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9跟隨主耶穌~張主藤 牧師
- 主日講章
講道:跟隨主耶穌
經文:路加福音9章57-62節
主日:2025年6月29日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門徒彼得藉著聖靈的啟示,意識到耶穌不只是另一個先知、老師或是聖賢,祂是上帝所立的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是那位彌賽亞救主!祂要將上帝國度的統治與拯救大能,臨到這個世界。
這位人子耶穌道成了肉身,從天降臨進入這個世界,宣揚上帝國的福音,醫治和修補一切因罪惡所帶來的破碎,無論是生理、心理和靈性等問題,祂都是醫治並使人得釋放的那位。在路加福音篇章中,有許多關於「去」、「跟隨」、「走路的時候」的敘事,就如同耶穌曾告訴過門徒的,跟隨祂的人,將領受豐盛的生命,但在這一條道路上,必須一步步活出捨己的生命,學習主耶穌的樣式。
一、相信耶穌,跟隨基督
作為耶穌的門徒,跟隨這位醫病趕鬼、呼風喚雨,並以「五餅二魚」祝謝後,餵飽野地上超過五千群眾的耶穌,跟從這位榮耀的君王,應該是一路順遂、綠燈全開,從此人生問題全然迎刃而解,成為人生「勝利公會」榮譽的一員吧?但在這一路的跌跌撞撞,突顯出門徒對於自己身分的錯誤認知,也經由耶穌傳道期間的教導,幫助我們釐清「基督徒」,也就是基督跟隨者必須要走的道路。耶穌如今定意走向耶路撒冷,這將是耶穌的最後一段旅程(參路9:51),祂知道不久後將在耶路撒冷那裡,遭到敵對、被出賣、被審判及受釘死,祂仍然堅定地向前走。面對生命盡頭,主耶穌祈求並順服上帝的旨意,面無懼色走在悲苦的十字架道路上,最終祂將會榮耀的復活。
在我們現實人生裡,每個階段的苦難、失敗不可數,前面之路方向又不明,倘若要「從容赴義」,實在令我們這群基督徒害怕。基督徒的路會一路坎坷,各樣挑戰接踵而來嗎?忍耐到底,是因為必定得救;不灰心喪志,是因為有永生盼望。前人常謂「患難見真情」,我們在試煉與苦痛中,也能夠見證基督信仰是否真實。為主勞苦並付上代價的決心,應該是基督徒生命的特色,故當主給我們一個行動目標時,不論前方的道路有多麼危險,基督徒仍要靠著聖靈的引領,堅定地向著目的地進行。
這些在路加福音章節所記錄的事,不只是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當然此處所提到的「路」,指的就是耶穌當時走的路(參路9:57) ,也隱喻著跟隨基督的信徒所要奔走的「道路」。事實上,那些跟隨耶穌的人,一開始的時候,就被稱為是「信奉這『道』的人」(參徒9:2),跟從主道路的人,也如同耶穌所述祂是真理的唯一道路。這也是為什麼當耶穌在行走間,會持續不斷教導他們做門徒之道,憑藉著信心走在永恆生命之道。在他們的旅途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到哪裡去,我都要跟從你。」 耶穌告訴他:「狐狸有洞,飛鳥有窩,可是人子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路9:57-58)
從加利利到猶太地區,最直接的路線是穿越撒馬利亞地區。猶太人及撒馬利亞人世代彼此鄙視,故此撒馬利亞城鎮的人不歡迎耶穌,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門徒在撒馬利亞城鎮被拒絕後,沒有把腳上的塵土跺掉(參路9:5),他們只想報復、命令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刁民,就像先知以利亞對付以色列邪惡之王手下的人一樣(參王下:1)。跟隨耶穌的門徒,因為被拒絕而「火大」,期待耶穌能發威出手,但是為什麼沒有烈火從天而降,落在那些拒絕耶穌的撒瑪利亞人身上呢?
為什麼沒有烈火從天而降,落在那些假冒為善的宗教領袖,以及那些暗夜捉拿耶穌的兵丁身上呢?因為烈火從天而降,竟落在主耶穌身上。耶穌所受的洗,就是沉浸在上帝的審判之中;耶穌來到世上承受天父上帝的義怒之火,承受了我們世人該受的刑罰。主耶穌的義代替了我們的不義,這就是所有謎團的答案。在傳福音時,被人拒絕、被人藐視,甚至想要回罵時,作為基督徒的你,都怎樣面對呢?
