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大弼醫師是彰基醫院創辦人蘭大衛醫師之子,1914年出生於彰化,與台灣小孩一樣,愛布袋戲、童玩、打赤腳玩耍。他常以流利台語介紹自己:「我是英籍台灣人」或「我是台灣囝仔」、「我先學會說台語,英語是後來才學的。」

  從小看著父母發放奶粉給貧苦家庭、為貧窮人家免費看病,他也立志要

用醫療來幫助人。在取得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後,1952年起,擔任彰基院長28年,是台灣腦神經醫學權威,直到1980年才退休回英,拒絕了彰基所發的退休金。1996年獲頒發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同年也榮獲前總統李登輝先生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2008年蘭大衛、蘭大弼父子也獲頒行政院一等功績獎章及證書。蘭大弼醫師對人與對自己的勸勉:儀器固然重要,但身為一位醫生,一顆憐憫、溫柔、謙卑、忍耐的心對待病人,更為重要。

  蘭大弼醫師是一位謙卑和善,對台灣很有貢獻的醫師。我在2004年因為拍攝馬雅各傳有機會與他相處兩天的時間,我們有許多愉快的對話,關於台灣的每一件事他都愛聽。這次的同工,有三件事令我感動的事:第一件事是他帶我們去馬雅各醫師的墓園。他說:「你們來之前我有先來幫他掃掃墓,整理整理。」我心中出現了一畫面,一位89歲活著的宣教師為不同時代死去的宣教師掃墓,他們不曾見過面,而連接他們的是台灣這塊土地以及對台灣人的愛。第二件事是在我們離開他家之前採訪了他幾個問題。我問他:您在台灣服務多年有很多的貢獻,人民也都很喜歡您,您有甚麼心得感想沒有? 他回答:「不是我能做甚麼,是台灣人給我機會服務。」我又問他: 如果有機會對台灣人說話,您想說什麼?他想了很久後說:「不知我有讓人艱苦心沒有?」蘭醫師一生奉獻給台灣,存留在他心中的竟然是虧欠!我關掉攝影機心生羞愧,我是台灣的基督徒,有虧欠的應該是我。第三件事是我們要離開時他堅持陪我們到地鐵站,走了好大ㄧ段路,看到車來又堅持陪我們到大的轉運站,還堅持陪我們上上下下好幾個月台,沒有手扶梯,人很多空間又狹小,但他就是堅持要看我們上車,我知道他不捨得我們離開,因為我們是從台灣來的人,他對台灣情感實在非常的強烈。車來了,他站在月台,向我們揮手道別,當地鐵的車門關閉時 我的眼淚不停流下,內心有無法言語的悸動,有太多情感與敬佩之心充滿著我。

  蘭大弼享年96歲,他在辭世前,最後寫過的字是「台灣」兩字,最後說的話是用台語說:「要照顧窮人」。想一想我們可以從蘭大弼醫師學到什麼?我們來看這段經文(腓立比書4:8-9)「…你們要常常留意那些美善和值得讚揚的事。一切真實、高尚、公正、純潔、可愛,和光榮的事都應該重視。你們從我所學習,領受,或聽到,看到的言行,都要實行出來。那賜平安的上帝就會與你們同在。」(腓立比書4:8-9)

  這段經文可說是蘭醫師一生的寫照,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