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 張主藤 牧師  
 經文:哥林多後書8章1-8節
 主日:2021年07月04日

 

前言

    近期因疫情的緣故,許多人發揮能力與愛心,不管提供醫護人員餐點及物資、募集醫療用的呼吸器及防護具,或是慷慨要捐贈疫苗給大眾,都可以看到同島一命、團結抗疫的精神,也讓我們同來思索捐助的意義。愛心實在不實在,為何與捐助或給予有關係?難道捐助及捐款的人才有愛心,沒有的人就愛心不足?

    富足的人未必恆富,現在富足將來可能缺乏,而缺乏的也未必恆貧,也可能變成「供應分享者」,那時也要學習分享給缺乏的人了。古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過去台灣在國際欠缺口罩防疫時,捐贈了大量口罩給他國,今日台灣在疫情困難及缺乏疫苗中,也受到了他國的恩惠捐贈疫苗給台灣,大家同感這份友邦情誼與雪中送炭的溫暖。「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林後8:14)在使徒保羅的均平勸勉中,卻多了一份蘊含在基督裡的愛。

 

一、上帝的恩待

    捐多、捐少,何者比較好?使徒保羅他告訴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在馬其頓的教會,至少有三個基督徒群體,分別為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及庇哩亞,這些在馬其頓地區的教會困乏貧窮、飽受逼迫,經歷患難的考驗卻仍有喜樂,在貧困與缺乏中,努力捐輸,慷慨來捐助耶路撒冷的教會。他們沒有多餘的錢財並且還有逼迫,然而他們的捐助,遠超過保羅的預期。在第三次的宣教旅程中,保羅已經為耶路撒冷窮乏的信徒籌募,他經驗到這些教會自我犧牲的捐助,雖然窮乏仍樂意透過使徒的籌募,來幫助遠方更缺乏的聖徒與教會。捐助的關鍵不在於捐出多少,而關乎為何捐和怎樣捐的態度,上主不會要我們在被壓迫或不情願下奉獻,而是我們能像馬其頓各個教會,先把自己奉獻給主使用,以至於愛主內其他的弟兄姊妹,以幫助有需要的人為樂,視為當行的良善之事。對哥林多教會信徒與我們而言,什麼是上帝的恩待?保羅提醒哥林多人,應負的責任並鼓勵他們踴躍的捐助,是因為領受了祂的恩待,賜恩給我們面對順境與逆境,都能存感恩的心志。

    祂賜恩在基督的教會,並透過教會讓人能受造就與同心敬拜,透過聖靈的團契領受恩惠,以至於我們不論環境如何,都可以回應上主的賜恩。我們的弟兄姐妹也非常疼惜教會,為著教會建堂後所需來負擔及奉獻支持,忠實地捐助,即便自身教會仍有缺乏,但也不忘關心主內其他的教會與機構,實在是顯出上主的愛,祂的恩典滿溢!

    「愛人如己」是聖經的教導,上主給了我們雙手,一手可勤奮工作,另一手可惠施他人,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把這愛心落實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祂的身上。誰是最微小的弟兄姐妹?就是在我們周遭弱勢的、貧病交迫的、生命受到傷害的、被人輕看及受到限制缺少自由的人,都是我們可以關懷幫助的對象。有錢的人不一定慷慨、慷慨的人不一定有錢,而上主容許人經歷貧窮,也經歷富足,並學習互相幫補別人的不足。「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這是每天仰望及信靠主的生活,祂的兒女學習在生活需用上信靠祂,先求祂的國與祂的義,學習用愛心互相照顧,而這信心的生活及愛心的付出,絕不只是牧者傳道人要學習的,也是所有信徒會友應該學習的美好功課。

 

、蔡巧女士的生命故事

    張文亮教授寫了一本書《一把剪刀,幫助千百人:蔡巧與台灣初期護理 Grandma Tsai and A Pair of Scissors》書中內文介紹了蔡巧女士的一生。節錄書中對她生命故事的見證如下:

    蔡巧女士於1910年10月18日出生於彰化鹿港。小時家窮以編織草帽為業,但父母仍堅持讓她入學校接受教育。在蔡巧小時候母親就每個主日帶她去鹿港教會參加聚會。1926年,日本政府在台灣開始設立「護士」制度(俗稱看護婦),當時鹿港教會林照牧師鼓勵蔡巧去學習護理工作。在 1927年林照牧師帶她去彰化基督教醫院見當時的院長蘭大衛醫師。蘭醫師將她留在身邊學習一段時間,見她靈巧又認真,於是派她上台北馬偕醫院接受護理訓練。

    早期的馬偕、彰基、新樓等三間醫院聯合一起訓練護理人員,都是長老教會的系統,互相合作投入醫療服務者的教育。醫師自編教材(用羅馬拼音)並用嚴格、嚴謹的態度栽培護理人員,成為最頂尖的醫療先鋒。

    蔡巧女士在馬偕學護理期間,堅定了她的信仰及護理工作的理念,也是她終其一生保有的信念:「多聚會,多熱心;多愛主,多救人。」日治時期政府禁止民間的「接生婆」,改採需要有認定的「助產士」檢定考試通過者才能執業。只要能通過此項證照考試,助產士就可以賺取一筆不小金錢。1931年,蔡巧女士完成護理訓練,成績優異下經過馬偕訓練班主任的推薦,要她繼續用一年時間接受另一專業訓練—助產士,並且順利取得護理和助產士兩個證照。

    完成學業的她於1932年回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她熟巧及認真的工作態度使得院方對她大為賞識,1934年就升為「護理長」。蔡巧女士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和馬偕醫院,都看到醫院秉持著基督的愛心,對許多貧困窮苦人家給予免費醫療,因此培養她心靈重要的認知:「真正的富有,是助人而不收回報。」也讓她一直深信:「護理學習更多,就可以幫助更多人。」

