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禱告的秘訣

經文:路加福音11章1-13節

主日:2025年7月27日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作為主耶穌的門徒,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就是研讀聖經和禱告。我們學習要靜候上帝的話語,並且「聆聽主的道」,謙卑跟隨主耶穌,活出基督福音的使命,這是每個基督徒的信仰素養,教會群體也彼此學習主的樣式。當然主耶穌也因著門徒的需要,教導大家如何向上帝來禱告,這個禱告的樣式也是我們要學的功課。

    許多事情都有秘訣,各行各業也有商業的機密或製程的訣竅,所謂「江湖一點訣,講破沒價值」(台語) ,讀經與禱告會有什麼祕訣呢?教會牧長會不會私藏一手,不願傳承信仰嗎?「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門徒反應施洗約翰曾經教導他的門徒如何禱告,甚至是禁食禱告,可見約翰的禱告生活與事工已影響了他的門徒,故此,耶穌的門徒也想學習「像耶穌那樣禱告」(參路11:1),主也就教導他們該如何祈禱。

一、向榮耀的天父屈膝祈禱

    耶穌先教導門徒一個禱告的範例,也就是我們稱為的「主禱文」(參路11:2-4)。為讓門徒了解釋禱告的意義,耶穌說了一個半夜向鄰舍求援比喻(參路11:5-8),並且提醒了我們禱告蒙成就的本質(參路11:9-13)。這是常常離開群眾與門徒,獨自去禱告的耶穌,祂所教導的禱告文,提醒著每位基督徒,禱告內容不是購物清單,自顧自地不斷拿取,而是在禱告中有讚美、有祈求、有悔罪,並有感謝,是有次序如呼吸般自然與主來對話,領受生命的餵養。

    在古代的舊約世代,在早期的初代教會,以及現在作為弟兄姊妹一起生活的大安教會中,全能的上帝都是過去、當下及未來生活中,我們唯一榮耀與敬畏的中心。上帝不是那種非要等到我們「百歲年老」死了安息後,才得以親眼看見的上帝,進入祂遙遠的神聖國度。耶穌教導我們禱告說:「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參路11:2),就是在告訴我們:「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裡(中間)。」(路17:21)。我們是活在當下的人,而這個「當下」,就是永恆上帝的主權,進入我們此生的時時刻刻,使我們謙卑為主而活。

    耶穌教導門徒的禱告,這個祈禱文顯明了祂作為人子的使命感,以及對天父旨意的理解,當然也顯出人的需要與主的權柄。這個生命的祈禱文,我們也稱為「主禱文」(可參太6:9-13)等於是主耶穌將祂自己在晨昏親近上帝的呼吸、行走與禱告,分享一部分內容給門徒。

    禱告,是關乎生命的奧秘,也在這恩典與真理中,盼望我們在主禱文的脈絡中,一段段成為你自己的禱告,活出上帝國度子民的新生命。在我們為自己的事祈求禱告前,上帝的榮耀與尊名,要居為首位。只有把上帝擺放在心中應有的位置,其他的事物才會恰如其分。端看整個主禱文,就會發現這裏面的代名詞都是複數,沒有一個是單數的。你不能自顧自地單獨禱告,獨享生命,而是要學習禱告的時候,將別人包括進來,與他們一起向「我們在天上的父」禱告。

    耶穌賦予了我們信心祈禱的權利,也因著披戴基督而大膽呼求,一同稱呼上帝為「阿爸,父!」確信自己已經被主的靈膏抹,是尊貴受膏的地位,有主所賜的權柄和能力。有了上帝兒女的嶄新身分,在世上積極行事,並且憑信心祈求蒙主應允。

二、為生命目前的需要-祈求施恩

    世上的國與天上的國之間衝擊著,我們在教會要如何回應呢?宗教改革神學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曾說:「基督徒首先要離棄自我,把自己完全獻給上帝;所說、所想、所行的一切,都以榮耀上帝為目的。」一個得到上帝分享榮耀的人,要如何去榮耀上帝呢?又如何尋求上帝的心意呢?禱告讓你脫離自我的意念與掌控,學習交託並仰望全能的上帝。

    不同的世界觀之下,誰是真正有福的人?雖然我們是世上國家的公民,順從治理者的法則,但在主禱文中,彰顯了上帝的國度、權柄、榮耀之禱告文中,卻也宣告了你是上帝國度的子民,是祂所愛的兒女,並且以上帝的國度與旨意為真正的榮耀。

    耶穌活出了上帝國度的拯救信息,因為祂就是那位永恆的君王。祂挑戰了這世界的權柄,以十字架的力量勝過世界;面對世界的榮耀,祂以十字架的光暉使之黯然失色。

    禱告,能夠覺察上帝的同在與引導,並為著每一日生命目前的需要,向主祈求施恩。禱告也滋長了我們與祂的關係,為每日的領受向主獻上感恩。祈禱的首要目的,已經超越了自我限定的福祉及好處,而進到在上帝國度的權柄之下,屬靈的自我如何能成長茁壯。

    主禱文非常簡潔有力。首先祈求上帝的尊榮和榮耀,並祈求祂治理全地(參路11:2)。然後我們懇求天父,賜給我們所需要的:每日的所需飲食、憐憫赦免、遇見試探時的保護(參路11:3-4)。為了上帝國度的旨意,以及其他子民的福祉而盡心盡力,過著一個在地上如同在天上的聖潔生活。