當別人拒絕或藐視我們時,常常第一時間我們也會想報復。基督徒必須牢記審判是屬於上帝,不可期望主用祂的能力來替我們報仇,也不可自以為義地「替天行道」。歷代以來,我們看到當人要贖罪,希望罪得赦免之時,他們都要把祭牲放在祭壇上,用火焚燒!這些行為卻顯示了人心知肚明:「獻祭不足以把罪除去。」所有祭壇上的火,都是指向耶穌所受的烈火,祂也是那永恆的大祭司,是那永恆救贖的羔羊;當人相信耶穌基督的救贖,罪將得赦免,並領受永恆的生命。
耶穌指出這位要跟隨者「破釜沉舟」的忠貞宣告是不錯,因為耶穌無論往那裡去,他都要緊緊跟從。但是這句正確的話背後,卻隱藏著錯誤的心態。人子耶穌不求功名富貴,也不積累身家,需要依賴別人的款待及幫助,你是否也願意如此嗎?耶穌是一位怎樣的救主嗎?祂不是那種統御軍兵的勝利領袖,而是為世人承擔罪債的受苦僕人;祂不是被動受人款待與服事的主,卻是主動服事人的主。祂是藉著被人責罵、捉拿、鞭打,並在椎心之痛中受死,來拯救人的救主。主耶穌所謂的「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對基督徒生活有什麼實質意涵?看著耶穌所走的道路,每位跟隨耶穌的人先要看看,在你生命中的哪一方面,讓你難以跟從耶穌。
二、悲苦之行,榮耀之路
主耶穌正準備前往耶路撒冷,是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要把世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不是要審判他們的罪(參路9:51-56);不是鞭打人,而是受人鞭傷;不是犧牲別人,而是犧牲自己,成為為愛救贖的主。即便現在的道路是艱辛崎嶇,但前方卻是滿有勝利與榮耀的坦途。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並且要跟隨祂,意味著建立人生道路上新的優先次序。這一段經文中,耶穌遇到三個人,這三個人十分引人注目,因為他們每一個都渴望跟從耶穌。(參路9:57-62)
耶穌他對另一個人說:「來跟從我!」可是那個人說:「主啊,請讓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耶穌說:「讓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吧!至於你,你要去傳上帝國的福音。」 (路9:59-60)
第一個人極其渴望跟從耶穌。他們三個人都願意跟從耶穌,但耶穌的回應可說是「直言不諱」,直至到內心,這實在令人驚訝。這段經文要教導我們什麼呢?路加福音記錄了在這條道路行走時,耶穌在行進間的三段戲劇性經歷,也清楚地顯示了「唯獨基督」的教義。首先,這一位滿有熱誠的跟隨者,表示他願意跟隨耶穌到任何地方去。這樣的確定卻讓人懷疑,他是否真的了解耶穌接下來要往哪裡去,如同十二個門徒似乎也都不甚清楚。
接下來的兩個人表示,要先處理好家事才來跟隨耶穌。耶穌提醒他們,同時也是在對我們基督徒說,門徒的身分中有著不可妥協的特質,也有生命的優先次序。耶穌並沒有定下新規矩說「不能擁有房產」、「不能有美滿家庭」(參路9:58),也沒有推翻應當孝敬父母的誡命。耶穌以身作則教導我們,要真心照顧自己的父母家人(參太15:4-6)。在祂所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的話語中,似乎最不合體統,而且意義含糊。仔細思考其意,可以知曉所說的第一個死人,不可能是真正死了的人,因為死了的人根本無法行動,也無法挖掘墳墓。因此耶穌所指的,必然是屬靈生命已死的人。屬靈生命已死的人,無法感受與領會屬靈生命的事實,正如一個已死的身體,無法感受到現實世界一樣。
三、捨棄自己,唯獨基督
當基督徒說相信耶穌,要天天跟從耶穌,心中想著:「我希望讓耶穌居首位,將來總有一天我會這樣做!」。但這是理想和願景,現在我無法把祂放在第一位,我要專心發展事業,要享受生活樂趣,希望等待親人不再成為羈絆後,再把耶穌放在第一位。倘若你真的明白耶穌基督是道路、真理與生命,你絕不會因其他事物來推辭,因為跟隨祂是第一優先的,而且很多時候必須為所作出的抉擇,付上極高的代價(參路9:60-62)。
這兩個跟隨者的處境十分相似,也都符合傳統文化倫常。他們所關注的,不是自己將來的生活和財富,他們在乎自己原來的家庭。一個人說:「主,我願意跟從祢,但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而另一個人說:「主,我要跟從祢,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
又有一個人說:「主啊,我要跟從你,但是請讓我先回去向家人告別。」耶穌對他說:「手扶著耕犁而不斷向後看的人,對上帝國是沒有用處的!」 (參路9:61-62)
不論是東西方文化,其實埋葬自己的父親沒有不妥,辭別家裡的人也甚是有理,都是「名正言順」。在中東文化的語境表達,也有可能他的父親並沒有死,這麼說是表達他對父親家族的忠心。意思是只要他父親活著,他就不可以遠遊他方,如同《論語.里仁》所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他是說我願意跟從你,但是我有家庭的責任絆住我。他們的要求並沒有錯,但是耶穌看出他們的話語背後,存在著錯誤的跟隨心態。是否你曾經歷實踐上帝國度的事工,與履行家庭責任間出現衝突的狀況?在這兩難之間如何抉擇呢?
