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申命記30章15-20節
主日:2023年2月12日

前言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們都喜歡選擇,能選擇要吃的桌菜菜色,或是速食店的幾號特餐,能夠選擇是件好事,表達了有選擇的權利與基本生活的充足,但有時選擇太多亦很困擾。我們如果到外面餐館用餐,想要吃什麼有時會舉棋不定,而大人與小孩想吃的東西也不同,需要達成共識,餐廳業者為了招呼客人,常都會說「裡面坐,呷飯呷麵攏有喔!(台語)」有人喜歡吃米飯,有人愛吃麵食,有人愛喝湯品,如果對小菜都想來一些,點個綜合拼盤就對了!

       現代生活為了滿足顧客至上的準則,有許多的商品彼此混搭,豐富且多元是現代生活的特色,物質生活上也比較享受,相較過去農村社會較傳統及單一的價值不同,古早味就只賣那一種品項,「甘搭賣這味」(台語)單一品項又較簡單的製程,堅持傳統的作法;反之現代的社會各樣新口味是五花八門,多樣品項,複合店的概念並有許多創新的作法。

 

一、生命與死亡的選擇

       選擇是件不容易的事,而堅持更是件困難的事。選錯餐廳或吃得不喜歡,下次換一家就好了,但關於人的生與死、禍與福,我們是求生存,還是求死去?求災禍,還是求祝福呢?面對生命的未知與多變,我們是否和嬰孩一樣懵懂無知,還是能有歷練的長輩教悔與引導呢?我們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堅持走下去,還是寧願他人來幫我們選擇呢?有首詩歌這樣唱著:「在我面前有兩條路,跟隨世界或跟隨主?我要選擇,趕快選擇,我應該走哪一條路…」申命記30章15-20節的經文,摩西勸勉以色列民,就是全能的主上帝喜歡人選擇生命及福分的道路,要以色列人做出蒙福的選擇。

       申命記是以色列領袖摩西對要承受應許之地的新世代後輩,也就是在曠野漂流四十年後的倖存者,再次申明宣告上帝的誡命與律例,因為他們在曠野沒有經歷先祖的遺訓及教導,摩西盼望這新世代能認識上帝的作為。他提醒著順服上帝的重要性,希望新世代的以色列民,能從過去以色列先祖的歷史經驗中,到現在要進入迦南美地,以至於未來的領袖與百姓,摩西都強調以色列民要忠心於耶和華上帝,因為祂將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經歷曠野的磨難,進入賜予的應許之地。

       申命記30章的以色列民面臨一個重大選擇,那個選擇不是可有可無,或是像買賣可以挑三揀四,更沒有七天的鑑賞期,不滿意可以退換貨,那個選擇攸關人的生命,沒有太多選項,只有兩個方向,不是生命,就是死亡;不是祝福,就是災禍。摩西說:「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30:19)強烈表達人選擇主上帝就是得生蒙福,選擇離棄上帝去拜巴力等偶像,或陷入邪情私慾、對美好事物的過度渴望等偶像崇拜,就是選擇災禍及死亡。

       這邊所指陳的生死與禍福,是一種信仰與生命的景象,就像栽在溪水旁的樹有水源的供應,生命與枝葉繁盛,相較於離開溪邊水源的樹,沒有了水資源的養分供應,漸漸地乾枯萎靡,生命的光彩消褪,而逐漸邁入死亡,指陳的「死亡」是指他們從此與上帝來隔絕。這種關乎生命的祝福和詛咒,是方向性的不同,隨著時間而漸漸朗現出來當初的選擇。

    對於死亡,聖經中常提及的死亡並非只是身體的死亡,更說是指缺乏上帝同在的喜樂、平安,沒有祂所賜福的豐盛生命。死亡也常指被團體社群所隔絕,就是與人隔絕,不論是所謂的流放邊疆、雖生猶死,或是猶太人看賣國賊的稅吏像看到死人一樣。在時間的線性中我們常因眼光短淺所以常愛惜自己,抓著自己的生命,不願遵行上帝的誡命,跟隨主的腳蹤,到頭來以為抓著生命,卻失喪了自己的生命。

 

二、選擇-謹守誡命與教導之路

       上帝的僕人摩西提出如果以色列百姓他們遵行上帝的誡命,愛祂並順服祂的旨意,遵守祂的一切誡命律例,就能成為繁榮昌盛的國家,在迦南這應許之地蒙上帝賜福。以色列民能忠實遵守摩西在西奈山領受神諭後的教導,就要蒙主賜福,而如果我們遵守上帝的誡命與律例,同樣地必會蒙福。選擇遵行上帝的路,也是一條滿有平安與恩典的道路。

       摩西要以色列民愛上帝且了解這神聖之約,並實現在敬拜與生活中,順服並遵守上帝的教導,而非死守律法主義。順服上帝的教導,會帶出真實的豐盛生命,有愛與憐憫的行動。如果人能遵行上帝的誡命,就能繁榮與蒙福。當我們的生命是受上帝的規範,就形成一個有屬天國度價值觀的團體,影響著社會。主耶穌說:「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約12:25)如此遵守上帝話語的教導,並不是我們以想像遵守律法主義,而是人與人誠懇相待。這種行事為人的方式,是生命慷慨的分享而不是自私的保命,是上帝所喜悅的。

