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 牧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12章1—11節

主日:2025年01月19日

前言

    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一個人的「本質學能」能力很重要,代表可以學習承擔的事物及工作不同,能力的強弱也會成為是否「有實力」的印證,甚至是人生成功與勝利的重要指標。在資本主義的經濟霸權世界中,不論能力好壞、實力強弱或努力多寡等,卻好像只要人有了「鈔能力」,似乎就能萬事亨通、事事順心。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在信仰方面,只要擁有超越自然的「超能力」,就是合上帝心意,屬神(屬靈)的人嗎?

    哥林多前書12章2節提到「你們作外邦人的時候」,難道這時候的哥林多人,已經變成猶太人嗎?既然現今仍是哥林多人,本來就是外邦人。可見使徒保羅用「外邦人」(原文ethnos)代表不信主之人,這是聖經的特別用法,多半指外邦國度,或信仰上不信主的「外國人」,意指在基督國度以外的人。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因為過去拜慣了偶像,論到屬靈之事,很容易連結到拜偶像的邪術或招鬼等類,屬於奇異荒誕的事,來領會聖靈的奇妙作為。使徒保羅首先要他們注意,不要無知地把聖靈跟邪靈的事混為一談,信徒亦不能過份相信靈驗的奇事,不去分辨它是出自於聖靈還是邪靈,就盲目地全盤接受。

    這樣正邪不分之下,以至於那些拜偶像的人,在受邪靈的感動,說出毀謗耶穌的話時,哥林多信徒也不會拒絕,混亂了教會的次序。因此保羅教導信徒,要分辨什麼是出於聖靈,什麼是出於邪靈;因為「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這裡所謂「說耶穌是主」,就是從心裡誠實承認耶穌是主。經由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的教導,幫助我們認識聖靈如何在信徒的生活裡工作。在接受基督的那一刻,聖靈便接管我們的生命,並且要在你身上,施行祂的作為,使你學習主的樣式,並高舉基督的名。

 

一、聖靈的恩賜

    各人的天賦或才能,所做的皆有不同,自然恩賜也有所分別,但是否因此而有高下之分?誰比誰更為有恩賜?因著對於恩賜與能力的混淆,恩賜它變成了屬靈能力的象徵,引發內外的競爭,有恩賜的人,被視為是更屬靈的人。恩賜與靈力的原意,是用來幫助教會能更有效地發展,而不是要用來分裂教會。以恩賜為利劍,不披荊斬棘而刺傷他人,這是嚴重地誤用了恩賜!

    「恩賜」是聖靈賜給基督信徒的一些特別能力,用來建立基督的教會,可參酌其他書信有關恩賜與聖靈的工作(參羅12;弗4;彼前4:7-11)。在哥林多教會的處境,恩賜不但沒有使教會建立與合一,反倒使教會陷入混亂之中。如果我們堅持己見來運用恩賜,而忽略了別人,或者藉由恩賜來轄制別人,尋求個人的私益,不求榮耀基督,教會就會走向分裂。「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雖然恩賜有分別,但上帝所賜給各人的恩賜,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得益處。所以我們應該祈求聖靈,教導我們善用恩賜,好叫別人因著我們得著更多的益處。

    三位一體的上帝,是我們領受各種屬靈恩賜的源頭。全能的上帝是萬有的創造者,而基督是教會的元首,聖靈保惠師則是各種恩賜的分授者。按著統管萬有的上帝而言,一切美善與事物都是祂所創造的。按著教會的元首基督來說,教會雖有許多不同的職分及工作,卻都以基督為首。按著賜下恩賜的聖靈來說,所分授每個人的恩賜雖有不同,卻是出於同一位聖靈的感動,為同一個目標而運用。

    我們要釐清經文所述的這些恩賜,它們是「聖靈的恩賜」,而非所謂才幹或能力,這些恩賜啟迪了我們,所有美善的力量皆是從祂而來;它們是特別的屬靈恩典,就是從三位一體的上帝所賞賜,也當將自己完全地獻給榮耀的主。恩賜多樣化的配搭,是使人能得益處的重要條件。聖靈的恩賜是將人聯合在教會群體,發揮不同的恩賜,在基督裡合而為一。

  倘若你沒有行異能、醫病或說方言的恩賜,這並不代表那些有恩賜的人,可以將你看作是「二等的基督徒」;而你也不可嫉妒那些擁有這種恩賜的人,看作是「一等屬靈的基督徒」。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哥林多信徒所表現出的態度,就像聖靈只賜下一種恩賜-說方言。保羅提醒信徒的認同,並不是基於有同一樣恩賜,而是在於擁有聖靈,衪是一切恩賜的源頭;他要我們殷勤尋求那更大的恩賜,就是在基督裡的愛。

