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張主藤牧師
經文:歌羅西書4章5-12節

主日:2023年08月20日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使徒保羅即使雙手被捆鎖,不論是為基督的緣故和同工坐監,還是受到各樣攻擊與逼迫,都要寫下基督信仰教義與信徒生活的勸勉,甚至是嚴厲的訓誡。書信中的言詞有主內的愛以及仁義,不是為了要建立個人的威望,而是要鼓勵初代教會的信徒,在各樣的宗教習俗及思辨風潮中,能夠在基督裡得著平定風浪的力量,也就是基督所帶來的新生命。我們研讀歌羅西書這幾章的經文,不斷提到這基本的信仰根基與主軸,而這根基不會因為時代改變而變動。外在的形式或禮拜禮儀會改變,信仰團體因著族群與文化不同,敬拜的方式與音樂的讚美也會有所差異,但這基督信仰的總原則卻不變。


  從1517年宗教改革浪潮,反對贖罪券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德國威登堡的教堂訂下九十五條論綱,迄今五百多年來,基督信仰能經得起各樣世俗學問察驗,在教會歷史的脈絡及主流上,經歷狂風暴雨波濤巨浪,這些早期教父與宗教改革的實踐者,承襲了使徒及保羅看重基本信仰教義、重視實際的生活實踐,這些信仰前輩貢獻實在重大。從中世紀盛行的修道主義,信仰以靈修祈禱與內心感受靜默為主的路線,漸漸地也儘量不走修道院式,而是走向與世人分享上帝的愛,實踐就是信仰以實際愛鄰舍、助人並將基督教義奉行於實際生活層面,主張具體實行。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宣揚信徒在一般的職場工作領域上,亦是在回應上帝神聖的呼召,透過工作上的敬業與工作價值,能幫助許多的人,這也是榮耀上帝的使命。
  教會群體的信仰核心價值,影響了各個不同宗派教會的形塑,是看重教義、重視實際福音的宣揚,還是看重靈修,重視福音的內化,就像是信仰生活中的讀經與禱告,是一體兩面,不可偏廢。歌羅西書第四章是書信的末段,保羅在基督信仰教義上的勸勉後,也回到彼此代禱的基礎上,盡心竭力地彼此祈求,幫助人回到上帝面前,放下自己有限的判斷與能力,靜心祈求主的引導並等候祂的差遣。

一、基督僕人們的特質
  使徒保羅在宣揚基督信仰上,提到要「愛惜光陰」,並且以身作則,總是把握機會透過旅行傳道,一步步將福音在外邦人的區域傳揚。歷代聖徒的行事與腳蹤讓我們看到,基督徒的人生是有目標的,是願意為了福音的緣故,走進社會需要的地方,付出心力與時間,這也是我們承襲使徒的傳統與敬神愛人的誡命,是上帝兒女的特質。所以首先我們在生命機遇的變化中,要愛惜光陰與機會,特別在這罪惡勢力日益增長,人性與科技的衝突世代下,各樣的跡象顯示主將要再臨的日子近了。我們一生的光陰,可為主作工的時日已經不多,現在的通訊與交通比起保羅的時代進步神速,便捷迅速下我們卻也沒有比較輕鬆。繁忙的事務有時也讓現代基督徒分身乏術,工作繁忙與生活壓力下,倘若願意委身教會來服事人,勉強自己參與造就及鍛鍊,成為基督的精兵,來回應上帝的恩典,這需要有更多的代禱與兄姊支持鼓勵。
  與非信徒及親朋好友來往要有智慧,要把握機會,並要抓緊那要引領他信主的緣由,如果隨從許多無益而虛耗時光的應酬及飯局,交際應酬其實是為了工作或是建立

人脈,或者搬弄沒有意義的是非,談不到基督福音卻陷在「福音預工」的迷思,實在徒然浪費了自己寶貴的光陰。從福音書主耶穌傳講上帝國信息時的行事與景況,主的恩惠從不勉強人接受,或者過度去順從群眾要求,可以成為我們傳福音時的智慧與學習。
  再者是要「用智慧與外人交往」連在一起講,這智慧不是人際關係的應對進退或談話技術,而是深知主耶穌道成肉身的救恩和教導,隨著日日成熟的基督信仰,不被這世界同化,謙卑效法基督,且在主裡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什麼是主的善良、純全與可喜悅的旨意(參羅12:2)。憑藉著聖靈所賜的智慧,認識非信徒與鄰舍心靈中的需要,也認識人心的軟弱面、詭詐和險惡,有能力以適當的方式來保護信仰,並有智慧的與人應對。世人的生活行事,若沒有永恆的價值與目的,往往會落在只為今世物質生活短暫的享樂,所談論及忙碌的事情,可能都是日光之下,沒什麼「新鮮事」的事,轉眼成空。不受外人的誘惑,而能引導他人悔改歸主,每位弟兄姊妹若有真實的智慧,必然引人認識真理的主,決不會隨從錯誤,導入迷途。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5:9)在基督信仰的傳揚上我們都是和平的使者,在世人的面前傳遞這福音,成為帶來溫暖與光明的人。使徒保羅提出言語要像用鹽調和,帶來好的滋味,比喻信徒所說的話要有意義,使聽見的人得著生命的益處。信徒的言語該像鹽那樣,調和團體間人與人的關係,製造和睦,不是製造紛爭。使徒彼得也有類似的教訓:「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有恩典的言語是不會危言聳聽引人反感,或表達失當造成尷尬,溫和及真實的態度使言語帶有和氣,顯出主的恩惠,使人如沐春風。我們有謙卑學習這些特質嗎?

