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加拉太書1章16-21節
主日:2021年08月08日

前言

    保羅的耶路撒冷之行確立了偉大並帶來合一的真理,就是我們因信耶穌基督而得救,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在基督裡打破因律法所帶來猶太與外邦人隔閡的牆。加拉太書第二章開始敘述在耶路撒冷保羅受到彼得、雅各及約翰眾使徒的接納,他們都領受了耶穌基督的呼召成為使徒。後來的記事則敘述到在安提阿的保羅,站起來公開指責彼得,因在雅各所派來的人士到達前,使徒彼得與安提阿的外邦信徒一同愉快用餐,但耶路撒冷的人士一到,彼得就退縮不敢再一起吃飯,因為害怕那些主張外邦人必須接受割禮的名望人士。這樣的舉動讓其他的猶太信徒及巴拿巴也起而效尤,失去了原則並受到影響,因此保羅責備彼得不遵循福音真理的舉動,因為不管在何時何地,保羅在意的是基督福音被正確的傳揚。

一、因行律法(行為)或因信心稱義

    彼得和外邦信徒吃飯然後退席分開,與彼得的領受有異,因他曾宣告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神藉著耶穌基督傳和平的福音,將這道賜給以色列人。」(徒10:34~36)在猶太人眼中只有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是律法的百姓,外邦人都是不潔淨的外邦罪人,但在上主對彼得的啟示中神所潔淨的,他們不可看作污穢,彼得也跳脫猶太潔淨條例的禮儀,領受了恩典的福音。這事件令人吃驚的不是彼得不再和外邦人吃飯,而是他竟然開始和外邦人吃飯!使徒彼得假裝退出來,他心中知道飲食與衣著的律法只不過是猶太傳統,但面對那些守割禮派的名望人士,他不由自主地恐懼起來。使徒彼得受制文化差異高過於福音的合一,看重人的批判而忘卻神的旨意,因此保羅再次重申猶太人和外邦人都因信而得救
,不是因為猶太文化或摩西律法而得救。

    保羅對彼得的批判主要不是他的離席的行為或沒有禮貌,讓外邦信徒不舒服,而是有更深層的問題,就是彼得的行為不符合福音的真理,沒有照所啟示的異象走,順從基督福音使命,如同在16節經文講述到一個人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是藉著信耶穌基督,而不是靠遵行摩西的法律。不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都信了基督耶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不是靠遵行法律,沒有人能夠靠遵行法律而得以稱為義。保羅沒有把重點放在彼得錯誤的行為上,重點是那行為背後的自義態度,文化與禮儀等猶太傳統是彼得等使徒的困境,夾雜優越及恐懼,因彼得忘卻了福音,忘卻了自己因著恩典在基督裡蒙接納,卻被猶太習俗與律法的陰影給壟罩著。保羅不是明明要批判羞辱磯法,而是為了福音的緣故,辨明是因信耶穌基督而得救,不是因守律法或猶太習俗傳統而得救,這是彼得與其他使徒都知道的福音真理,但面對耶路撒冷有權勢的傳統人士來到,他們怕這些傳統守割禮者的論斷而失去福音原則,受壓力之下與外邦信徒切割,但基督福音所帶來的,有時不但是接納彼此的不同,更是出於信仰中愛的犧牲。

    膾炙人口的小說《冰點》是日本女作家三浦綾子的成名著作,小說裡面有寫入一段真人真事的歷史事件。在1954年9月,往來北海道函館與本島仙台之間的渡輪洞爺丸號,在津輕海峽航程中遇到颱風而沉沒,而根據當年船難的紀錄,同船有兩位美國籍傳教士霍恩•里伯與史頓,看到陌生的日本旅客救生衣故障,逃生無望而哭泣時,兩人便將自己的救生衣讓給年輕人,傳教士認為日本更需要年輕人,為了這樣奉獻了生命。

    船難後25年,1979年三浦綾子接到霍恩•里伯之女-琳達拜訪的請求,才知道知霍恩•里伯當年家中尚有妻子及三名子女。女兒琳達已經27歲,因獲悉父親的事蹟被寫入冰點而赴旭川(Asahikawa)拜訪三浦綾子。三浦綾子表示在看到琳達之前,從不曾想過筆下的人物家庭與失去父親的家人是如何度日,心中感到悲痛艱辛,為此向琳達表示歉意。訪談中透過翻譯,年幼失去父親的琳達,說起自己成長環境相當艱困,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無法諒解,為什麼父親為了陌生人而遺棄她們,如今她是信仰堅定的基督徒,當她以上帝的眼光來看這件事的時候,她內心的創傷才得到醫治,她終於知道是基督的愛,使父親願意為陌生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如今對父親的犧牲感到驕傲。這是《冰點》小說另一段讓人安慰的史實插曲,我們也盼望獲救從死裡逃生的年輕人,能獲得在基督福音裡的新生命。為陌生人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兩位美籍傳教士所傳的不是教義,也不是律法,而是在基督裡犧牲的愛。

二、我們同樣處在族群與文化的困境

    教會間難免也有宗派主義或特定的文化理念與做法,主要關乎倫理行為或教會政策,強調價值差異讓外人知道我們的教會是最好的,其他都沒有那麼好;不只是彼得,有時我們也同樣在族群與文化的困境中掙扎,文化背景不同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是要學習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樣式,謙卑去接納對方,還是彬彬有禮的辭退不同桌用餐,只交換名片資訊,不分享內在生命。

