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20章1-16節
主日:2022年10月30日

前言

  這個葡萄園工人的比喻,是馬太福音獨有的記載。當門徒彼得聽了耶穌說財主進天國是何等困難之後,他脫口說出我們這些忠心的門徒們已經撇下一切來跟隨耶穌,他們有不怕苦的犧牲精神要努力要進天國,而且大弟子彼得也很好奇想要知道「登堂入室」的門徒將來會得到怎樣的報償。耶穌說他不會虧待任何跟隨他的人,特別針對彼得的態度,提醒大家說:「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太19:30)這段經文和之後二十章16節的相似經文,就是古代文學常用的前後括弧(inxlusio),來標示出這個比喻題目的段落。恐怕門徒不明白這句話語的意思,所以耶穌才說了這個葡萄園工人的比喻,來解釋這天國次序先後的價值觀。

一、葡萄園雇工的先來後到

  我們會用現代的勞資關係和同工同酬的工作原則,來看待這段葡萄園工人的比喻經文,發現其中「薪資發放」的矛盾與不公,這個比喻也挑戰了我們現代人的公平意識,而你是代表著勞方還是資方?這葡萄園工人的事件,真的是勞資糾紛與協商的故事嗎?雇工們有先來後到,對於這些清早來卻拿一樣一塊銀幣的雇工,我們可能也會同樣大發牢騷,雖然有些雇主老闆反覆無常,他們獎勵那些表面認真卻暗地偷懶的工人,甚至比那些默默忠誠努力的工人更為慷慨,但是上帝可以這麼不公平嗎?難道耶穌真是在提倡這種付工資的作法?

  在這個比喻的農業背景是巴勒斯坦地,葡萄園是在九月底收成的,之後不久雨季便會來臨,收成的工作要趕在雨季來臨前完成,否則這些葡萄就會折損。耶穌時代巴勒斯坦的經濟相當不景氣,失業率很高,所以即便在收割的季節,仍有大批雇工、臨時工可以隨時來雇用。

  馬太福音20章1-16節經文敘述這葡萄園工作的一天。在當時許多工人一早就聚集在村莊的廣場或市集等待工作機會,這成為了耶穌比喻的背景,而一位園主在一天不同的時間清早上午六時、上午九時、中午十二時、下午三時及下午五時到市集雇用人到他的葡萄園來做工,因園主發現市集上仍有一些人等著受雇;他只跟第一批工人講定工資,為日薪一塊銀幣,而按照當時的習慣,工資是在當天發放的。在黃昏六時要發工資的時候,工作了12小時的雇工,看到下午五時來的工人就領了一銀錢幣,以為自己必定可以獲得加數倍多的工資,但結果卻令他們大失所望。不管雇工進園打卡的時間早晚,先來後到的雇工,最後都得到一樣的工錢。

  這比喻中葡萄園的工作關係,工人及工資是議題,但園主與恩典才是焦點。園主把全薪發給遲雇的工人,完全是出於他的憐憫與慷慨,因這些工人雖然有大半天在市集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卻是出於沒工作的無奈,而不是因為懶惰或犯錯。他們是沒有失業救濟補助的弱勢者,卻需要照顧妻小並維持生計,希望當天能有被僱用的機會。那些在下午五點鐘還在等待的人,其實已經沒有機會可以賺得足夠的工資,來添購家庭所需的飲食。然而,葡萄園的主人卻慷慨地還發給了他們一天的工資,供應他們所需。

  如果葡萄園的主人代表上帝,這個信息表明在上帝的國度裡,流離失所和失業的工人都能受邀找到工作,好讓他們全家需求都得到滿足。這個比喻對於每個正努力尋找合適就業機會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盼望的信息。在上帝的國度裏,我們全都能找到供應我們需要的工作,都可以在服事回應祂的恩惠。儘管這些早入園工作將近12小時的雇工感到很憤怒,「紅了眼」表達了嫉妒與吝嗇的眼光,但園主按議定的工錢發給他們,並沒有虧待或對誰不公平。在古代社會中,地位與角色息息相關,園主是慈善者,而雇工是需要幫助者,那些抱怨做一整天只能得到一天工資的雇工,會被視為很沒有禮貌且不懂得感謝。

二、園主的仁慈與憐憫

  曾經在英國一場當代宗教研討會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在論基督教信仰中哪個信念是最具獨特性的,持續了好一陣子的討論,有人說是「道成肉身」,也有人提出是「死裡復活」,直到知名護教家魯益師(C.S.Lewis 1898-1963)走進研討會場,他問大家熱烈在討論什麼,有人把主題跟他說,魯益師不假思索地說這不難,他回答是「恩典!」

  針對恩典和上帝的憐憫與慷慨,透過園主與工人不同的心態,作出強而有力的教導,讓我們看見這園地是神的憐憫與恩典,勝於人的計較與貪婪。這個比喻也牽動到另一個議題,就是人常常想與上帝來討價還價,來獲取所需。這個比喻講述救贖恩典的問題,針對恩典和上帝的仁慈慷慨,作出一個強而有力的教導,上帝的國乃是屬於那些跟隨祂的人,特別是弱勢被排斥而遭受損失的人。

  上帝慷慨施恩於某些人,不應該造成憤怒,而應該是讓人欣喜。我們常用「多作主工,多得工價」的觀念認為多服事者,必得到上帝多些賞賜,但這段比喻中工人的埋怨與計較,卻讓我們不得不反省,烈日下勞務是為了多賺些錢與積累福利,還是單純回應上帝給我們可以健康勞動與呼召的恩惠?甚至跟主來討價還價,但捫心自問我們是應得,還是不配得?

