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4章24-31節

主日:2022年1月30日

前言

    新年即將到來,許多人準備要返鄉團聚,也期待著親朋好友的接待回應,但是耶穌回到本家本鄉,卻是辛苦的經歷。耶穌是彌賽亞救主,在會堂宣讀以賽亞書61章經文來表明自己就是那受膏抹的基督,宣告了祂是帶來自由與釋放的基督。這是主的恩言,向眾人表明恩年已到來,這事已經應驗在他身上,眾人開始覺得稀奇,但漸轉為睥睨的眼光,因為這耶穌不是何方神聖,他是木匠約瑟家的人,是馬利亞的兒子,他的兄弟姊妹大家都很熟識,跟多數的人一樣平凡,只是比較聰明會誦讀聖經與教導人。

    耶穌對於他們內心的鄙視與輕看非常清楚,他舉了兩個例子就是「醫生啊,治好你自己吧!」群眾說起聽過耶穌在迦百農外邦之地行的神蹟,也該在本家故鄉行多一些神蹟吧!當然耶穌也提到「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不受到歡迎的」。神蹟奇事總是讓人驚訝不已,為何耶穌不在故鄉拿撒勒多行一些神蹟,讓地方父老都能信服呢?耶穌並未留下來和這些同鄉爭論,也沒有再行大能的神蹟試圖說服他們,而是繼續前行,往外邦的迦百農去。

一、人vs.神蹟(耶穌被拒絕、路4.21-24)

    透過經文的描寫,我們知曉沒有一位被厭棄的耶穌,就沒有一位真實歷史上,作眾人之主的耶穌。耶穌在拿撒勒家鄉被厭棄,聖潔的主到來,與這世界有更深的衝擊,有趣的是感到耶穌冒犯人的,是耶穌本鄉的人。人們說: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的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因此人們就厭棄耶穌。他們就是因著耶穌身分的平淡無奇而被得罪。

   不但被一般民眾與同鄉厭棄,耶穌在其他地方也得罪那裡的精英份子,如門徒對耶穌說那些法利賽人聽見耶穌的話而不服的事(太15:12);耶穌說道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事奉神就是事奉錢財,法利賽人就嗤笑耶穌(路16:13-14),耶穌又得罪了當時的精英份子和領袖。為何會有這些衝擊呢?

    共觀馬可福音六章耶穌返鄉的經文,著名解經家雷恩‧威廉(William Lane)在他的註釋中論到這段經文說:「儘管耶穌家鄉的人聽到和看到一切,但他們仍看不透這個在村里長大的平凡人的面紗,因為太平凡及普通了。他們說:這不是那木匠嗎? 耶穌沒有什麼特別,祂只是普通的一個木匠。「這不是馬利亞的兒子嗎?」在當時的父權社會裡,沒有人會被稱為馬利亞的兒子,耶穌受到的輕視可見一斑。

    耶穌為何要行神蹟?神蹟的內涵是什麼?神蹟的內涵乃是指向恩典,也就是行神蹟的主,透過神蹟顯明上主同在的恩典,但往往人不要恩典而要神蹟,這乃是指向自我中心,自我的需求,而不是求主的旨意顯明。上主要人起來領受恩典而非只領受神蹟。恩典就是上主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從無限的主變成為平凡的人,透過神蹟奇事要顯明上主長闊高深的愛,以及祂拯救的恩典。神蹟不是要滿足以個人的選擇與主導的思想,以人為主的頓悟途徑或是潔淨禮儀,基督福音打破了人要複雜的戒律或修行等努力追求的東西,福音就是平安與簡單的信息。接受這位被拒絕的耶穌,除非你接受的耶穌,是祂在新約聖經中把自己啟示出來的那一位,否則你不可能相信真正成為眾人之主的耶穌。

二、人vs.恩典(恩典的去向、路4.25-27)

    耶穌提到兩個舊約故事為例,先知以利亞跟以利沙都是以色列的先知,但都將上主的恩典帶到非猶太人的那裡,這兩個熟稔的經典故事,引發了這些鄉民的敵意,拿撒勒人聽了之後對耶穌惱怒,因為耶穌把上主的恩典放在猶太人以外的人身上,這兩位先知實在是背叛自己的民族,怎麼會去幫助仇敵?尤其是在外邦之地迦百農等處,有許多非猶太人,主耶穌透過這兩個舊約故事,也作為他在外邦事奉傳道的辯護,說明了上主恩典的去向,不是人所決定,而是主來決定。

    先知以利亞的時代(王上17:8-14),以色列中確實有許多寡婦。那時連續三年半天旱無雨,遍地大饑荒。可是以利亞並沒有奉派去見她們當中任何人,卻只到西頓地區撒勒法的一個寡婦家那裡去。耶穌說到這恩典的去向,到了西頓的撒勒法也就是非猶太地區,在這外邦之地,不配的人得到了恩典,這是上帝主動的差遣與施恩,讓一位窮寡婦與兒子存活了下來,領受了生命的食糧與豐盛的恩典。

    先知以利沙的時代(王下5:1-17)「在先知以利沙的時代,以色列中有許多患痲瘋病的,但是除了敘利亞人乃縵,沒有一個人得到潔淨。」聽了這話之後,全會堂的人幾乎都怒氣填胸。大家奮力起來,把耶穌拉到城外,帶他到山崖上,要把他推下去。只是耶穌卻從容地從人群中走出去。

