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 牧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15章1—11節

主日:2025年2月2日

 

 

前言

    主內弟兄姊妹大家平安!談論到「犧牲奉獻」,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理解或認同的價值,但「死裡復活」卻引起了哥林多教會信徒的爭議,甚至現今的教會與世界,對於「復活」的認識仍非常有限與貧乏。哥林多信徒醉心於異能、智慧、知識與方言所造的問題,保羅在書信中要努力解決,更甚者「死人的身體要復活」在知識分子的耳中,像是鄉野傳奇的愚笨迷信,這也是使徒保羅要去處理的爭論議題:身體的復活。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之前,評論到婚姻中的性、祭拜偶像的肉、群體的敬拜等議題,但保羅最深切關懷與想要改正的,是信徒對於福音核心,也就是耶穌的死與復活,他們認知誤解造成了拋棄根本信念,讓信仰歷程因而「徒然」。(參林前15:2)

    哥林多信徒多數認為自己是「超級屬靈」的基督徒,在各樣恩賜上豐富,在如此「屬靈」的氛圍下,以致於他們發現身體復活的想法是愚鈍的,而「死人復活」的字義就是「屍體起來」,對看重靈性優雅的哥林多人而言,實在令人難堪。對在科技文明時代的現代基督徒,我們又會如何傳講與看待「死人復活」的事,而復活與我們有何相干?倘若沒有了復活,我們的世界會如何,基督信仰與教會又會如何?

一、上帝的榮耀旨意(參來1:1-3)

    我們先從上帝的旨意與福音故事開始。在過去的世代,上帝藉著先知向以色列選民說話,顯明祂的作為與拯救,也向列國列邦來說話,發出祂仁愛與公義的命令,而在這末後的日子,上帝藉著耶穌基督對我們來說話。

   「祂是 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 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來1:3)耶穌基督道成為肉身降臨在這世界,上帝藉著祂創造宇宙;祂成為了卑微的人子,卻反映了上帝的光輝與榮耀,也彰顯了天父上帝的本體。主耶穌祂是大能榮耀的話語,是恩典的真相,從聖經福音書信到使徒書信的見證,祂的真道與信息都在對我們說話。

    我們屈膝思念聖子耶穌,教會群體也同心仰望被高舉的基督。對於追尋真理的每一位生命客旅,都在尋找恩典的真相,而主耶穌傳揚上帝國福音,述說上帝奇妙的愛與作為,也活出這榮耀恩典的真相。

二、光榮的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參太21:1-2)

    世代更迭,關於應許的神聖預言不斷地傳送,但是人們卻常耽溺在仇恨的報復噪音中。歷代的眾先知,宣告了天父上帝的愛,呼召所愛的兒女迷途知返,歸回祂的恩典;招聚人們回歸祂的懷抱,就像是好牧人看顧羊群,帶來看顧與保護,在祂大能的膀臂裡,得享平安。

    耶路撒冷的道路熙熙攘攘,主耶穌在行走城鄉期間,總是以憐愛的眼神,為貧苦的人帶來醫治與釋放,使人看見光明。祂對人們的愛,催促著祂傳揚上帝國福音的腳步,神聖應許的話語,由耶穌的口說出,真理傳遍了這城市蜿蜒的街道,見證了上帝國的臨在。

    耶穌要得榮耀的日子近了,這位和平的仁君,祂坐在小驢駒謙卑地進耶路撒冷城,經文的描述,讓我們彷彿參與了群眾夾道歡迎耶穌與門徒的行列,手裡揮舞著棕樹枝大聲讚美,歡欣高喊和散那!大衛的子孫,奉主的名來的君王是值得稱頌的!這位錫安的君王,顯明了上帝恩典的臨在,祂帶來了恩典與真理、光明和盼望,祂也是偉大應許的彌賽亞救世主。

三、耶穌與門徒的最後晚餐(參太26:20-29)

    這夜晚燭光搖曳,映襯在房間的牆面上,此刻耶穌正聚集門徒一起享用逾越節的宴席。一個卑微的地方,卻成為榮耀的聖所,萬王之王,生命的創造主,竟與門徒一同坐席用餐,並在祂的受造者前屈膝,為祂的跟隨者門徒來洗腳,祂謙卑的服事著門徒,也服事著你。我們的主耶穌成為僕人,表現出愛的真正意義。在這最後的晚餐,耶穌和所揀選的門徒分享祂的使命。祂拿起餅和杯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所捨去的。」在門徒有些疑惑時,主舉起酒杯說:「這杯是新的約,用我的血所設立的,要救贖許多人。」弟兄姊妹們,耶穌用他自己成為這救贖的神聖記號,祂是我們生命的糧,也是你生命的活水。在這簡樸房間裡,耶穌與所愛門徒的最後晚餐,這幅新的恩典畫像,賜與了全世界,而在每一次聖禮典中,基督徒回想並記念這救贖的福音,就是耶穌基督。