三、天國式的價值觀

  上帝的施恩出於祂的主權與判斷,這並非否定人殷勤多作主工的價值,而是在這段比喻中,更多的是讓我們的眼光回到施恩寶座前,領受祂憐憫與寬待,也願意學習去寬待別人。「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太20:15)這良善的園主不是苦待雇工或虧欠薪資,而是基於他的憐憫與寬待,如同恩典是上帝的,主權在於祂,不是人所能夠支配。耶穌設葡萄園的比喻前說:「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太19:30)。現在這個比喻之後,耶穌也用了同樣的話結尾:「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太20:16)。表明這個比喻故事是天國屬於哪些人之討論的延續,也讓人知道上帝的國並不是靠著我們的工作或能力進入的,而是因爲上帝的恩典。

  上帝基於祂的憐憫而非人的功勞來施恩,耶穌是上帝之子,也承襲了這令人難以置信的寬容雅量,他親近社會邊緣人也就是當時的稅吏及罪人團體,即便他們是後來才悔改並事奉上帝,但仍將受到接納。耶穌說:「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太19:30)我們也常用功利來比評教會歷史中人的貢獻,卻忽略看到上帝在教會歷史中,對眾人的寬待及施恩。當教會牧長及兄姐在比較誰的年資高、誰對教會的服事貢獻多時,這段比喻也給我們現代基督徒當頭棒喝,在前的要謹慎,在後的要努力。在救恩與蒙召的道路上,前輩與資深基督徒更要謙沖自牧,成為後進信仰上的模範,免得常常抱怨而偏離主道。

四、數算的都是主恩典

  上帝以公道施予,也照著人的心志給予公平的賞賜,至於報償的多跟少,常因人在相互比較之下心生怨懟,忘卻感謝上帝的恩典。這在馬太福音中的比喻所批評的對象是特定的人嗎?所想的可能是原本的使徒,因為他們主張自己是信仰的前輩領袖,應該處居高位;或者是想到會眾當中的猶太基督徒,因後來信主的外邦基督徒有領導的地位而厭惡對方,還是因為年輕的信徒有恩賜與好的見證讓年長的信徒感到忌妒?現代的教會群體依然有這些張力,我們很容易向其他人抱怨,例如:我們在這個教會認真努力了這麼久,一草一木都是我們辛勞耕種的,大家參與活動不遺餘力,而這些承接的後輩卻只會坐享其成……這種苦悶與怨嘆的心情,唯有我們的心能注目那位寬待眾人並慷慨的良善上帝,才能得到改變及平復。

  數算的盡都是上帝的奇妙恩典,祂邀請我們入園工作傳揚福音、收割莊稼,我們樂意用生命來服事上帝嗎?我們與祂約定好的希望與祈求,是否因為看到有人得更多的恩典或美好而心生不滿,忘卻我們謙卑的初衷?求主憐憫也賜我們樂意服事的心志。

五、唯獨恩典

  上帝基於祂的憐憫而非人的功勞來施恩,祂所有的獎賞都是恩典的禮物,而事實上只有那些知道自己貧乏,對上帝的慷慨賞賜恩典感到虧欠的人,最能夠體會感激上帝奇妙的恩典,他們不是應得的,而是不配得。葡萄園那些後來的雇工,連工價多少都不知,卻願意為園主付出,他們服事的動機純正,雖然工作量少,但在上帝的國度中,他們所做的難能可貴。不可諱言許多跟隨耶穌腳蹤的群眾,動機未必純正,我們常是看人外面的表現,工作量與時間的多少,上帝卻不是,他鑒察人心,知道他們的心思和動機,所以能公平合理的獎賞與審斷。

  我們服事上帝的動機是什麼?你覺得那些一早進園的雇工值得被同情嗎?「為什麼他有,我沒有?」你會因上帝施恩於人而憤恨不平嗎?期盼看見有人得主更多的恩典而感到欣慰,也不忘卻我們蒙恩與謙卑服事的初衷。若能常常數算主的恩典,會讓我們更多認識上帝的恩慈、慷慨與深切的愛。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個葡萄園工人的比喻是強調園主也就是上帝的慷慨,顯出在上帝國度裡的奇妙恩典;神能夠憑自己的主權,將恩典白白地賜予有需要的人。恩典這個概念是人心難以理解的,耶穌也用這比喻提醒門徒,不可因著自己的犧牲而自恃有功、輕看他人,以致不願與人分享天國的恩福。「即使在後的也將要在前」上帝所賜福的是那些存著感恩的心、而非索取報酬的心來事奉祂的門徒。祂每日的恩典激勵下,我們會在盼望中得著活潑的力量往前奔跑,同心合意事奉並建造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