 

二、屬靈的能力

    「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這裡提到「辨別諸靈」一事,可見當時已經有好些「假冒聖靈」的邪靈工作,撒旦也會偽裝成光明的天使。使徒約翰也有類似的警告:「親愛的弟兄阿,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約壹4:1)所以上帝賜下辨別諸靈的恩賜,使信徒得以辨別邪靈的工作。

    保羅心目中期待聖靈的奇妙作為得到彰顯,但也思慮到邪靈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聲稱他代表了神說話,這個世界充斥著假教師,沒有因為文明或科技發達而減少。這些假教師或偽先知,說話動聽又吸引人,而人心已被魅惑,又如何辨其真偽?使徒保羅給了一個檢驗方法,使我們能識別那人是否真是上帝的使者,也就是這個人承認基督是主嗎?不能隨意接納那自稱神僕所說的話,要從他所說有關基督的言論,察驗他言行是否真實可靠,真誠敬畏主基督。

    使徒行傳的記載,因著使徒們在聖靈的引領中建立教會,並以聖靈的工作為主題,故又被稱為「聖靈的行傳」。使徒行傳以耶穌的復活開始,描述聖靈如何澆灌並裝備使徒,差遣他們四處傳福音,並見證基督的救恩,感動眾信徒來展開團契生活,逐漸形成了教會,然後經由教會繼續宣揚福音。使徒行傳一再提及洗禮和聚會人數的增加,藉此描述初代教會成長茁壯的情景,這亦是福音外展的重要階段,因為保羅和同工們在聖靈的差遣下,開始往外邦(海外)的宣教事工。

    在使徒行傳第八章紀錄了一個真實的例子,讓我們思考靈力與權柄的衝突與真偽。當時在撒瑪利亞一帶,腓利廣傳福音,使徒彼得、約翰等人大有能力行神蹟奇事,按手為信徒禱告時,使人領受到聖靈。其中有位行邪術的西門(Simon),看到聖靈的能力在使徒身上,故不但佯稱相信基督,希望藉著受洗來領受神恩。他甚至企圖用錢財,向彼得購買授予聖靈的權柄,結果被使徒看穿他的「心術不正」,故彼得嚴厲斥責他,要西門懊悔這罪,祈求主的赦免,否則他會遭受到應得的懲罰。

    在教會歷史上,這種專門以錢弄權、利益薰心的假基督徒,又被稱為「西門主義」(Simony),意旨「購買或出售神聖物品的罪行」,後來舉凡想用錢買賣聖職和權柄之輩,就稱之為Simony。當時許多信徒是為了追求聖靈的能力而受洗,也有為了利益而佯裝信主,這些人對教會造成很大困擾,哥林多教會當然也不例外。

    經文中說到「智慧的言語」,是偏重於主的啟示,包括傳福音及真理各方面信息。「知識的言語」則偏重人的領悟與了解。聖靈給某人有直接出於的主啟示和教導「智慧的言語」,如聖徒司提反表現了智慧的言語和恩賜,他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參徒6:10)。

    講靈語方言的人,他們向別人炫耀自己的神奇恩賜,並聲稱說方言的人屬靈程度較高。這一方面導致驕傲,另一方面使其他人感到妒忌、自卑和毫無價值。使徒保羅嚴厲糾正這些錯誤的態度,並在運用恩賜,特別是說方言和預言上,定下一些規矩作為管制。

    使徒保羅從第十二章開始到第十四章,答覆有關於聖靈的問題。其中第十三章是「愛的詩篇」論述愛的真諦,是針對第十二章做進一步的詮釋。保羅認為恩賜是聖靈所賞賜,不是靠人的能力得到的,更無法用代價取得。保羅他從一個迫害基督徒的年青領袖,悔改成為基督徒,他知道基督信仰和真理,不是任何個人、組織或政權,可以靠用監禁、刑罰來攻擊破壞的,也不是金錢權勢可以來換取。

 

三、奇妙的作為

    雖然在教會內有各樣不同的聖靈恩賜,卻有一個基本的合一,牽涉到三位一體上帝。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哥林多教會信徒的表現,活像聖靈只賜下一種恩賜─說方言。保羅認為教會群體的合一,並不是基於有同一樣恩賜,而是在於擁有聖靈,衪是一切恩賜的源頭。