    後因媒人來提親而與日本學習獸醫返鄉的陳法丁先生結婚。但丈夫在1937年因為病去世,家庭的變故留下一個7月和一個3歲的兩個女兒,因此她決定帶著兩個女兒回坪林公婆的家居住。為養家她在坪林鄉公所職戶政事務員工作,而當時坪林鄉沒有自來水、沒有電、沒有婦產科醫師,病人必須從坪林走到石碇,再走路或坐轎子到景美,然後換車到台北城,確實艱難。

    有一年大台北地區發生水痘流行,鄉公所從台北城取藥回來卻無人會用注射筒,而蔡巧女士表示她可以做這項工作。蔡巧女士過去所學得以發揮貢獻出來,大家也才知道原來她是科班出身的醫護人員,而且是有證照的助產士。

    自此鄉里的人紛紛找她幫忙助產接生,甚至三更半夜,經常需要走很長的山路。但不論如何,她都堅持只要是下班時間,無論多遠她都會去幫助,而接生都一概不取任何費用,她大可用助產士的執照,賺更多的錢,但她並沒有這樣做。就這樣免費替人接生長達35年之久,直到65歲從鄉公所退休後,她依舊樂此不疲,直到快80歲時才因為年邁而退下來。現今坪林鄉超過60歲以上的人,幾乎都是她接生下來的。因此坪林人稱她「阿嬤」也稱她「蔡桑」,受到坪林鄉民敬重愛戴。

    在1950年始有基督教的傳教師進入坪林鄉傳福音,蔡巧隨即將住家開放當作聚會處,後來坪林教會就是從她的家開始,讓坪林人因而領受福音的信息。她使一間破舊的老屋,成為了榮耀的教會;一間平民住宅,化為生命喜悅的護產診所,她幫忙及關顧居民,而同一把剪刀,也迎接了千百個生命的誕生。上主賞賜蔡巧女士護理專業,她在坪林鄉各村落幫人接生,走過人生的旅途,百歲高齡時仍有健朗的身體,見證百年來上主透過她帶來的恩典及祝福。

 

、從捐助到求捐

    照著使徒們的教導,我們當紀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而保羅著重將信仰的感受轉變為真實的行動,透過勸勉哥林多的信徒,從同情及憐憫的產生,不是停留在認知層面,往往最後而是漸而淡忘,而是在其中能將同情與憐憫化為真實的行動!

    從馬其頓眾教會對於使徒勸募的捐助,甚至竭盡所能地超過了自身的能力,可能會讓人以為他們只是一時有善良的衝動,但透過保羅的書寫記載,可知他們不但在極度貧困的狀況下仍樂意慷慨捐助,甚至自願地向使徒來懇求,能在接濟猶太地區信徒這一件良善的事情上有份,這絕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有股出於內在愛心所發出的行動。

    原來祂們從捐助到求捐的過程中,是因為他們先把自己獻給了上主。他們過真正完全奉獻的生活,一切所求所想都是為著教會的益處。當他們有上帝國的眼光時,不再只是想到自己所需,而是能顧念到其他聖徒的需求,就盡力並樂意幫助主內同工。所以真正的奉獻,是獻上自己成為馨香的活祭,不僅是獻上心力、能力,也必定樂意獻上錢財。奉獻錢財是對基督徒的一種考驗,看我們到底如何回應上主的恩典,是不是過完全奉獻的生活?我們的愛心與捐助是出於真理上主的引導,必會甘心樂意把錢財歸給主使用,並將一切榮耀歸於祂。

 

、實在的愛心

    教會在「慈惠捐助的事」範圍上應該比「供給聖徒需要」的範圍大,所為捐助的事,不單指著聖徒也就是教會群體,也可以包括那些在教會外的人。保羅的勸勉並沒有反對信徒行善或去賙濟窮人,不過聖經裡有一個次序,就是致意上帝國度,先顧及上主的兒女、信仰同屬一家的人,然後才臨及對公眾鄰舍有益的事。

    哥林多的信徒在各方面都很豐足,包括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愛心等,使徒保羅期望他們在施予捐助的事上也有好榜樣,勸勉哥林多教會有所借鏡,各樣恩賜豐富滿足外,熱心助人也試驗愛心的實在。施予是愛心的自然反應,保羅並沒有強制命令哥林多教會必須捐助,卻鼓勵去證明他們的愛心是真實的。實在的慈惠捐獻,顯出實在的愛心;樂意慷慨地奉獻,考驗愛心的真偽。當你愛並疼惜某位弟兄姊妹時,必然樂意把你的時間、關懷以及所需分享給對方,倘若你拒絕幫助,這份愛心可能不如所說的那樣真誠。

  

結語

    馬其頓教會及歷代聖徒們,他們從經歷的患難中受到嚴重考驗,但是因著愛主而充滿喜樂,在極度的貧困中仍然慷慨捐助。保羅他以耶穌基督為例,在他眼中看來,耶穌的犧牲並不始於其誕生,也不始於十字架,主的犧牲在天上早已經開始,當他放棄天上的榮耀,降卑成為人子的樣式來到這世上時,這份愛的犧牲已顯明。保羅向教會所挑戰是有這樣偉大的榜樣在面前,為什麼還封閉自己並遲遲不願捐獻?

    在人生命中有一種不可思議從愛來的均平。我們量給人多少,人也量給我們多少,保羅試著提及馬其頓眾教會的愛心,和哥林多人的愛心比較,是口頭的承諾還是真心的行動,這樣的提出也檢視哥林多人的愛心到底實在不實在。願我們在教會群體都有真實的付出、真實的捐助與真實的愛心,在愛主的兄姐妹身上流動,也在我們的身上見證主耶穌真實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