二、僕人同工們的工作
  這封書信最後保羅提及了許多的好友與同工,使徒保羅不但是福音的執事,為基督福音的事工四處奔走,他守護真理並提攜後輩的心志,在這封信件的後段表露無遺。書信中分享信仰前輩的教導與景況,請大家彼此代禱,並且在經驗的傳承上,忠心地執行這些事物。保羅的書信以一同勞苦在基督裡的僕人們,表達這是忠心一起來同工的團隊服事,大家各有所長但卻能互相幫補,同做基督的僕人。我們都是教會群體的一份子,都是彼此的好同工,牧者長執做同工的好榜樣,不是我們多完美或多麼有才華能力,而是願意回應主的呼召,在福音的工程上多走一哩路,願意在主裡多付出,心甘情願多做主工不嫌勞苦,呼召我們的主也必鑒察施恩。
  保羅在書信最後的問安,首先提到的同工-推基古是保羅「親愛的兄弟」,學者推測推基古大概是以弗所人。從保羅旅行傳道過程中,他把服事幫補保羅,看做從主領受的一個特別託付,始終跟隨著保羅,在福音的工作上忠心作為扶持者。
  阿尼西謀原本是腓利門的奴僕,因為偷了主人腓利門的財物潛逃,卻在羅馬被捕入獄。在獄中保羅帶領他信主,後改稱他是「一位親愛忠心的兄弟」,並寫信給腓利門為阿尼西謀求情求恩,可見阿尼西謀已改過自新,也在基督福音的拯救中完全改變,成為了新造的人,也忠心在執行各樣事務。
  亞里達古是馬其頓的帖撒羅尼迦人,根據使徒行傳19章的記錄,使徒保羅在以弗所地方,受銀匠底米丟所引起的騷亂圍住時,亞里達古和該猶也一同跟保羅被人拿住擁進戲院去,按照保羅在歌林多後書一開始的描寫,當時的情形是非常危急,如被判死刑般「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使徒行傳20章提到保羅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亞里達古也同行,保羅寫歌羅西書時,他也跟保羅一起在羅馬,可以說是跟保羅共遭患難、同受勞苦的忠心同工。
  巴拿巴的表弟馬可,雖然起初傳福音時曾半途退縮,後來卻已悔改,重新振作起來,而這時正跟保羅同在羅馬,且一直被主重用。保羅言談間也還吩咐提摩太要把馬可帶去見他(參提後4:11),可見保羅不但重新接納他,也提攜馬可成為重要的同工。亞里達古、馬可和稱猶士都的耶數,都是奉割禮的猶太人信徒,是當時在羅馬跟保羅一起的同工,向外邦人傳福音。
  從歌羅西地區出身的以巴弗,「他在禱告之間,常為你們竭力地祈求,願你們在 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羅4:12b)可見以巴弗和其他同工一樣,都是禱告的勇士,常常為教會信徒懇切禱告,是基督耶穌的僕人。

三、同工們互相提攜
  這些同工跟保羅同樣努力,忠心在傳福音的事上,也在彼此代禱的事上盡心,尋求上帝的旨意,如同歷代教會信仰前輩的腳蹤,即便我們「事後諸葛」會覺得當時應該怎樣做會更好,教會的建造有許多欠缺,但仍不能抹殺信仰前輩所付出的心力與代價,而我們有因為愛主,而敬重信仰上的忠僕前輩嗎?在保羅的書信都會提到這些隱藏在福音路徑上的奔跑者,提起這些辛勞的同工,也幫助初代教會信徒,能夠認同並接納這些福音的工作者。
  在保羅的領導統合下,這些同工甘願做默默無聞的工作,辛勤地付出來成全保羅的宣教藍圖,一般人可能會忿忿不平或計較功勞,但他們總是在基督裡彼此歸榮耀給主。這些忠心的同工不但在信仰上是敬虔的基督徒,保羅提及他們時,「忠心」也表達他們在負責攜帶書信或教會捐款往來時,沒有非分之想,是可信任與交待的弟兄,與保羅一同做工。
  我們在教會的生活中,是否看見兄姊有需要時,甘心樂意陪伴來同行?在每個人的信仰歷程中,有屬靈的同伴來同行,有忠實的同工來服事,還是我們都孤軍一人行走天路?在信仰的道路上能有攜手同心的好同工,彼此扶持幫補,這是何等的美好,而我們有因為忠心事奉主,願意放下個人的好惡與成見嗎?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教會並不完全,如同我們都有各自的軟弱與缺點,但當我們認同教會並委身教會,謙卑自己願意成為主的僕人時,我們會朝更整全的教會群體來發展,大家可以用心為教會禱告,對服事工作認真,願意辛勞來關懷,發揮恩賜為主所用,忠心一同來做主工,能服事是基督徒的福分,能分享是我們的榮幸。
  保羅是眾使徒們其中之一,但保羅的受苦和捆鎖,不是他的藉口,也不是要信徒同情哀憐他,是彰顯出基督的恩與受召成為使徒的權威,這權威是建立在忠心於福音上,是他做主僕人的謙卑。願我們都能在短暫的歲月光陰中,不分你我忠心在建造教會與分享福音,使教會成為這地區盼望與恩典的記號!成為萬民的祝福!