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威廉 (Dr. William Gauld) 1861年2月25日,出生於加拿大大略省倫敦市的農家中,他的父親是熱愛土地的農夫兼木匠,他的母親和其他親人都是虔誠的長老會清教徒。1880年馬偕第一次回國述職時,他還是個16歲高中生,他聽到馬偕的演講大受動。立志將來也要成為海外宣教士。吳威廉多倫多大學、諾克斯神學院畢業後。即刻向加拿大海外宣教委員會申請為海外宣教師,委員會期待他到臺灣與馬偕合作。1892年8月17日與娘師娘Miss Margaret Mellis結婚,奉派來台協助馬偕博士,於1892年10月22日抵達台灣,成為繼馬偕博士後的第五位北台灣宣教師。馬偕與前幾位助理牧師有不愉快經驗,因此對他有特別的期待,不僅親率家人和學生到碼頭相迎,還親自教他台語。

  吳威廉牧師夫婦終其一生,遵守與上帝立的約,我歸納幾個方向來談:

  1. 他們抵台不到一年,馬偕博士第二次回國,他一下子成為六十間教會,兩千多位信徒,以及神學院、醫院等宣教事業的總管。這期間又逢日本甲午戰爭,他必須獨當一面處理所有危機,事實證明他是經得起考驗的領導人才,並守護砲台埔和淡水的宣教產業。
  2. 但比這更艱巨的是他1899年獲假歸國不久,又得到台灣這邊的緊急召喚匆匆回台,抵淡水不久後馬偕逝世,突然把30年的基業全托給他。
  3. 1908年9月18日與宋雅各醫師提出設立馬偕紀念醫院的理念,新醫院以紀念已故馬偕博士而稱為「馬偕紀念醫院」。我認為這將是一所機構,結合醫療、禱告跟教學,用一種很簡單的方式,帶領人到基督的面前,這樣的機構很適合紀念這位堅信以這三種方式宣揚福音的馬偕博士。
  4. 吳牧師做人謙順,做事認真而有驚人的毅力,但卻沒有馬偕那種威權獨斷。他適時的將北部台灣教會從馬偕的人治時代,過渡到組織和體制的時代,其成就幾可和馬偕博士相提並論。他向加拿大母會請求設立北部中會(後來延伸後來再與南部英國教士會共同創設–台灣大會(現今的總會)。這是把【民主】帶入台灣,這樣的成就完全歸功於吳牧師的遠見,但是吳牧師卻是個謙卑、樸實的人,行事低調不愛排場;「米粉炒吃到飽」是他的名言,並非他愛吃米粉,而是要人招待他時簡單就好。
  5. 吳威廉牧師來臺後,由於他具備專業的建築知識與能力,從1892年之後,北部基督長老教會的設計大部份即落在他的肩上,他在台灣的建築作品還留到今天,其作品有:

1902年馬偕墓,1906年姑娘樓,1909年牧師樓,1910年婦學堂,1912年馬偕紀念醫院12月26日落成開幕,1912年北投教會,1915年大稻埕教會,1916年淡水女學校,1916年宜蘭教會,1918年臺北神學校,1922年新竹教會、基隆教會、鳳林教會。另外還有:

  • 計算總統府建築用之磚塊量;(2) 淡水線火車時刻表。
  1. 吳威廉牧師臨終與遺言

當蘭大衛醫師告訴吳威廉牧師,很快地就不再受苦了。吳牧師就在臨終對牧師娘說:「妳要回家」。不一會兒,他又說:「不,妳要繼續做工。」牧師娘說:「當我們被差派到福爾摩沙時,事實上,就在我們結婚那天,我們與上帝立約,只要我們能持續做工,我們將在福爾摩沙度過有生之年。他守了他與上帝所立的約,我不能背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