三、為生命過去的罪咎-祈求赦免

    禱告是屬靈的呼吸,也被稱為「基督徒的呼吸」。靈性操練的作家傅士德(Richard Foster)形容人的禱告,是靈性至深且至高的工作,是基礎的操練,卻有著廣闊的範圍。故我們向著榮耀的君王祈禱,這榮耀的君王就是主耶穌,祂是我們生命的拯救主,也是使你得到生命氣力,以及安息力量的主宰。我們不可能一面向主耶穌禱告,領受祂所賜的信息及生命,另一面屈從於地上強國勇邦的權柄和榮光,因禱告是承認我們順服在上帝的權柄治理之下,也因著領受祂寬恕的愛,我們成為祂所愛的兒女。

    我們曾遭受到傷害,而內心難以平復嗎?當耶穌教導門徒祈禱時,祂以赦免作為他們與神關係的基礎。神已赦免了我們的罪,我們也要赦免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若不能赦免人,便顯出我們還未明白自己也需要得到赦免。(參路11:4)你是真心赦免了一些曾傷害過你的人,還是對他們依然懷恨在心?倘若上帝像你對待別人一樣地對待你,你有仔細想過,或期待上帝會怎樣處置你呢?

    主耶穌教導的禱詞是說,因為我們已經赦免了人,求祢也赦免我們;而不是說,當我們赦免人的時候,求你也赦免我們。耶穌這個禱告,不是對國度之外或未信主的人說的,祂是對上帝國度裡的人說的。因著信靠主耶穌,我們領受了赦罪的拯救大恩,立基在這個恩典的磐石上,學習主的寬赦與樣式,是每個基督徒應該有的信仰學習及實踐。

四、為生命將來的試探-祈求護佑

    當我們謙卑地承認,地上國度的試探與凶險,有時會悄悄臨到,有時卻意外造訪,撼動著你的心,也會發現個人的禱告時光總是心神不寧、漫無規律。甚至早晚的慣性禱告在自然倦怠中,既反覆又破碎,還會插播些「購物廣告」。你在這樣缺乏專注力,卻要面對生命的抉擇時,此時禱告最好的方法,就是向主「禱告、禱告、再禱告!」遇見試探時求主的護佑,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這是你坦承能力有限,並且謙卑依靠主的態度。當人狂妄自認可以勝過各樣試探或試煉,甚至不需要主的保護,那麼這些試探的總和與恐懼,將可能徹底擊垮你的自信與信仰。但當人謙卑求主的保護,並且勝過一次次的試探與考驗時,這些試探將鍛鍊你,並提升你的心志與能力,成為一個成熟見證主恩的基督徒。

    恆切祈禱不是要改變上帝,也不能搖動祂的審斷與旨意,但向主來禱告,乃是叫我們的心思意念,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成為我們遇見試探時的保護,不要讓我們遭受到承擔不起的考驗,並幫助我們明確表達我們的需要與有限,也將一切重擔交託給愛我們的主。恆切禱告也幫助我們認出上帝的工作,並且謙卑與祂同工。

五、求則得之,求主施大恩

    這段向鄰舍求援的比喻,提到某位主人在半夜時有朋友來訪,但尷尬的是,他的櫥櫃裡沒有食物可以招待客人。這個主人就到隔壁去吵醒他的鄰居,借三個餅來款待客人,這鄰居最後甚至「照他所需用的給他」(參路11:5-8),因為他受人尊重,堅持中東文化中避免使自己及族群蒙羞的思維,保有好的名聲。

    我們不把需要及欠缺帶到天父面前的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以為自己衣食無缺,房子內「櫥櫃是滿滿的」、「皮夾是飽飽的」,卻忘記自己內外在是多麼的貧乏。在主禱文以及這個比喻中,耶穌讓我們知道禱告是向豐盛且慈愛的上帝祈求(參路11:8),這位榮耀的主上帝,更勝於比喻中致中伸出援手「避免蒙羞」的鄰舍。那有需要的、一無所有的,來到這位賜予豐盛祝福的仁慈上帝面前,謙卑向祂祈求,祂豈不會加倍的賞賜與供應祂的子女呢?

    在主禱文及這比喻中,主要的祈求都是餅,也是內外在生命的餵養與供應。耶穌最後的結論提醒我們,基督徒禱告的本質,應該祈求、尋找、敲門,恆切地禱告(參路11:9)。我們渴求的真誠迫切,只能從禱告時的強烈感情予以證明。我們不是要向一位不樂意給予的上帝,死纏爛打地要恩賜好處,而是向一位了解我們的需要,勝於我們所知的上帝祈求,祂充滿了對兒女的憐憫與無限的大愛。

    教會群體也應該委身於基督,為所作所為努力辯護,以真正君王子民的身分,成為榮耀上帝且宣揚福音的大使。禱告正是基督徒在勞碌生活之中,恢復上帝形象的關鍵,也是在面對困境中,獲取勇氣及力量的恩典管道。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上帝會照我們所需要的供應我們。我們不一定會得到我們想要的,但上帝會賜予那對我們最好的,因為祂是滿有慈愛的天父上帝。祂甚至賜下聖靈給求告祂的人,引導保護並賦予能力宣揚福音,幫助我們榮耀天父的聖名。

    我們如何讓主禱文來影響我們個人及教會的禱告方式?你會誠實承認自己的缺乏與不足嗎?有什麼事會攔阻你常常禱告呢?當我們奉耶穌的名謙卑禱告時,會一步步發現,當我們聚焦在耶穌身上,一次次的祈求內容竟微妙地改變了,漸漸地不再是為了我,乃是為了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