    職事或在教會中的服事也有分別。我們並不是都做同一樣的工作,但職事及服事工作的共通點,在於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是為同一位主,並且是要服侍他人。沒有一位信徒是毫無功用的,主賜下這些恩賜的目的,是要叫整個身體得益處。恩賜不是用來讓信徒炫耀自己,或甚至滿足自己,而是用來幫助他人,建造合一的教會。

    如果某人的恩賜能力看來比較成功、突出或優秀,原因並不在於有這恩賜的人較為出眾,而在於上帝賜下能力,在祂的差遣與呼召中擔當不同的工作。保羅說恩賜雖各有不同,高下卻不分,並且同歸於一,也就是榮耀三位一體的上帝。「作先知」不單是預告未來的事,也要忠實地傳講上帝的話語。「辨別諸靈」是指有能力分辨某人是否真正傳講上帝的話語,或是傳揚邪靈的迷惑信息(參林前12:10-11)。無論那人擁有什麼恩賜,聖靈按著自己的意思去分配。我們有責任去運用及操練自己的恩賜,但卻沒有可誇之處。

    哥林多教會信徒的聖靈問題,和說方言有密切關係(參林前13、14),他們混淆了能力和屬靈程度,以至於高舉方言的恩賜,勝過於其他恩賜,將次序倒轉了。他們以為一個人愈得著聖靈,就愈受某種能力所支配,不能自已。但是保羅對於這種屬靈的恩賜並不鼓勵。保羅認為基督徒的處事原則以彼此造就,以及不讓軟弱的弟兄姊妹跌倒為原則(參羅14、林前8、10)。保羅反而對於自己屬靈的恩賜很低調,即便他有被提到第三層天的經驗,但他卻以第三人稱說:他知道有一個基督徒,在十四年前被提到第三層天。至於說靈語,保羅曾說他講靈語比哥林多教會的當中任何一個人都多。保羅在屬靈的恩賜及能力上謙卑虛己,只有高舉基督,是我們需要自省學習的。

    在教會詩班中,有唱高音部也有唱低音部,各人忠實唱好自己的聲部,一起和諧的敬拜。至於該怎樣唱或呈現,我們知道不是各聲部隊員說的是,是詩班的指揮說了算。如果聲部的隊員各個都是指揮,還能唱好詩歌嗎?教會中的服事也是如此,聖靈賜給每個人的恩賜和職事不同。有些信徒不安靜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卻喜歡對他人的服事指手畫腳:牧長當怎樣關懷信徒、當怎樣規劃主日學教育、教會當增加宣教事工等,儼然是教會的管理者。是真為主大發熱心,或只是好為人師,可從驕傲與否的神情看出。

    一個教會群體裡,倘若都是將軍卻沒有兵丁,那什麼事工都做不好。聖靈是教會的總指揮,分賜恩賜、分派職事,也帶領各人發揮功用。求主憐憫我們,在自己的本位上忠心,甘心順服聖靈藉著牧長們對教會的治理,在禱告中共同成長。不論是屬靈的恩賜,或是人的才華能力,都是出於上帝的恩典,而恩賜或才能用進廢退,故我們要好好事奉、恩上加恩,如此更得主的賜福。

    如果教會信徒只會說方言,卻沒有愛,就好像鳴的鑼,響的鈸一樣(參林前13:1)。保羅進一步指出,基督徒如果切慕屬靈的恩賜,最好是渴慕尋求能夠造就教會的恩賜,像是愛以及先知的講道(參林前14:1)。他說:基督徒的愛來自上帝,是永不止息的愛,這種無私的愛超過智慧,超過恩賜,能征服世人的心,為受壓迫與捆鎖的人帶來釋放,為無助的人帶來盼望。聖經並沒有鼓勵我們為自己來追求「聖靈的充滿」,以超自然經驗證明自己進入更高的境界,反倒要我們憑著信心,謙卑追求「上帝的同在」。聖靈隨己意賞賜給我們各種不同的恩賜,倘若聖靈充滿你,你應該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論述的愛:會去愛人,活出基督的愛。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使徒保羅鼓勵信主的人,能渴慕更大的恩賜,也就是在基督的愛中,結聖靈的果子:博愛、喜樂、和平、忍耐、仁慈、良善、忠信、溫柔、節制(參林前5:22-23)。願聖靈引領我們,能發揮個人的恩賜,努力遵行神的旨意,認真事奉、彼此相愛,在聖靈的奇妙作為中,讓我們身上結出聖靈的果子來,活出基督的愛,並建造整全合一的教會,使人因著我們所結的美好果子,而到教會來領受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