耶穌對這兩個人的回應,真正的意思表達了:「我必須在你生命居首位!」這兩個人的措辭都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沒有任何事物比主耶穌更重要,若要成為祂的門徒,耶穌必須居首位,勝過你的財富、事業、名聲和家庭子女、父母,勝過這一切。要對自己心意說不,對上帝國度說是。故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上帝的國。」「不配進上帝的國。」這個「配」字的翻譯較貼切原意是「有用」,對於領受上帝國度的榮美,心懷二意是沒有用處的,也是進入上帝國的阻礙。
想像自己是農夫扶著犁頭在石質土壤上耕作,牲畜拉著犁,你沿著犁溝向前犁地時,你必須全神貫注,不可左顧右盼,不然犁溝會向一邊彎曲,無法與其他犁溝保持平行。犁地的時候必須全神貫注,絕對不可以分心;跟隨耶穌的行進道路上也是如此,必須專注一致,聚精會神在這條道路上。跟隨耶穌的門徒必須定晴仰望祂,在他們的生命中,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爭奪生命首位,唯有高舉基督。
除非基督徒把自己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放在自己生命中的首位,否則常常是自己驕傲地坐在寶座上而不自知。歷代以來許多基督徒為了上帝的國度,捨棄了自己的家族、事業及安逸穩妥的生活,有時候甚至放下了家人,為要以信心回應主的呼召。物質上的舒適、工作或職業成就、家人和親友,很多時候也成為甜蜜的羈絆,但跟隨耶穌的道路上,卻也需要以主為先,先求祂的國度和仁義,屬靈生命才會真正活過來。恩典的主或許沒有呼召我們所有人,都做出如聖徒殉道及各樣壯烈的犧牲,但祂確實呼召我們「甘心樂意」地獻上,祂要求兒女要全然地委身基督,建造榮耀上帝的教會。
手扶犁頭向後看,邊走邊陷入往日的情懷。耶穌期望我們什麼呢?祂期望我們全然盡忠,沒有半點虛假。我們不可挑三揀四,選擇性地跟從祂,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當仰望並聚焦在主耶穌身上,我們便不會讓其他事情,分散了我們過聖潔生活的心志。許多商店或機構會辦理「一日店長」活動,讓人體驗一下,不論孩童或成人經歷後如何,脫下了制服,疲累也就一天,輕鬆愉快且不用負擔,當然也不用在意後續營運如何。現代社會也產出許多消費型的信徒,如同「一日門徒」,來參加教會活動及禮拜,除了拓展人際關係,心靈有個寄託外,大家一起旅遊宴樂、聽免費講座,有吃有拿還真不錯。但對教會長期服事沒有興趣,也不想要太大的負擔,意見倒是非常的多;脫下了聖袍,還是那個熟悉的老我。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只要路對,就不怕路遠!基督信仰是一輩子的學習與領受,而作基督的門徒,也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路9:23)「若有人要跟從我」這句話是概括的說法,它意味著經歷上帝的同在,以及與祂建立生命深厚的關係,還有親近耶穌、效法耶穌,並為跟隨耶穌來付上代價,以為基督受苦,是自己的喜樂。
要跟從耶穌基督,你必須成為基督的門徒,照著主所說的方式來跟從祂。基督信仰沒有分為「一般普通的基督信仰者」和「真正委身作門徒的基督信仰者」,更沒有分「平信徒」跟「不平的信徒」(牧長任職者)。基督信仰只有成為基督徒,就是作主門徒!你必須要建立新的優先次序,並在其中找到新的身分,也就是忠實成為上帝的兒女,並且委身教會和活出新的憐憫。在每一日的生活中,向主獻上自己的生命,活出跟隨基督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