    在某些教會的音樂事奉非常現代化、充滿情感,禮拜堂空間新穎的設計,這些走在新潮流的教會基督徒,很難不對那些使用古典音樂、情感保守且建物是歷史古蹟的教會,懷有多一份現代與優越感,反之亦然,使用古典詩歌及持守傳統的教會,用睥睨的眼神來看其他新興的教會;是形式和傳統重要,還是屬靈和內在敬虔重要?總是有不同文化背景與看法,因此不管是跪著或站著禱告、清晨或晚間的禱告會,簡單幾人的洗禮儀式或百人泳池的受浸典禮,大家都有不同的領會,但當我們害怕與恐懼人的眼神與言語時,常會懦弱的放下了手,失去了信仰的原則與洞見。保羅面對現今世代教會這樣的景況,會寫什麼書信內容給我們?他在耶穌基督的啟示中,會給我們怎樣的提醒甚至責備?基督徒的生活應是個持續調整與歸正的過程,讓我們在其中,也一同與教會不斷改革與歸正在福音的基道上。

    民族主義的優越只是律法主義的一種形式,律法主義必會在心理層面帶來驕傲與恐懼,也會在社會層面帶來排拒和紛爭,當信徒把這些屬世的態度帶進教會,例如勞工階級的基督徒厭惡比較富有或高尚的基督徒們,覺得格格不入;特定政治立場的基督徒不想跟光譜另一邊的基督徒共同團契;外表體面與隨意穿搭的基督徒相處起來,可能感到不自在。

    在困難的處境中,我們不會因為種族優越而稱義,更不會因為文化高尚而多得恩典。保羅讓我們看出上主跟我們的團契及教會群體,不是建立在種族或文化上,我們使用的語言、衣著、飲食與禮儀是傳福音的媒介,但不是福音;種族歧視、文化偏見、族群優越、自我中心等是拒絕那帶來救恩的福音,是靠行為稱義在生命中某方面的延展,源於自覺在某方面比他人更優秀或更公義的渴望,這些渴望及更敬虔的想法,卻常讓我們忘卻了自己是因著恩典而得救,是不完全又軟弱之人。處於文化強勢的人在文化上的驕傲顯而易見,但文化弱勢者身上,就較難辨識出因種族驕傲而稱義的心態,保羅在以色列人與外邦人差異的論述上可見一斑。

三、在基督裡因信稱義並與主同活

    彼得的軟弱及文化優越感的壓力違背了上主的福音,但保羅透過提醒彼得,他已經蒙神稱義,有基督的認可與憐愛了。不是用罪惡感或律法去要求別人做得更好,規定如何做才是委身的基督徒,保羅提醒別忘了上主澆灌在你身上的恩典,應該在外邦眾信徒面前,打破隔閡並活出在基督福音的恩典與自由。

    過去的道德高尚的掃羅是為了自己,如今蒙恩得救的保羅單渴望為「愛他、捨己」的主而活。因信稱義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是保羅對福音的總論,如果連彼得、巴拿巴等使徒都需要信仰再教育與學習,思索因信稱義的意義,那麼我們也非常需要反覆思量。守律法誡命無法拯救我們,不是說我們再也不需要守主的誡命,保羅的意思是他向藉著遵守律法而得救這理念已死了,得救稱義是靠基督不是靠律法,如果不透過律法不會知道什麼是罪,不透過律法不會知道無法靠自己守全律法,保羅之言更顯出人需要歸信救主耶穌。

四、復活的主時刻與我們同行

    常常該讓它過去的問題,卻一直留在心裡面揮之不去,叫人無法坦然而活,這些糾纏在我們心裡的問題與衝突,其實早已經過去,但卻糾結現在甚至未來。委身的基督徒,是活出並享受主澆灌在我們身上的恩典,使徒保羅勇敢面對他的過去與背景,不怕這些纏累,他宣告說:「基督的生命是我的生命,祂已愛我,並為我捨己!」

    對基督徒而言,最傷害我們的記憶就是曾經犯的過錯失敗、受傷打擊之類的事件。這種糾纏不休的記憶常常讓人覺得不配服事,或是對其他的弟兄姐妹心存芥蒂,事實上已經饒恕了,也為過錯付出代價了,但是就沒有辦法擺脫這樣的記憶,阻擋自己信仰投入性的反省。為什麼要任憑過去的失敗及問題糾纏不清呢?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2:20)當我們成為基督徒的時候,代表我們願意把過去的失敗、罪惡、所有不討神喜悅的事,跟耶穌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了,然後勝過罪惡及死亡的耶穌活在我們新的生命裡,與我們同行。在個人及教會群體的過往經驗中,有好的記憶可以懷念,也有不好的記憶、經驗及感受可以成為警醒,告訴自己雖然過去是失敗了,但如今我們已經靠著基督得勝了,要更加珍惜主的恩典,勇敢面對試煉。

結語

    各位弟兄姐妹,我們如何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呢?上主視我們與基督一同被釘死一樣,這十字架是惟一得救的途徑,因為我們的罪已經與祂同死,我們就不再被定罪了,獲得釋放與自由。我們與基督聯合,舊的我已經死了,基督徒的新生命便開始了。在每日生活中,我們必須警醒自己,緊緊跟隨基督,這也是與祂同死的含義。然而基督信仰的重點並不在於死亡,而在於生命,我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我們也將與祂一同復活
!在律法上我們已經與神和好,可以自由地效法基督,學習主的樣式;在生活上我們已經獲得基督的復活能力,使我們繼續跟罪惡爭戰。永活的救贖主看顧並與我們同在,祂就是我們生命的力量,也是我們永恆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