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使徒行傳8章26-40節
             
主日:2023年4月2日

前言

    今日是教會曆的棕樹主日,紀念耶穌基督光榮進耶路撒冷城,群眾夾道迎接大衛的子孫光榮進城,他們樂意在主經過的道路鋪上衣物讓塵土不再飛揚,搖動著棕樹枝吶喊,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應當得到稱頌!高高在上和散那!(參太21:1-11)主耶穌謙卑騎著驢駒來進城,他愛這些跟隨他的人,也愛耶路撒冷的眾百姓,耶穌他接受大家的歡呼與稱頌,也因著這份愛,他即將走上這條承受愛的苦路,面對耶路撒冷城百姓的轉變、摯愛門徒的出賣、接受無理的審判與生命極大的苦痛。下週是受難週,我們稱頌主耶穌的恩典時,同時也紀念主十字架受苦與救恩的路程。面對教會世俗化的威脅與形式化的束縛,我們的信仰與服事是否有做好預備?願我們用謙卑悔改的心來敬拜上帝,並尋求神的憐憫與看顧,也願祂賜下真實的平安。

 

一、各樣的道路

    耶穌進耶路撒冷前到了橄欖山附近,吩咐門徒去解開小驢駒並回覆人「主要用牠」,如同小驢駒為主所使用,因我們領受了耶穌基督的愛,主也呼召我們成為傳福音的使者,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來榮耀祂。

    使徒行傳第八章一開始就提到初代教會首位執事司提反,因宣揚基督福音而殉道後,教會就開始受到殘酷的大迫害,許多基督徒為了躲避逼迫,不得不離開所愛的耶路撒冷,無形中福音就因門徒的四散及遷徙而向外傳開。福音似乎是因教會受逼迫而廣傳到外邦,實際上是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我們常選擇自己堅持的道路、熟悉的環境、習慣的飲食及傳統文化,是舒適也是限制,但在神奧妙的引導中,峰迴路轉,讓人真實地遇見神並降服於祂。

    當我們在第八章的經文,看到掃羅在逼迫主的道上,認識主耶穌;行邪術西門在欣羨使徒們能力上認識主;腓利在受差遣到撒瑪利亞的路上,透過神的靈引領傳道而更認識主。過去行邪術的西門受洗歸信耶穌,但生命與心志卻還沒改變。西門曾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彼得對西門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上帝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上帝面前,你的心不正。」(徒8:19-21)彼得責備並勸他悔改,祈求主的赦免。

    掃羅極力逼迫教會之時,分散的門徒往各處去傳道見證福音,有一部份到了撒瑪利亞,神的靈特別感動腓利並透過他宣揚基督。腓利領導信徒傳福音,行了許多神蹟奇事,撒瑪利亞人都覺得希奇,城內充滿著喜樂,而腓利的傳道事工大有能力與果效。當各樣逼迫臨到這些耶路撒冷的信徒,他們不得不離開「舒適圈」,逃到猶太地和撒瑪利亞,一路上隨走隨傳道,成就了上帝的旨意,雖然迫害與苦難讓他們四散,但基督福音也因此廣傳。司提反和腓利這兩位管理飯食的執事,不是耶路撒冷的重要使徒,卻是新一代平民領袖,他們受聖靈充滿,有智慧與好名聲,在初代教會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司提反殉道撒落了福音的種子,而腓利竭力奔走在外邦傳揚福音。

    耶穌光榮進耶路撒冷城,城裡內外的百姓都稱頌上帝,禮遇拿撒勒先知耶穌的進城,搖著棕樹枝稱頌聲四起,但不到一週的時間,群眾的歡呼聲變成噓聲,稱讚奉主之名來的尊榮聲,變成了釘祂十字架的咒罵聲。我們曾經在何種道路(場合與心態)上來認識神?群眾期待榮耀的君王帶領他們,不用再受壓迫與殖民之苦,但這在審判台上的耶穌,不見英勇神力,只看到他的卑微與軟弱,耶穌讓期待威武抗爭的人遠離了他,卻讓軟弱無助之路上的人,因為憐愛而親近了祂。

    耶穌基督受苦並不是為讓跟隨祂道路的人不再受苦,而是讓你我在受苦時,我們每個步伐可以更像祂。認識主耶穌是開始,敬畏主是過程,而順服主是這條道路的終末,如同馬太福音記載所言:「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這條愛與受苦的道路上,有主耶穌與我們同行,我們傳福音也一同蒙福。

 