四、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參太26:36-46)

     耶穌祂常前往客西馬尼園去禱告和靜默,這個花園是個既安靜又孤獨的特別地方。在逾越節晚餐之後,耶穌和門徒再次經過花園的大門,他們在橄欖樹的遮蔭下安靜自己,透過祈禱尋求天父的安慰和眷顧。

    夜已深了,客西馬尼園陰暗的樹林陰影籠罩了大地,耶穌稍往前走,門徒們經不起疲憊,竟都睡著了,而此刻耶穌痛苦地俯伏在地上,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26:39)「父啊!將這苦杯撤去。」在寂靜的夜裡,我們的主祂極其痛苦地喊著,懇切地禱告,哀痛的淚水將枯乾,大地承接祂汗珠如血點滴在地上。

    主耶穌三次的懇切祈禱後,謙卑降服在天父的旨意中。祂願意父上帝的旨意成全在自己身上,願意來喝這苦杯。遠方天際閃爍的星光熠熠,突然暗夜變為一把把催逼的火炬。在猶大帶領下,武裝的百夫長及兵丁突然包圍這神聖的花園,為了要抓拿耶穌。「父啊!願祢旨意成全。」弟兄姊妹們,當耶穌說這話的時候,已準備好面對祂的使命,走向十字架犧牲救贖的道路。

五、耶穌之救贖犧牲(參太27:32;約19:17)

    耶穌被帶到羅馬巡撫彼拉多之前受審,雖然彼拉多找不出理由來拘留耶穌,他卻默許了被煽動暴民提出的瘋狂要求,將耶穌定死罪,並且要受酷刑。耶穌一路被鞭打及羞辱,隨後被迫揹著沉重的木製十字架,走向像頭蓋骨的「髑髏地」,希伯來語又稱各各他。在這各各他的山頂上,耶穌受鞭打、身軀受重擊,祂被釘在粗糙的木頭刑具上,並被懸掛了起來。我們的主他被釘受苦,而當神的羔羊將受難的時刻,一股奇特的靜默覆蓋著大地。

    主耶穌被高舉起來,在十字架上展開了膀臂,用永不止息的愛來擁抱世界。祂的每一句話語,宣告了從天上來的寬恕和恩慈,見證無限的恩典。「父啊!救免他們。」祂在陰影遮蔭中喊叫著,此時天空以隆隆的雷聲迴響來回應著祂。

    「祂誠然擔當了我們的患難,背負了我們的痛苦,祂為我們的罪孽被壓傷,因祂所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這苦難的十字架,使天和地再次和好;在這悲傷的情境中,我們的創傷卻因主而被醫治,我們罪惡的傷痕,將永遠被主所除去。

六、耶穌之光榮受難(參太27:45-56)

    當耶穌被高掛在殘忍的十字架上,我們感受到母親馬利亞的溫柔慈愛,也感受到悲傷心碎。我們的主在被罪惡世界的憂傷痛苦所覆蓋時,祂依然用憐憫的眼神,看著母親與門徒,祂將母親託負給所愛的門徒約翰,讓門徒能延續這份愛。

    看著聖子耶穌的生命逐漸消逝時,馬利亞一定記得在伯利恆的馬槽裡與聖嬰耶穌相遇,回憶起祂那令人不可置信的奧妙神蹟。她想起了天使對她所說有福的話,那時心中的恐懼,變成了喜樂。在這個夜裡,馬利亞為耶穌輕輕哼著第一首搖籃曲,並想像著這位神聖嬰孩的未來,是會延續約瑟木匠的工作,將手放在木頭上嗎?還是成為以色列的君王,將手放在權杖上呢?突然間,她的幻想被打斷,在各各他山頂上,釘在十字架上耶穌祂大喊:「成了!」又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不勝淒然之下,耶穌為了愛而受難,懸掛在聖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成了兩半;頓時大地震動,巖石崩裂。「祂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兵丁將耶穌從十字架上取了下來後,母親馬利亞她最後一次抱著耶穌,並用她的淚水洗滌祂的傷痕,擁抱著神聖的人子耶穌。

七、得榮耀與復活的基督(參太28:5-10)

    「祂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弟兄姊妹們,耶穌基督「犧牲」以及「永不止息的愛」在十字架的受難中顯明,我們將記得祂平安的應許及永恆的安息。在每一日當我們前行時,要記得耶穌基督戴著荊棘冠冕,用憐憫的眼神看著你。讓我們時常回想起,祂神聖的身體為我們捨棄,思念祂被刺穿的雙足;讓我們靠近祂被釘的雙手,並回想祂所背的羞恥十架,以及為了我們走在苦難的道路上。

    我們的主祂愛我們到底,我們是祂恩典的孩子。在這寂靜的時刻,祂勝過了死亡之地,進入到永恆的生命。三日之後,空的墳墓見證了主的大能,主耶穌祂已經復活!讚美主奇妙的拯救,祂是永活的救贖主!

