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陳碧蘭牧師  
經文:約翰福音1章35-42節
主日:2023年3月5日

前言: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有許多被「邀請」的經驗,如: 相約吃一頓飯、看一場電影。受邀請換一個工作,甚至是結婚的大喜事。…你受邀請參加教會聚會或服事…對於每一個人,上帝也對我們做一個神聖的邀請,可以相信祂並受洗成為祂的兒女!

今天,在約翰福音1:35-42的故事裡,看到三個邀請的故事。施洗約翰的邀請、耶穌的邀請和安得列的邀請。

  1. 施洗約翰的邀請

施洗約翰邀請他的學生來「看耶穌」、「看上帝的羔羊」,不單單看耶穌在行走,而是看到耶穌的身份,是上帝的羊羔、就是應許要來拯救世間人的那一位,是與我們生命有重要關係的救贖主。約翰的工作就是在耶穌之前,來做前哨兵,來準備人心、使人與主相遇。

兩個學生的回應是:「就跟從了耶穌」!是的,雖不知他們對「上帝的羔羊」的認識有多少,但他們做了一個決定:先靠近耶穌。

施洗約翰見證說:「 我先前不認識他,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我看見了,就證明這是上帝的兒子。」(約1:33-34)。

約翰在31、33節兩次說,我先前不認識他,這很叫人疑惑。他們不是一起長大的嗎?兩人的母親伊莉莎白和馬利亞是表姊妹,所以他們是表兄弟,兩人的年紀相當,所以他們應該是一起長大的,但是,約翰竟然說,「我先前不認識他」,以前不認識他,現在才「認識」嗎?

其實施洗約翰向我們傳達一個信息,過去他對耶穌的認識是有限的,直到聖靈啟示施洗約翰、當他為耶穌施洗之後,他屬靈的眼睛被打開才「看見了」祂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他見證了耶穌是上帝的羔羊。

施洗約翰的經驗跟我們說的是:認識神是一個過程,一個永不停止、不斷認識、經歷與對話的過程,祂是不斷向我們啟示祂自己的神,親愛的兄姊,你是否也有像施洗約翰這樣的經歷? 無論你認識耶穌幾年,總會有新發現,約翰邀請我們一次次進入與耶穌同行的生命旅程。

  1. 耶穌的邀請—你們來看

第二個邀請是耶穌的邀請。

當這兩個門徒聽從施洗約翰的話、跟在耶穌後頭,「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他們說:「拉比,在哪裡住?」(拉比翻出來就是夫子。)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裡住,這一天便與他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約1:38-39)

耶穌的邀請是從一個問題開始「你們要什麼?」(台語翻譯得很精準--「恁啲尋甚麼?」,這個「要」字希臘原文的意思是「找」,當猶太人問「你在找什麼?」這是猶太文化中很深邃的一個問題,指的是「你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也就是,你在渴慕什麼?親愛的兄姐,這也是神在問你的話—你在找什麼?你渴慕神嗎?你期待看到什麼?

門徒好像答非所問的說—老師,你住在那裏? 但其實卻隱含著一個真理:他們渴望與耶穌一起住,一起生活!或許門徒一時間也回答不出來生命的意義與人生的目標,但好像只要跟對這一位「上帝的羔羊」,就會找著人生的方向與生命的意義。跟對人,就能得著生命的答案,找對人生的方向。沒錯,在耶穌基督裡有生命的答案!

當門徒如此回應耶穌時,他們繼續得到耶穌的回應,是一個邀請「你們來看!(恁來就會看見)」(約1:38)他們繼續接受耶穌的邀請、不僅去看、是進一步與耶穌一起生活。換句話說,他們正式開始跟隨耶穌了。

但我們實在好奇到底門徒是看到什麼? 使得他們跟從耶穌了,到底是看到什麼樣的情況,使得他們立志、決定要跟隨耶穌呢?

是看到耶穌的豪宅?! 不可能,耶穌只是一個木匠,他還穿布衣草鞋,絕沒有奢華的物質生活,那是看到他的勢力範圍、造勢場合? 不可能,約翰福音所描寫這時候的耶穌還只是單槍匹馬,絕對還沒有群眾跟隨。究竟他們看到什麼,使得他們願意跟隨耶穌。沒有一個解經家能說得清楚。

但,不管他們看到什麼,卻是足以讓他們願意跟隨耶穌。在這段不知多久的時間中,耶穌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不管他們在一起做了什麼,一定是足以改變這兩個學生的生命和眼光,以至於安得烈回家後馬上邀請他的哥哥彼得一起來跟隨彌賽亞。