    為什麼人們會因福音信息,太簡單而感到不安和怒氣填胸呢?上主對那些我們不認同的人能受恩典而冒犯,似乎我們的心裡都有一個民族主義的先知約拿,對上主表示不願意向外族人傳福音,約拿的理由竟然是:「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拿4:2)表達上主的恩典何需給那些刁民及對敵。舊約列王記下第5章中的乃縵,乃縵是(敘利亞)亞蘭王的元帥,他長了大痲瘋。他聽說耶和華的先知以利沙可以救他。他是一位大能的戰將,而乃縵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以利沙只是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但河中沐浴浸七回,你就必復原而得潔淨。」乃縵怒氣沖沖要走了。乃縵的僕人進前來好言相勸他說:「先生,如果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困難大事,你豈不作嗎?何況只告訴你去河洗就得潔淨呢?」或許乃縵預期以利沙會吩咐他說:你要去斬妖除魔、釋放被擄的。你去把邪惡君王的頭顱帶來給我,你就有救了!經文說乃縵以為以利沙會恭敬面見他,站著祈求告上主,在患處揮動他的手來醫治好大痲瘋。

    為什麼乃縵因此感到被得罪與羞辱?元帥乃縵說:大馬色的亞罷拿河和法珥法河豈不比以色列任何一條河水還好嗎?我不也可以在那裡沐浴得潔淨嗎?他這麼說的意思是這樣的方式太簡單了!無論好人壞人、強者弱者,任何人都能做到。沐浴浸在河中七次,這對驍勇善戰的元帥戰將來說太簡單了。乃縵他在尋找非凡與有挑戰性的方法,這樣的方式卻是那麼普通。但他為什麼被得罪?他因自己身為戰將的驕傲而感到被羞辱。

    還好有聰明的僕人勸乃縵為了痲瘋要得醫治,有挑戰的大事都願意做了,約旦河沐浴這種小事如果真可以得潔淨,得醫治為何不做;乃縵冷靜謙卑了下來,以這樣沐浴七次簡單的方式得到了醫治。

    元帥乃縵從外邦慕名而來尋求先知以利沙的幫助,他遠道而來卻沒有受到高規格對待,先知以利沙也沒親身出現,對於有身分地位的乃縵來說真是羞辱至極,但故事至終他得到了憐憫與醫治,因為他謙卑順服了神人的吩咐與命令。謙卑的人得到恩典,乃縵領受了上主所給的恩典,因他願意降伏與謙卑在主的面前。

 三、人vs.救主(耶穌被逼迫、路4.28-30)

    基督福音的信息是平凡的。這福音故事的組成從降生馬槽、牧羊人的見證、木匠的兒子到木匠家庭,實在是太平凡無奇了,彌賽亞救主是不可能這麼平凡出生的。很多人不成為基督徒,因為福音太簡單了,因為信耶穌太容易了。平凡的信息冒犯了驕傲的人,但福音是給那些說承認自己有限與有罪,並謙卑悔罪在主面前的人。我們經歷過福音救贖的人都知道,過去我們曾做過錯誤的決定,也曾經歷生活的艱難的人,甚至家庭的問題,但這救主耶穌卻接納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聖經說的道成肉身,代表了非凡的神變為平凡的人,透過平凡的事作工。

    最大的神蹟是榮耀的主耶穌,道成肉身臨到這世界,降生在馬槽裡;耶穌被人們逼迫,致終最大的恩典是十字架的救恩,祂死在十字架上。祂被社會精英拒絕,被本鄉親族家人拒絕。最後,祂的門徒也背棄了祂。祂艱辛地走向這施恩的寶座。

    「只要相信我,我必接納你。」不管你的社經背景地位如何都能被接納,如同耶穌眷顧當時社會邊緣人及弱勢者,這使得人們的心感到溫暖。但當耶穌說只有一個真理,而祂就是真理,許多人無法接受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要勸大家必須從信奉其他宗教的好人轉信基督教,實在強人所難,只要去除掉「唯一的真理、唯一的道路、唯一的生命」這個概念,很多人便不排斥接受基督信仰。

    耶穌遭受終極的厭棄逼迫,我們卻領受到最大的神蹟與恩典。在暴風雨中,祂可能止息風暴讓海面平靜,或是幫助我們,如同在門徒彼得身上做的,就是讓他在風暴中,安穩地走在海面上不會沉落(可14:27-31),我們也應該注視我們的救主,祂堅忍地忍受了背叛和拒絕,為要拯救我們,讓我們領受祂賞賜的恩典。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上主在我們平凡的生命與日子中做工,讓我們在教會見證神蹟奇事是指向恩典的主,這恩典透過上主的主動臨到不配的人身上,也因著人謙卑地尋求而得著恩典。恩典的耶穌教導祂的門徒,要帶著真理和愛出去,我們平凡的基督徒生活,讀經、禱告、聚會與服事,看似平凡無奇,也沒有旋風式的立即轉變,但只要蒙上主所接納,我們便有能力去接受平凡的基督徒生活,看見主帶來奇妙的作為。主耶穌被厭棄而使我們能得蒙接納,讓不配的我們得到了恩典,也願我們珍惜上主的恩,謙卑到上主的施恩寶座前,回應祂無窮盡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