    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祂已復活!福音書信把耶穌恩典的畫像,呈現在我們面前,並且帶我們到各各他的山上,見證耶穌的受難,以及三日後勝過死亡,這空的墳墓,見證了榮耀復活的基督。使徒保羅要我們記住所領受的福音,並且用它作為信心的基礎。 

    我們持守這福音,不是空洞地相信,而是確信一定會因著它得救。 (林前15:2)  很多教會群體都有一些仍未信主的人。有些正在漸漸相信,也有些是虛應委蛇的。無論如何,我們無法剔除那些招搖撞騙的人(參太13:28-29),因為這是主將審斷的工作。耶穌基督的福音,必然會拯救我們,只要你堅定地相信祂,並跟隨祂的吩咐去行。

八、基督福音的宣揚(參林前15:3-11)

    對於受難與復活的事情,很多人無法接受這樣的救恩。死人復活是福音宣揚的本質,宣揚表明基督的復活,就是宣告主勝過死亡,就是福音的樣式,因此身體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常有人說耶穌並沒有從死裡復活,甚至說那是門徒及學生杜撰的長篇小說。如果是如此,那麼門徒為著基督福音的緣故,不怕死來殉道,這應該不是門徒想要的結果。

    使徒保羅向我們保證,許多人曾親眼看見復活的耶穌:彼得、門徒以及超過五百個信徒、耶穌的兄弟雅各,及保羅自己,都見證了耶穌的真像。這復活是一樁的歷史事實,是門徒即便犧牲生命與殉道,都要傳揚的救恩福音,所以不要被那些懷疑的話動搖,卻要充滿盼望,因為知道當主再臨之日,你會見到確實的榮耀光照。

    使徒保羅與眾聖徒都在傳揚福音,並且聖經經文論到福音的內容是什麼。這福音不是五福臨門、名利富貴、永保青春、博愛慈悲,更不是耶穌的犧牲榜樣。福音的本質,就是耶穌基督!眾聖徒把所領受那最重要的信息,傳授給了我們,就是:「按照聖經所說的,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又按照聖經所說的,他被埋葬了,在第三天復活了。」(林前15:9)

     我們的主「為我們的罪死」,不是衪被釘十字架而犧牲就是福音,乃是因衪為我們的罪被釘十字架才是福音。祂受難而且「埋葬」了,埋葬證明了衪的死是真實的,跟平常人一樣,完全的死亡了。衪受了上帝的刑罰,擔當了我們的罪,我們的罪因衪受咒詛而成為過去的事,不再被上帝所紀念。「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這裡所說的「聖經」乃是指舊約聖經。「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詩16:10)彼得在使徒行傳裡,至少兩次引用這節經文,是耶穌基督復活的預表,證明基督的復活事件(參徒2:25-32;13:33-35)。

    在福音的內容中,最重要就是基督的復活,祂是復活的主!因基督若只為我們的罪受了刑罰,卻沒有復活,就不能叫我們因為信而稱義得生命(參羅4:25;彼前1:3)。倘若基督沒有復活,根本就沒有「福音」,我們所相信的也是枉然空虛。

    使徒保羅所說「如此信」所指的是基督復活的事。關於基督復活的福音,不論是保羅或其他使徒,都是「如此傳」,哥林多人及歷代的基督徒也是這樣信了。使徒保羅過去在哥林多一代所傳揚的基督福音,信徒們所接受的福音經歷,都證明基督已經復活。基督的復活既是確實的,我們確信復活基督的顯現,並且跟隨者們生命大轉變,他們不再懼怕,為著主的永恆國度願意付上代價甚至賠上生命殉道,「如此活」都要傳揚這份榮耀的福音。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讓我們從心來看見復活的救主基督,從各個生命故事中,與復活的基督相遇,都在形塑我們內在耶穌基督的真相。使徒保羅表明自己的不配得福音,是因著過去逼迫教會,但上帝的恩典與主耶穌顯現的呼召,讓他雖自認不合時宜,上帝仍通過他使徒的身分做工,因此他不再聚焦於自己,乃是聚焦在耶穌的死以及從墳墓復活的福音。

    基督福音的宣揚,這救恩的信息把我們拉出異教紛亂的世界,帶進上帝的恩典與大能中。我們的改變如此奇妙,今日我們成了何等樣的人,全是出於祂的恩典!在每個世代,耶穌恩典的真相,透過福音的大能,讓基督徒不敢辜負主的恩典,竭力宣揚這好消息。弟兄姊妹們,盼望我們願意比眾聖徒更格外勞苦,願意委身教會,為福音在生活與服事裡付上代價,因著復活的大能,每一日為主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