助時,即使身邊的伴侶或最好的朋友,也都無法深刻了解。憐憫人的上帝說:「不要怕,因為我與你在一起!」以色列民在離棄上帝之時,祂竟對他們說了救贖的應許;當他們陷入水深火熱時,正是上帝救贖他們的日子。在我們人生最黑暗的時候,正是盼望進來的時刻。因此歷經人生及教會群體的起起落落,我們更要敬畏創造的榮耀上帝,祂對我們應許說:「我要與你同在!」

    先知  以賽亞講的信息,主要是以色列人從巴比倫的回歸。但這段信息還有個更廣的意義,就是所有上帝的子民在基督再臨、以和平榮耀彰顯全地時將重聚。以賽亞書中的僕人是以色列民,以色列民的任務就是作見證(參賽44:8),告訴世人這位永恆的上帝是誰,以及祂做了什麼。今天的基督徒都有責任為主作見證,我們都是上帝恩典的見證人,人們在我們身上看到甚麼樣的見證?人們通過你的言行舉止,能不能知道這位救贖主是誰呢?

    上帝為了永恆的榮耀創造了你,在你尚未出母腹時,就編織了你的性格與生命。懷著崇高的目的創造了你,讓你那獨一無二的的性格個體,甚至你的身體(參林前6:20)都能反映出一部分上帝的榮耀,而那一部分剛好是別人無法反映的。神聖之愛與安慰的信息,重新創造一個歸屬感,這份愛的應許,建立在造與被造那種我與祢(I-Thou)的關係之中。以色列不僅是被上帝創造,更是由上帝親手親密「成形」的新器皿,我們也是如此,在這份信靠的生命關係中領受救恩。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必須願意和仰望統管萬有的上帝,讓祂的榮耀彰顯。「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11)這就是人們所追求的,一生的道路有完全的喜樂和永恆的福樂。主應許「不要怕,因為我與你在一起!」是我們一生內在安穩的力量與盼望。

    上帝肯定與接納祂的兒女,看重我們的寶貴價值,比一切物質、邦國都重要,祂甚至願意以祂獨生子的生命來換我們的生命,顯出無比的公義與慈愛。上帝神聖的愛,使我們知道自己的受造是為了榮耀祂,並以此目標來面對所有的挑戰,這也就是基督徒的信仰價值。願我們在上帝的話語中,活出堅定的信心,即便在水深火熱當中,主一路與我們同在,使我們經過鍛鍊後更加純全,得主的喜悅。願所有領受應許和拯救的上帝兒女,用美善的生命來見證主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