這就是耶穌對我們的邀請:在日常生活中時時經歷神!耶穌要我們在祂同在裡,找到生活的意義,看到工作的價值與意義,找到生命的目標,正如安德烈一樣。

  1. 安得烈的邀請(第三個邀請)

「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約1:40)在這看到,兩個門徒一個是安得烈,另一個,聖經學者認為就是約翰福音的作者使徒約翰。那一天,他兩人在跟耶穌回家後、到底看到了什麼、經歷了什麼?我們不知道,他們可能對耶穌和真理還只是一知半解,儘管只是一知半解,但安得烈還是找著自己的哥哥告訴他我們遇見彌賽亞了。

遇到耶穌之後的安得烈不再是一個”被邀請、接受邀請、領受恩典的人”,他也成為邀請別人的人。從被動的受邀到主動的邀請人。

聖經中看到,安得烈不只把哥哥帶到耶穌面前,他也曾把一個拿著五個餅兩條魚的小朋友帶到耶穌面前,與那個孩子一起經歷五餅二魚的神蹟。然後安得烈也是少數接納外邦未信的人,帶著幾個渴慕想要看耶穌的慕道友來到耶穌面前,讓他們也能認識主。安得烈似乎找著了他的恩賜--「帶領人」到耶穌面前,成為別人的祝福的人。

這是主的邀請,你們來看,原來施洗約翰、安得烈都是看自己所看,但是主邀請他們,他們看到主耶穌是救主,開始看主所看,就開啟了不一樣的眼界。

  1. 勵馨的故事

勵馨的開始也是如此,有一個人看見主的作為然後邀請大家來看大家做伙來參與來關心。

  • 回應主的邀請 --高愛琪

1971年隨著她的宣教士丈夫一起來台灣宣教的高愛琪((Angie Golman 1941.10.13 –  2022.08.09)宣教師,1983應華人浸信會婦女傳教會的邀請並進入當時的廣慈婦女職業輔導所,陪伴一群群被營救出來的雛妓,教導這群少女學習英語。一開始的高愛琪是樂在其中的擔任英文老師,課堂上生動活潑的教學與這群可愛又可憐的少女互動著,但漸漸地,她陷入了挫敗的情緒,她自責對少女們的協助無實質的幫助。

  • 看主所看—她要一個家

對這一些身心靈已經受重傷、甚至沒有未來的少女,整個社會並沒有給予很多的機會,甚至志工群還常常要跟人口販子—黑道搶人。往往少女們在婦職所6個月出來,還沒有回到家,就在半路被販子攔截押去履行賣身契約;另外,不管是志願或被騙的或是被賣的,要再次回歸社會生活,實在相當困難。所以大多數的少女又回到妓女的生活。許多志工甚至婦職所的工作者對這些少女已經不抱期待。

但,高愛琪宣教師她內心期許著: 我一定不是世上唯一對他們懷抱希望的人。一個信念使她影響一群基督徒志工老師們接觸這些少女,希望能幫助他們改變生活。志工群中的梁望惠老師(牧師),是在他的禱告下加入同工的行列。後來擔任勵馨的第一任執行長。

    在這樣的循環中,似乎讓人沮喪失志看不到出路。有一天,警察帶著一個和Golmom宣教師的女兒一樣大的11歲女孩進入廣慈,這讓他心碎了,她哭著跟神禱告: 天父,請你讓我知道這些少女能夠有更有希望和更好的人生,否則別讓我繼續下去了。(使我看到出路,不然就讓我離去)

這是一個突破性的禱告,瞬間將負擔變成異象

她想要一個家! 主讓這呼聲直直透到高愛琪宣教師和梁望惠老師的心中,這是主的邀請,是看主所看。在經過困難籌措,台灣第一個少女庇護家園--勵馨園(Gardon of Hope使人有盼望的花園)。在1987年10月終於設置。1988年5月成立基金會,至今已經35年。看到神的恩典處處都在。

結語

今天,主在邀請,邀請我們進入祂的救恩中、祂的同在裡,活出新生命的樣式,過去我們看我們想看的、做我們想做的,現在耶穌邀請我們在祂恩典中學習「看主所看的」「做主所做的」。高愛琪是這樣,梁望惠牧師還有成千上萬投入勵馨社會關懷的人是這樣,相信你我也是這樣經歷過。將眼目轉向看主所看。我們領受到: 做在最微小(脆弱者/弱勢者)的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耶穌邀請我們不斷在基督裡成長、蛻變,找著生命的意義、恩賜所在,持續活在與耶穌的同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