二、福音的宣揚活動

    新約中有兩個腓利,其一是耶穌選召的十二個使徒之一,另一位就是今天經文中所描述的腓利,他是教會初期被選出來管理膳食七個執事之一,不僅忠心善作執事並且熟稔於宣揚福音,因此聖經又稱他為傳福音的腓利(徒21:8)。腓利和司提反一樣,不單是管理教會的事務,同時也是傳福音的使者。當教會受到逼迫,門徒分散各處,腓利他也下到撒瑪利亞,在那裏為主作工,行了許多神蹟奇事。撒瑪利亞信徒和腓利相處多時並滿有喜樂,一定不捨他離去,但神的靈卻引導他到別處去。腓利受到眾人肯定,他們也需要被牧養,這福音基地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何必一定要腓利此時離開呢?神的靈不會再改派其他執事人選就好了嗎?我們都有對於未來道路的疑惑,但腓利沒有看重在撒瑪利亞的個人成就,也沒有堅持己見,腓利因著愛耶穌基督,他順服聖靈的引導,離開了撒瑪利亞。

  撒瑪利亞是在猶太的北方,迦薩在南方。腓利要走很遠的路,這條路不是一條易路,是需要用力奔走的苦路。腓利不發怨言,他接受天使指示,從北邊的撒瑪利亞直奔西南邊的迦薩。經文的線索缺乏這位太監的背景,僅知道他是負責監管財物的大臣,地位崇高,這位高權重的太監是來朝聖或守節後,要南向回到他的國家。神對每一個人的得救都有祂的計劃,聖靈一方面預備受差遣人的心,另一方面又預備聽道人的心。傳福音的腓利必會奔波勞苦,但因著順服神的靈他就甘心奔走,下到曠野蠻荒之地,在這「追馬車事件」叫我們看見,個人佈道工作不單需要感動,更要實際行動;需要信仰造就,更要分享見證。

    「埃提阿伯」(Ethiopia)今譯為「衣索比亞」,但解經學者多認為這詞是指舊約裡的「古實」,亦即今日的「蘇丹」,它位於非洲東北部。這太監顯然有猶太教信仰,因他剛至耶路撒冷崇拜去,正在返家途中。高貴的馬車一面走,他端坐其內不是在看風景或財務報表,而是念先知以賽亞的書第五十三章經文,經文內描述著被殺的羊羔,一位受苦的僕人(彌賽亞)。這在關鍵的時刻,聖靈指示腓利去貼近那馬車。傳福音的腓利向太監詮釋這段經文,解開他的疑惑,經文中受苦的僕人正是彌賽亞-耶穌基督!腓利如何有如此的洞見,知曉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正是耶穌,定有神啟示的智慧,否則如同太監善於監管財務,但讀經卻讀不明白,有讀沒有通、有看沒有懂。透過神的話語與神的靈動工,衣索比亞的太監明白了這救恩之道,就是耶穌基督!這救恩之道今日也展現在我們前面,給了我們一條光明燦爛又喜樂的道路。

、愛與受苦的生命之道

    最先把福音傳開的,並不是那些負有傳承耶穌基督使命的使徒,而是一般的信徒,如同司提反及腓利,他們都是因為被聖靈充滿,才能勇敢地四處去見證福音。首位把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傳到外邦人生命中的,是信徒腓利,而不是耶穌基督的傳承門徒;最先把福音帶入台灣的,是英國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他在1865年6月在台南設立醫院傳福音,並不是受過正統神學教育的傳道人;關顧台灣社會低層困苦人並默默行善傳福音的,是萬華艋舺愛愛寮的施照子(清水照子),在1940年後60餘載歲月奉獻給院所的孤老,她也不是有受過宣教培訓的宣教師。天使告訴腓利應走的道路,聖靈也指示腓利該做的事;基督信徒施照子在神的感動中,默默歷經苦痛,為台灣低層的人貢獻心力,也讓福音的暖流在受苦的人心中流動。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神吩咐我們每一位蒙召得救的人當往普天下去傳揚福音,福音的工作不是憑靠人的氣力,而是在順服聖靈帶領下的工作,若是出於人則終將失敗。

 

結語

    各位弟兄姐妹們,傳福音不是傳道人的專利,亦不是少數人的特權,是所有基督信徒的責任,也就是改革宗的「萬民皆祭司」的信念。十八世紀聖公會的傳道人約翰.牛頓(John Newton)曾寫過一篇經典的教牧書信,他說道:「對於那些尋求祂的人而言,祂是以恩典的方式在施行主權。萬事互相效力,為要叫人得著益處;祂賜下的一切我們都需要,祂沒有賜下的我們不可能需要……若我們試圖靠近祂卻好像什麼好處都得不到,那我們一定要知道,遠離祂就肯定什麼都得不到。」約翰.牛頓的話幫助我們敬畏神的權柄,並思索生命的必要與需要,臨及我們處境與生命中的所有事,無論有多痛苦,都是在生命歷程中某種程度上所需要的,我們無論身在何處,面對的苦難與試煉有多艱困,都能依靠聖靈的能力,甘心樂意走這一條愛與受苦的路,向人宣告這充滿愛與救恩的福音,你我都可以是傳福音的大使,宣揚耶穌基督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