       一樣是造成家園的斷垣殘壁,烏俄戰爭讓我們看見軍事的衝突與傷害,但土耳其的震災卻激起各國人民救援的憐憫與愛心,幫助受災的難民。愛心及包容、寬恕和赦免,正是我們社會所欠缺且需要學習的功課。

 

三、選擇-離棄與不聽從之路

       以色列百姓在摩西這樣的指陳宣告之中,如果不是因為遵行上帝的誡命而增進互相關懷,不然就是不肯聽從,拒絕這份神聖的約與關係。摩西提到如果人不服從上帝,不肯聽從祂的命令,反而被誘惑去拜別的神明,或看其他事物比上帝更重要的,結果就是步向滅亡。如果我們沒有遵守上帝的教導,等於是拒絕聆聽上帝。

      聆聽上帝就是順服上帝,不想聽從也表達了不願順服,反應人準備要去服事別的神明偶像。順服外邦的神明偶像這順服假神的行為,等於接受外邦神明崇拜的世界與價值觀。世人認為只要努力就可以掌控一切,且照自己的期待讓生命得到安全感,其實面對自然的力量及宇宙的浩瀚,人無法掌控一切。這是一種自我滿足、不需要上帝的世界觀,卻也是飲鴆止渴的一條死路。因此所謂的死,當一個信仰團體沒有聖約,信仰與生活脫節且不遵行上帝的誡命,那麼人們在軟弱的人性中,可能為達到愛惜自己的生命需求,而忘卻生命的源頭在於上帝,這樣離死亡枯萎很近,但卻離神應許的平安很遠。這也是基督徒與教會需要持守聖約與上帝的話語來規範的原因。

       不遵守上帝的教導,反而敬拜外邦神明偶像的結果就是滅亡。這種滅亡,並不是指上帝立刻超自然的介入,擊殺悖逆之徒,而是指在社會的關係及結構裡,因為這種思想而導致人彼此間的害怕、怨恨、憤怒,以致貶低人受祝福的可能,而為了生存與自我的利益,選擇詛咒他人。彼此領受的不是祝福的心,而是雙方咒罵咒詛,這也讓我們看見死亡的另一種意義,另一種生命的災禍。

 

四、抉擇-永恆的生命之路

       上帝的僕人摩西在申命記中最後一篇呼天喚地的宣告已結束,但這話語仍縈繞不絕,依舊在今日對我們來說話,挑戰並且提醒自認為是上帝的兒女與子民,都要面對生與死、福與禍的抉擇,那愛惜自己生命的,要喪失生命;願意犧牲自己在這世上的生命的,反而要保存這生命到永生。我們有沒有愛上帝並聽從祂的聲音?有沒有單單信靠祂?我們的生命是順從自己還是順服上帝?這是摩西宣告的福音,也是耶穌基督的福音,在引導每位基督徒走在生命的道路上。

       曾經在台灣的歷史中,有著以愛勝恨,選擇遵行主的誡命與吩咐,走生命之道路的人,他是井上伊之助醫師(1882-1966)。日人井上伊之助曾經寫作過《台灣山地傳道記:上帝在編織》一書,是台灣早期山地部落醫療與福音的先驅,也是原住民部落醫療之父,前後35年之久以「限地醫」的身份在台灣各地為原住民服務,是台灣重要的歷史人物。

       當井上的父親在花蓮秀林鄉被原住民殺害後,井上伊之助從要為父親報仇中猛然醒悟,認為父親的死,必定有上帝的旨意。「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21)井上選擇以愛報仇,就是用良善的愛勝過惡,以愛消弭報復及仇恨,平息紛爭。井上到台灣35年之久,在山地部落用醫療及耶穌福音來傳愛給原住民聽,特別的是井上伊之助的書籍及敘事,呈現出他眼中的台灣和原住民世界的美好風貌。井上對泰雅族傳統文化習俗,語言及倫理規範的深入敘述,對台灣於荷西時期宣教事蹟的回顧,都顯出他對這塊土地的負擔與熱愛。

     「上帝在編織」一語正是泰雅族文化與宗教觀的核心信念,後來也銘刻在井上的墓碑上。井上伊之助醫師他抉擇順服上帝的旨意,對原住民族他用更多的愛來包容與赦免對方,跟隨耶穌的腳步,在寬恕與醫治中交織著祝福,祝福了原住民族的社群與台灣社會,並持守走在主恩典的道路。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今天我們可以得到生命的福音,是因為我們承認自己的罪與失敗。惟有耶穌基督的恩典,能使我們得饒恕,罪得到潔淨;也惟有耶穌的救恩,能讓我們因救恩走在生命的道路上,而得到主應許的永生。親主的僕人摩西陳明「生死禍福」,激勵以色列人要選擇順服主的誡命而蒙福,而出死入生說來容易,有什麼樣的挑戰?主耶穌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14)耶穌邀請我們從窄門進入天國,因為滅亡的門是寬的,朝著這方向走的人很多。主的話語警戒我們不要選擇死亡與毀滅,也邀請我們選擇生命與祝福的門。這段經文幫助每位教會弟兄姊妹再次理解生命與死亡、祝福及詛咒的真正意義,並選擇走在主所喜悅蒙福的道路上,得享基督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